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陀寺-宁波-浙江寺院
宁波宝陀寺
宝陀寺位于招宝山巅威远城内,该寺原建于东海梅岑山(即今之普陀山),唐大中年间(847--859)筑,供奉观世音菩萨,宋元丰三年(1080年),赐额“宝陀”,明朝嘉靖年间,倭寇作乱,海寇出没将该寺据为巢穴。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浙江总督胡宗宪命所部去海岛征剿时把该寺迁来镇海,并由胡宗宪和都督卢膛镇、知府张丁知县宋继祖等捐出部分资金,加上僧侣十方募化所得,于招宝山顶建起了“宝陀禅寺”。接着,镇海的僧尼和佛教信徒,又按观音道场和普陀山格局,陆续在招宝山上建起了紫竹林、上天竺、中天竺、潮音洞等20余处寺、庵和茅蓬。当时海上倭寇出没,实行“海禁”,又因宝陀寺观音菩萨原是从普陀山迁来,于是各方香客都来招宝山朝拜,故当时香火极盛,后来,倭寇平定,普陀山寺院复兴,各方香客又多去普陀山朝拜,然而宝院寺的香火并未间断,尤其是每年夏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观音诞生、出家、成道之日,善男信女上宝陀寺礼佛者仍络绎于道。
宝陀寺自迁建招主山以来,经历代总督、都督。知县、寺僧等多次修葺,不但保持了原貌,而且还有所增置。
1841年10月,英军进犯镇海时,宝陀寺曾道严重破坏,1845年(清道光二十五年),督办浙东善后事宜的鹿泽长等募集资金对宝陀寺进行大修,重置了天王殿、罗汉堂和圆通宝殿,还设置了钟楼等。此后又修葺两次。
抗日战争初期,日军飞机曾多次轰炸招宝山军事设施,致宝陀寺部分殿字被毁,香火从此衰落。1965年,浙江省政府曾拨款修葺宝陀寺圆通殿。1981年,宝陀寺的“圆通宝殿”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省、县两级拨款30余万元进行大修。
“圆通宝殿”,即观音宝殿(相传观音菩萨圆通而证大道,故亦称圆通大士)。现殿高9.4米,长宽各19米。朱椽筒瓦,飞檐雕亮,大殿正中,按唐代造像特征,塑有头戴毗卢帽的观音像一尊,称“毗卢观音”。佛像贴金,端坐莲花台上,男性女相,慈眉善目,善才、龙女侍立两侧。三十二化身观音分列大殿左右,佛像后壁另塑脚踏鳌鱼的化身观音一尊。
1985年恢复宗教活动,僧众上山接管寺产、殿正职中重塑毗卢观音,贴金佛像端坐于莲花台上,佛象连台高8米,善才、龙女分列两侧;三十二化身像分列大殿左右两旁。塑象造型各异均精雕细琢。宝陀禅寺为闻名遐迩之古刹,明清文默客多有题咏。明王炳诗:“海外传补陀,此间复有寺;海外僧延宾,此间僧种莳。一佛分荣枯,两山各争翠。"隐喻宝陀寺的史事。今日宝陀寺已复成为佛教信徒的朝拜之地。
电话:0574-86274005
邮编:315200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