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综合专题>> 佛教机构>> 内地寺院介绍>>正文内容

大理蛇骨塔—大理—云南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18日
来源:宝莲禅寺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沿着苍山之麓的古道北行约3公里,便是马耳峰下的羊皮树,在村子北面,矗立着一座雄伟壮观的古塔,它像一位浑身披盔戴甲的武士,经历了千百年历史的风雨,忠诚地守卫着明媚多姿的苍洱河山。这,就是著名的蛇骨塔。 
  提起蛇骨塔,久居大理的人们就自然地联想起许许多多耸人听闻而又神奇古怪的关于大蛇的记载和传说。据清代(滇释)记载,有一天夜里,大理海东道安法师在罗基岛附近的海面上,看见100多小孩在玩耍,法师知是怪物,就施展魔法。第二天起来,小孩不见了,只见海面上漂浮着100多条大蛇的尸体,自此后,洱海的水患就平息了。 
  在众多的记载和传说中,最险炙人口和神奇美妙的,莫过于段赤诚斩蟒的故事了。相传南诏时,苍山马耳峰下出现了一条硕大无比的巨蟒,这畜牲是吃人的魔王“薄劫”变的。蛇 的头像狮子,身子像龙,两只碧绿的眼睛闪着寒光,一张血盆大口吐着凶焰。只要蛇一张口,几十丈外的人畜瞬息就被吞进肚里。蛇还时常跑到洱海里兴风作浪,打翻船只淹没田庄,害得洱海沿岸的人们无以为生。巨蟒危害的消息,传到南诏王宫后,从国王到文官武将,一个个吓得面无人色,呆若木鸡,拿不出降服巨蟒的办法来,最后只好挂榜招贤,征求斩蟒勇士。 
  苍山应乐峰下的绿桃村有个年轻英武的石匠, 名叫段赤诚,看到巨蟒危害,人民受难,便决心为民除害。他揭下招贤榜,手执两刃“浪剑”,身捆24把钢刀,辞别了挥泪送行的父老乡亲,只身扑向波浪翻滚的洱海。那巨蟒正在海中寻觅食物,忽见有人向它扑来,使张开大口,等待一顿美餐。段赤诚趁势跃入蟒蛇口中,挥动两把利剑,在蟒腹中上下翻滚,左挑右刺,把巨蟒的五脏六腑搅得稀烂如泥。巨蟒被杀死了,段赤诚也英勇牺牲了。水患平息后,人们把蟒蛇打捞上来,剖开蛇腹,拣出段赤诚的尸骨,隆重地安葬在苍山马耳峰下。为了永远纪念这位为民除害,以身殉难的英雄,人们把蛇骨烧制成砖块,在段赤诚墓地上建起了一座雄伟的大塔,这就是蛇骨塔的来历。 
  这个流传很久的古老的传说,虽然包含了许多虚构的神话色彩,但它却反映了古代白族人民战胜邪恶灾难的愿望和决心。蛇骨塔,也可以说就是一座白族人民战胜大自然的英雄纪念碑。 
  古时的大理,到处是沼泽湖泊,苍山之麓,林莽丛生,加之气候温暖潮湿,食物丰富,为蛇类的生长提供了极好的条件,于是各种各样的蛇类和有关蛇的传说便应运而生。至今在大理和周围各县,各种类型的蟒蛇还时有所见,至于小型蝮蛇,那就更是司空见惯了。勤劳勇敢、富于创造的白族人民,把田野林莽丛生,遍地蛇迹狼烟的不毛之地开发呈现在这样明丽多姿的新大理,不知付出了多么巨大的代价!蛇骨塔就是历史的见证。 
  蛇骨塔,全高39米,底边各长4.5米,塔体呈方型角锥状,为13级密檐式砖塔,与大理崇圣寺三塔的大塔极为相似。塔顶有青铜葫芦宝顶。整个塔造型优美,气势雄伟。据考证,蛇骨塔建于南诏晚期,稍晚于大理三塔,是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它虽然经历了1000多年的风雨剥蚀,但却巍然屹立,基本完好,充分反映了古代白族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据现仍存于塔西的一块明代石碑载,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曾重修。到了明万历元年(1573年)塔遭到一次严重的雷电轰击,正西从塔顶到培根裂开了五寸多,不到3天,塔又自 行复合。两年后又重修过~次。从那时起到现在,又过去了400多年,其间是否重修过,已无记载可考。
  蛇骨塔又名“佛图塔”,相传为西印度无忧王遣使臣张罗迟所修。 蛇骨塔是云南唐代少数建筑宝贵遗物之一,对于研究古代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同时它也是大理地区供参观游览的古迹名胜。今天,蛇骨塔以它古朴苍劲的风格,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吸引着千万游客。  

标签:云南寺院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香港,澳门,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