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复寺-绍兴-浙江寺院
绍兴兴复寺
兴复寺重建碑记
兴复寺建于安昌大和山之颠,真武殿原址之上。大和山,古名龟山、乌风山,山之北为海,乃山阴后海塘之屏障。洪武间,国师刘基登山,见山形如龟,特建真武殿以镇之。信国公汤和又于山南麓建白洋巡检司城,是为拒倭要塞。历代海潮侵塘,洪水侵田,灾害频仍,民葬身鱼腹者不知凡几。明末萧良干在山右建山西闸,以补三江闸之不足。张岱在此观潮至惊心动魄,留有《白洋潮》文脍炙人口。
明清以来,真武殿屡毁屡建,如蒙神助。抗战时毁于日寇战火,战后再建中殿与侧厢。文革间沦为牧场,唯剩草屋。释觉藏为完成先母遗愿,召唤居士尽力兴复之,自一九八九年始,相继建成三进大殿,占地二千平方米,九零年改为兴复寺,九八年登记为开放寺院。龟山这一千年文化古迹,赖寺永垂。
山阴朱非撰于二00三年岁末
兴复寺
包昌荣
位于安昌北境的大和山古称龟山,明末散文家张岱曾在龟山脚下观潮,写下传世名作《白洋潮》。自古山阴后海塘屡次被大潮冲毁,明洪武年间,国师刘基巡视到此,见大和山形如龟,有兴风作浪之嫌,就在山顶建真武殿镇之,曰:“灵乎龟,静静伏,喝江水,吐五谷”。真武为道教信奉的北方之神,原称玄武,宋时避讳改真。其像披发,黑衣,踏龟、蛇。据考证佛经典故:玄武原是释迦牟尼面前一盏油灯的化身。
真武殿朝东南三进,甬道相通,黄墙黛瓦,楼阁参差,庄严幽深。诸殿供奉大小神佛百余尊。头殿正中是王灵官,旁站哼哈二将,背后武灵官。中殿暖堂悬匾题:“威镇南帮”。正堂坐真武大帝,旁立龟、蛇二将,北首设观音,南边是老相公菩萨,两侧立五大龙神。正堂背后是韦驮。后殿正中是地藏王,北伽兰菩萨,南三管菩萨,北侧三十三天,南侧十八层地狱,十殿阎罗。殿北侧有厢楼12间,上为禅房,下是斋堂、灶间、客堂、祖先堂、库房等;殿南侧有厢平房12间,九天玄女等菩萨设6间,其余是签经房、账房、堆积间。
殿后有长4米、宽1.5米、深2米的足形石潭一个,常年不涸,相传是真武大帝的足印。
清乾隆甲辰年(1784年),修筑山路一百丈。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重建殿宇。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重建殿前天香炉。
真武殿香火旺盛,每年春节至农历三月初三,更是设坛祭祷,祈求神明佐助、菩萨保佑的高潮。明代以来,殿宇历经劫毁,但总能劫后重建,宗教活动代代相传,至今已是四十五世传人主持。
1941年,殿遭日军侵驻,毁于兵燹。1947年,再建中殿与侧厢。1966年,文革时期拆建为牧场。
1989年,佛门信徒以释觉藏为主持,历尽艰辛,化缘募捐,重建殿宇,耸峙山顶:梵宫重叠,楼阁峥嵘,黄墙黛瓦,蔚为壮观。佛国圣地再显辉煌,故改名兴复寺。全寺4进,共62间,主体建筑为3个大殿。头殿中坐笑容可掬的弥勒佛,侧立各举法器的四大金刚。背后是韦驮。中殿悬匾题:“真武禅寺”。殿中楹联:“赤足踏龟蛇千秋永镇于玄门,披发仗神剑万古恒资作屏障。”盛赞玄武镇龟蛇,作屏障,抗海潮之功。殿正堂是玄天上帝尊神,即越武大帝,左右龟蛇二神,前侧分立八位护法神将。背后是武圣关公。后壁两侧是天医、吕纯阳、包公菩萨。第三进为“大雄宝殿”,正中供奉佛祖释迦牟尼,左右伫立文殊、普贤,前侧分立大势至菩萨、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大殿两侧十八罗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殿后背面是渡海观音。全殿烛光闪耀,佛灯高吊,香云缭绕,佛教文化艺术情味浓郁。
第四进平屋是禅房、账房。北厢平屋:两间送子观音殿,其余13间是库房、贮藏室、斋堂、灶间等。南厢两间平屋是千手观音殿,其余13间二层楼房是禅房、签经房等。前殿南侧有两间三层楼房,下层水池,顶层水塔,中层是会议室与会客室,屋体方正,飞檐翘角,状如亭阁,与殿宇相映生辉。
寺前广场相接,山梯宽阔,曲折盘绕,半山亭子轩昂,山脚牌坊耸立,正面题“兴复寺”,背面为“普度众生”。
邮编:312080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