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综合专题>> 佛教机构>> 内地寺院介绍>>正文内容

广胜寺-临汾-山西寺院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0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洪洞县广胜寺

  广胜寺位于洪洞县城东北17公里的霍山南麓,霍泉亦发源于此地,寺区古柏苍翠,山清水秀。广胜寺于东汉建和元年(147)创建,初名俱卢舍寺,唐代改称今名。大历四年(769)重修。元大德七年(1303)地震毁坏后重建。明清两代又予以补葺,始成现状。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胜寺由上寺、下寺、水神庙三组古建筑组成,布局严谨,造型别致。寺区古柏苍翠、泉水清澈、风景十分秀丽。

  上寺由山门、飞虹塔、弥陀殿、大雄宝殿、天中天殿、观音殿、地藏殿及厢房、廊庑等组成。创始于汉,屡经兴废重修,现存为明代重建遗物,形制结构仍具元代风格。山门内为塔院,飞虹塔矗立其中,现存为明嘉靖六年(1527)重建,天启二年(1622)底层增建围廊。塔平面八角形,13级,高47.31米。塔身青砖砌成,各层皆有出檐。全身用黄、绿、蓝三彩琉璃装饰,一二三层最为精致,檐下有斗拱、倚柱、佛像、菩萨、金刚、花卉、盘龙、鸟兽等各种构件和图案,捏制精巧,彩绘鲜丽,至今色泽如新。塔中空,有踏道翻转,可攀登而上,设计十分巧妙,为我国琉璃塔中的代表作。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临汾盆地八级地震,此塔安然无恙。寺内碑碣甚多,是研究寺史沿革的重要资料。

  向后为弥陀殿五间,内施六根大斜梁,减少两缝梁架,在结构上有独到之处。殿内奉弥陀佛和观音大势至菩萨,称“西文三圣”,工艺甚佳。东壁及扇而墙上满绘壁画,内容为三世佛及诸菩萨。金皇统间平水版大藏经原存于此,后移北京图书馆。大雄宝殿五间,悬山式,殿内木雕神龛及佛像,或剔透玲珑,或丰满圆润,工艺俱佳。毗卢殿五间,庑殿式,殿内两山施大爬梁,结构奇特,是元代建筑艺术富有成就的实例,该殿装修上木雕棱花是明代小木作中的精品。殿内奉毗卢、阿闪、弥陀三佛及胁侍菩萨、护法金刚等像,沿壁木雕龛阁,内供铁铸佛像35尊。四周壁画,以后壁十二圆觉技艺最佳。寺内碑碣数十通,对研究广胜寺的历史很有价值。

  下寺

  下寺由山门、前段、后殿、垛殿等建筑组成。山门高耸,三间见方,单檐歇山顶,前后檐加出雨搭,又似重檐楼阁,是一座很别致的元代建筑。前殿五开间,悬山式,殿内仅用两根柱子,梁架施大爬梁承重,形如人字柁站,构造奇特,设计精巧。后殿建于元至大二年(1309),七间单檐,悬山式,殿内塑三世佛及文殊、普贤二菩萨,均属元作。殿内四壁满绘壁画,1928年被盗卖出国,藏于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艺术馆。残存于山墙上部16平方米的画面,内容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画工精细,色彩富丽,为建殿时的作品。两垛殿至正五年(1345)建,前檐插廊,两山出际甚大,悬鱼、惹草秀丽。

  霍泉

  下寺门外即是霍泉,据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霍水出自霍太山,积水成潭,数十丈不测其深。霍泉现由海场、分水亭、碑亭组成。海场为水源池塘,面积约80平方米,依山修筑,源头围护其中,秒流时四立方米,灌溉十余万亩粮田。池前有分水亭。亭下用铁柱分隔十孔,是当年洪洞、赵城两县分水的交界处,南三北七,实测流量相近,这是历史上解决两县争水纠纷的遗迹。碑亭内碑文记载分水情况,碑阴刻分水图。解放后成立专门机构,水源得到合理使用。

  飞虹塔

  在山西洪洞县城东北17公里广胜上寺。塔身琉璃镶嵌, 俗称琉璃塔。始建于汉,屡经重修,现存为明嘉靖六年(1527 年)重建, 天启二年(1622年)底层增建围廊塔平面八角形, 十三级,高47.31米。塔身青砖砌成,各层皆有出檐,全身用黄 绿蓝三彩琉璃装饰,一二三层最为精致,檐下有斗拱、倚柱、佛像、菩萨、金刚、花卉、盘龙、鸟兽等各种构件和图案,捏制精巧, 彩绘鲜丽,至今色泽如新。塔中空,有踏道翻转,可攀登而上, 设计十分巧妙,为我国琉璃塔中的代表作。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临汾盆地八级地震,此塔安然无恙。

