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云寺-扬州-江苏寺院
江都市宜陵慈云寺
慈云寺,坐落于江都市东郊宜陵。
宜陵是一个古镇,相传因某个朝代的皇妃名宜妃,去世后安葬于此而得名。
历史上的慈云寺,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客堂、寮房、斋堂等殿宇九十九间半,还有康熙皇帝御笔石匾丹青“敕赐慈云寺”石匾一块。
有关石匾的来历,传说有二:
一曰:明末清初有一位宰相置私宅御宜陵,这位宰相虽官居极品,可惜下无子,一直娶到第九房姨太方得一子,其爱怜难以言表。小公子长至4岁时,被停泊于宅前古盐河船上的海盗劫为人质,索银万两,限期十日,否则格杀勿论。宰相在皇城得知讯息,星夜只身飞马。返乡,无奈逾期多日,海盗将小公子抛尸于相府前逃之夭夭。宰相抚尸长叹,思绪万千,遂将宅第全部施舍佛门,改为庙宇。回宫禀奏当朝,康熙帝为之动情,遂亲笔写下“敕赐慈云寺”题匾。
二曰:明末清初,有一富户人家,万贯家财,唯缺子孙。主人临终留下遗嘱:日后将家产全部捐赠佛门。府第改为寺庙后,香火日盛,但一直未能确定寺名。时值康熙巡视南方,下塌扬州某寺。中秋月圆之夜该寺方丈陪驾赏月时,谈及东乡一富户人家因无后将家产无尝赠予佛门,至今寺名未定,康熙对此颇为赞叹,方丈遂恳求皇上为之赐名。康熙仰望天穹,但见皓月当空,几片淡淡的白云萦绕于左右,感慨系之,脱口而出,就叫慈云寺吧。方丈叩谢皇恩,随即为皇上拂纸研墨,康熙乘兴挥毫写下“敕赐慈云寺”五个大字。
传说归于传说,但“敕赐慈云寺” 石匾的客观存在,却是慈云寺悠久历史的最好见证,石匾已安放在新建的慈云寺山门中央供游人景仰。匾额上方的阳文印上面“康熙御笔之宝”篆字仍清晰可见。但题匾的真正来历,由于自然灾害和战争的原因已无法考证。从两个版本的传说和“敕赐慈云寺” 石匾文物的存在中,有二点我们可以肯定:一是慈云寺始建于康熙年代是不容置疑的;二是慈云寺石匾的出现绝非偶然。慈云寺蕴藏的深厚的文化内涵有待我们去作进一步的挖掘,以还“敕赐慈云寺”历史的本来面貌。
慈云寺于咸丰年间(1851年左右)遭受过一次毁坏。同治、光绪年间(1862—1894年)进行过一次重修,宣统初年(1909年)寺僧明心和尚又增建部分殿宇,并购置了斋田。抗日战争期间(1938—1945年)慈云寺被毁,碑石殿宇荡然无存。几经劫难,唯石匾和原寺前的一对石狮幸存。在慈云寺的修建过程中,收藏者将文物又送回了慈云寺。
地址:江苏省江都市宜陵镇
电话:0514-6569004 13852210296
邮编:225231
传真:0514-6560504
联系人:心悦法师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