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光寺—宾川县—云南寺院
鸡足山历来是一座开放的佛教名山,接纳四海的僧俗大众。山上的高僧大德,也经常云游名山大刹,切磋佛理,募集经典。
据《鸡足山志》载:“放光寺,在琼楼山下,倚壁参天,面山横案,适当鸡足山之胸臆”。“枕崇岗而列屏障,襟抱比密,风气翕藏,至其地者,则见诸刹皆在山之肩背,而放光独当胸臆之穴,为可嘉也”。“且闻嘉靖间,有僧栖华首石门三载,尝于定中由石门入,见殿宇绀碧,沙门众多,傍匾联偶皆金,历历记忆,虽世间老于文学者所不及,谓非佛祖灵地可乎?
放光寺在琼楼山下,仰面正对华首门。华首放光寺处于鸡足山山窝中央之地,从正面山脚下仰观,整座山峦呈一座佛之殊胜形状,放光寺现处位置,恰为坐佛之心窝处,实为绝妙。而放光寺正上方,恰是大迦叶尊者守衣入定之华首门,实为朝拜华首门之最佳所在。嘉靖丙午,由僧圆惺同李元阳创建。万历年间曾奉御赐藏经于藏经阁,后有倾颓,崇祯、康熙年间两次重修。《鸡足山志》说:“圆惺,放光寺开山僧也,陕西甘州人,年十六出家伏牛山,后历峨眉、五台,遍参知识,于嘉靖间至鸡足山,见华首门胜迹,誓建寺于下,李中溪游山相遇,遂为兴创焉”。李元阳记述说:“嘉靖丙午,余与婿吴阶州懋来游,从大顶下瞰见之。因谋于山僧圆惺,以田金与之,阅十年乃落成”。所以命名放光寺,是因为“诸刹皆在山之肩背,而放光独当胸臆之穴”,可以面观华首祥光,仰浴绝顶瑞象。李元阳又说: “石门之下(放光寺),时见光瑞,或圆相,或摄身,与五台峨眉大都相似,余(与僧圆惺)即其地建创精蓝,因字之曰放光焉”。(李元阳《放光寺记》)
华首放光寺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历经数百年于清代末期渐至荒废,还成杂草丛生之地。一九九七年慈法法师、慈圣法师等五位僧人来到鸡足山于放光寺旧址披荆斩棘,结棚安僧,今已八载,其间大众精进修行,岁岁结夏安居,修行正法,幕此道场而来之参学者甚多。
放光寺三塔
放光寺的塔,如放光寺一样得朴实而韵意丰富。进入寺门,走过金刚石(形如紧握的拳头,彰显着力量,又名放光石,据说有禅定者能看到这块大石头在放光),然后可以看到东西横排的三座塔,分别为青色佛塔、红色菩萨塔与白色罗汉塔。
最西边为青色佛塔,也是放光寺最早建的一座塔,四方性,塔身四边分别雕有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弥勒佛。
中间为红色菩萨塔,位于金刚石(即放光石)与无相石之间,据说因天上有圆光射向此处,而决定在此建塔。此塔亦为四方形,塔身四边各雕有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和地藏菩萨。
东边为白色罗汉塔,象征白净法,与佛塔和菩萨塔的塔形相同,塔身四边分别雕的是迦叶尊者、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与阿难尊者。
此三塔并非一时造成,亦非早有设计,而自然形成三乘三系汇聚之意:青色佛塔亦代表金刚乘及藏传佛教,红色菩萨塔代表大乘及汉传佛教,而白色罗汉塔代表着声闻乘及南传佛教。这与鸡足山在地理位置上为佛教三大语系的汇聚点扣然相合。同时,放光寺位于迦叶尊者守衣入定之华首门下方,直接承接着迦叶尊者的威神加被,此处亦有道妙之处,因为迦叶尊者护持着正法眼藏,从正法眼藏流出的是三乘三系,而并不是某一乘或某一系,因此放光寺也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在道场内常有来自三乘三系的出家在家人来此参学,乃至常住。
此三塔中的最后一塔落成装藏时,天空出现祥瑞的光相,在此也祈愿放光寺领受迦叶尊者的加持,传承正法,光耀于三乘三系,利益于一切有情!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鸡足山放光寺
邮政编码: 671600
客堂电话: 0872-7350172
电子邮箱: hsfgscw@sina.com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