  据佛经《大唐西域记》记载,此塔为全国十九佛塔之一。这座造型别致、设计艺术高超的琉璃塔,为明代建筑。据修碑志记载,此塔始建于唐朝,后因元时大地震毁坏,明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开始重建,落成于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这座八面玲珑、工程浩大的琉璃塔从动工到竣工历时十二个春秋。九十余年后,天启二年又用了两年的时间增建了围廊(公元1622-1623)。全塔呈八角形,分十三级,高达47.13 米,塔内转折攀登的梯道,设计巧妙,直通塔顶,为国内所罕见。塔身由青砖砌成,层层皆有琉璃出檐,下三层尤其精致,有飞檐凌空下的斗拱,捏制精巧的莲花椅柱,还有佛像、菩萨、金刚盘龙卧虎、奇兽珍禽等色彩艳丽的图案。飞虹塔坚如磐石,虽已经经受了四百余年的风雪侵蚀,但仍完好无损。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 1695年)平阳盆地发生八级大地震,它也安然无恙。塔顶有当年地震的题记,为研究当年平阳地震情况提供了宝贵资料。据建塔碑记载,塔为一僧人所设计,今襄汾柴村人,法名达连。达连和尚为此塔精心设计了四十余年,后用十二年主持建塔,在过去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能建造出这样一座耸入云天的飞虹宝塔,不仅是中国建塔史上一巨大成就,而且充分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卓越的才能。因塔全身由土色琉璃装饰,每逢红日高照,塔身金碧辉煌、熠熠闪光,远眺仿佛是一条美丽的彩虹,故此得名“飞虹塔”。微风吹过,全塔上下一百一十二个铁玲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好象在奏一曲优美动听的音乐,轻音缭绕,令人心旷神怡。正象明人王翰所题:“一塔玲珑驾碧空,满山翠柏起秋风,云生宝殿常僧定,咫尺虚弥未许通”。

  大事件表

  后汉建和元年(147)敕建俱庐舍寺。

  魏太武帝元年(424)坑杀天下僧道,焚经卷烧寺院,俱庐舍寺废为土墟。

  后周武帝保定三年(563)游增正觉朝台兴修浮图,掘出一断碑,碑文有建和元年敷建记载,这是广胜寺最早的记载。

  北周武德三年(547)降旨灭佛,建塔中止。

  大唐贞观年间(627)霍泉水洪三赵七分水使用。

  唐上元元年(760)行脚赐贤无诤比丘,以建塔上状于朝,敕令在阿育王舍利旧址兴建,塔成,丞相李泌封明应之神以护之。

  唐大历四年(769)朔方左厢兵马使开府同主司李光瓒状河东观察司兼中书省汾阳王郭子仪申请建寺,同年5月27日郭子仪可李光瓒状转摺奏准。仍赐额“大唐广胜之寺”。唐大历四年(769)中书门下牒文碑载,称俱庐舍寺,其因是东汉时西域游僧慈山法号俱庐舍利,于东汉本初元年(146)中秋坐化,该寺封敕建塔,故命名为俱庐舍利寺。

  唐太和间(827—835)重修明应王庙。

  唐会昌五年(845)唐武宗下毁寺驱僧之敕后周时废天下寺院4600区,还俗僧尼25万多人广胜寺再度被毁。

  后周世宗显德二年(955)休量山僧普静在上寺舍身。

  宋元车元年(1079)河阳节度使度推官游广胜寺,题望山亭诗。

  采绍圣二年(1095)建石幢造像。

  金太宗天会中(1122)僧宗莹建上寺三门及后法堂,并铸万斤洪钟。

  金海陵王贞元元年(1153)赵城董村人修下寺太上大佛庙。

  金灭亡前,兵戌濒扰,焚水神庙。

  元中统元年(1260)重建水神庙。

  元至元二十年(1283)再修水神庙及下寺佛庙,并赐存宋版藏经。

  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重修水神庙。

  元大德七年(1303)八月六日平阳大地震,水神庙毁。

  元大德九年(1305)重建下寺大佛殿。

  元延祜六年(1319)移址重建水神庙。

  元泰定六年(1324)绘水神庙壁画。

  元至正二年(1342)重建下寺地藏殿。

  明洪武三年(1371)修建水神庙之三门应门厢房。

  明洪武十二年(1380)水神庙修建工竣。

  明景泰三年(1452)重建上寺中殿大雄殿。

  明成化八年(1472)修建下寺中大殿,塑造佛像。

  明成化十一年(1475)下寺中大殿工竣。

  明成化十二年(1476)重修前佛殿落成。

  明弘洽五年(1492)铸上寺大钟。

  明弘治十年(1497)重修上寺毗卢殿。

  明弘治十四年(、1501)上寺毗庐殿工竣,同年上寺建立地亩契约簿。

  明正德十年(1515)达连和尚始建飞虹塔。

  明正德十六年(1521)铸飞虹塔下金佛。

  明嘉靖六年(1527)飞虹塔合尖工竣。

  明万历十九年(1581)重修上寺弥勒殿壁画。

  明天启元年(1621)京师大慧和尚供资建塔周回廊。

  明天启二年(1622)重建下寺扩大佛殿塑像增修炎光。

  明天启二年(1622)重塑下寺金佛像。

  明天启三年(1623)上寺回廊工竣。

  明崇祯八年(1675)绘塔廊壁画。

  清顺治十六年(1659)赵城北石明村杨纯连父子绘上寺毗庐殿坐上五十三佛像。

  清康熙四年(1665)分水铁栅碑阴绘置广胜山川形势图。

  清康熙十二年(1673)重修下寺。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金妆下寺前殿佛像。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重修下寺地藏殿。

  清康熙五十年(1711)重修下寺。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修塔基环楼。

  清雍正四年春(1726)平阳知府刘登庸,因洪赵两县三七流水不均,屡有争讼,雍正三年刘创铁柱分为十洞界以石墙,三年九月起工四年春竣工,争水顿息。

  清雍正六年(1728)修下寺。

  清雍正十二年(1734)金妆下寺地藏观音等佛像。

  清雍正十三年三月廿七日(1735)重建上寺前殿。

  清乾隆八年(1743)下寺佛像妆金。

  清乾隆十一年(1746)重修下寺并建钟楼及中大殿前之月台。

  清乾隆十六年(1751)修韦驮殿,同年修水神庙,塑龙王神像。重修戏台修砖窑背墙八孔。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修下毒西客堂建下寺东窑。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铸上寺金缸,木刻下寺水陆神面。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修下寺。

  清道光四年(1824)修上寺中大殿。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重修上寺钟楼塔房禅堂等处。

  清咸丰七年(1857)修明应王殿山门分水亭。

  清光绪十五年(1889)重建上寺关圣殿。

  1921年赵城劣绅折毁水神庙元建三门及清建木构牌坊,后易为砖牌坊。

  1921年——1928年下寺僧贞达破戒失修不理唐事,致使下寺宋版藏经佚失三分之一。

  同年赵城劣绅勾结下寺憎贞达(后还俗柴村住)将下寺大佛殿元代壁画廉价售给外国人。使祖国文物遭到重大损失,现藏美国纳尔逊博物馆。

  1929年3月,僧人贞达以年前卖壁画银元1600元修下寺佛庙。

  1937年元月力空接任广胜寺主持。同年下寺全部金藏收于上寺珍藏。

  1938年整修上寺十方祖塔与东院砖窑楼房。

  1940年赵城县抗日政府县长场少桥出示布告严禁任何入破坏寺庙。

  1942年修韦驮殿前后大殿,与佛塔回廊。

  1942年4月25日,太岳区及洪赵地方党政军配合将赵城金藏全部4000余卷运到根据地,避免了日寇对祖国珍贵文物抢凉。

  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太岳中学移住广胜下寺。将下寺大殿佛像全部破坏门窗钟磬之类损失严重。

  1948年广胜寺霍泉水统一使用。

  1949年,临汾专署霍泉水利委员会借住水神庙地址。以砌垅筑闸破坏了历代碑碣甚多。

  1949年5月21日,赵城金藏由根据地运到北京移交北京图书馆珍藏,新华社发了专电新闻,但电文中提出的为护经牺牲了八名战士之说,后经查证并无其事。

  1952年6月17日,广胜寺文物管理委员会成立12月1日赵城广胜寺古迹保养所成立。

  1952年10月,中央和省文化方面的领导杜仙洲和崔斗晨视察广胜寺指导修缮工作。在此前8月9日省拨款6000万元,进行重点修补。

  1961年,国务院公布广胜寺为第一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吴玉璋同志参观广胜寺。

  1964年,由北京工人对琉璃塔构件进行修补,并按了避雷针。

  1973年一1975年,落架维修上寺后殿。

  1975年,修上寺东西配殿,搬迁祖师殿。

  1976年,修缮上寺西厢房。

  1977年——1979年,由省文物局落架维修上寺前殿。

  1982年——1983年,落架维修水神庙明应王殿围廊。

  1983年,洪洞南山冯国璋捐献二卷赵城金藏。

  1984年,落架维修下寺西垛殿。

  1984年——1985年,新建消防工程。

  1985年,落架维修水神庙戏台。

  1985年5月,中华大藏经编辑局派童玮教授专程从北京将第一册中华大藏经赠给广胜寺供奉。

  1986年,新建上寺接待宝。

  1987年,新建下寺接待室。

  1993年,广胜寺职工集资修建上寺南山公园。

  1994年,江泽民参观广胜寺。

  1995—1997年,落架维修下寺后殿。[1]

  交通

  可以在临汾或洪洞坐到广胜寺镇的中巴车。在洪洞的财政大楼处坐车,3元,车程30分钟,17公里。到达广胜寺镇,下车后往前走10分钟到达下寺和霍泉。下寺在山脚,上寺在山顶。上下山可以走山路(20分钟,无树荫,有盘山公路和石梯两条线路),也可以坐三轮(5元/人,10元/车)。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香港,澳门,台湾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沪ICP备05002419号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