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综合专题>> 佛教机构>> 内地寺院介绍>>正文内容

福源寺-无锡-江苏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7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江苏福源寺
  福源禅寺,隐于宜兴东南第一峰大潮山之松竹中,距市址约五十里,始建于宋景定间。元末毁于兵灭。明洪武初年,雪庵净禅师顾瞻遗址。悯兹废坠,罄捐衣钵之资及众裒施,鼎建一新。永乐年间,太宗文皇帝钦取雪庵净禅师赴京校勘经典,殿堂廊庑渐废。正统年间,其徒道性恐其久颓,而毁先业及隳教基,乃重修殿堂。正统十二年,令其徒智贤具奏准将已废福源寺旧额,移于大潮山重镇山门。景泰四年,太子太傅渔隐府君,爱其山水清胜,作生圹于兹,工既告毕,乃市材召工为重修之,延僧明琛为主持,明琛復募资续建,以广其宇之未补,并特上京师求记。时四朝元老,当朝宰相,徐溥撰有《重修福源禅寺记》。朝廷敕赐藏经一部,建阁供奉,赠田百余亩,高阳郡置古井一口,现尚存。明末颓芜。清顺治七年,僧行楫重修,分上下两院,绵延数百年,时有兴废,然兴亦不及明矣。乃至抗战间,日军见山上升炊烟,疑有抗日之兵,遂以炮击之,寺院破损严重。文革中,尽遭毁。改革之有年,民衣食渐丰,思有所寄,令主持果兴及弟子常清为復教基以弘佛法,遂民意,兴地方,集力募资为之重建,经数年復寺之规制,尊地藏,广殿庑,通大道,置景亭,立牌坊,其规模之宏,为有兹寺以来所未有。谨作此记,以述原委。
  戴银法撰
  二零零四年五月

 


 

  在江苏宜兴西南二十五公里处,有座方圆只有10余里的烟山,古称紫云山,山势虽不高大险峻,但自古很有灵气。它的主峰在四周数十座丛峰的簇拥下,犹如瓣瓣莲花将莲蓬紧紧依偎,更有那山间云雾,终日缭绕,不分四季,恰似给烟山披上一层神奇与灵秀的面纱,是“荆溪十景”之一,再有“姜太公钓鱼”、“仙人山仙人灶”、“孙权饮马渗山”、“岳飞饿军山介 困金兵”、“朱元章访金山”、“乾隆古寺巡宗”等美丽的传说,无不透出烟山的钟灵毓秀。 正是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紫云之形胜,自古为文人墨客巡趣探幽之佳处,也是诸多达官贵人择地葬祖的风水宝地,更是诸多名士高僧隐身立寺,修身养性,弘扬佛法的清净之地。自唐代至明朝,在烟山东南至东北不到十里之内,共建有福源、碧云、青云、显德四座大寺和栖云阁、紫霞庵、佛里庵等多座庙宇。
  福源寺原名正源禅院,始创于唐代。是在晋代“三贤祠”的基础上建造的,初是庵,元代改为福源寺。
  历史记载
  宋代时,庙宇僧舍已颇具规模,为当地有名的佛教圣地。宋室南迁后,民族英雄岳飞曾于寺内设临时指挥所在紫云山西麓与金兵大战,并将金兵围困于西山坳,金兵断粮断水,最终全部饿死,故西山坳被称之为“饿军山介 ”。直流传至今。
  元代初始,寺院香火日渐淡去,至元正二年(公元1342年),僧人一源禅师云游到此,见到山门前有一眼石井,井内泉泛如沸,且大旱不竭,视为福,故称“福源”,于是发心在此重建寺院。元朝末年禅院遭兵毁,栋宇颓圮,僧侣寥落。
  明朝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诚庄丁伯澄(号松庵)和侄子丁王旬(号友竹),捐山田百余亩给僧人普祥禅师重建宝殿,修筑回廊,丁伯澄之甥吴佑(号文亨)捐正殿。自此,在普祥禅师的主持下,僧众日增,香火日盛,寺院内面貌不断改善,初步形成了回廊环绕、山门宏伟、大殿庄严、后殿幽雅的格局。成为宜兴西部主要佛教和旅游之地。继普祥禅师之后,又经方镜禅师努力,再建禅堂、重修山门、扩建观音大士等殿宇,终使福源寺成为方圆百里的大型寺院。至明末,寺院又遭兵火,香火萧条,僧侣寥寥无几。二百余年兴旺景象踪影全无。
  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丁氏松庵祠捐资,由临济一代宗师幻有正传的弟子圆融禅师重建,其规模与明代相似。禅师为不忘丁氏之好善乐施,请邑人进士顾一让(献县知县)撰文,状元马世俊(溧阳人)书丹《重建福源禅院碑记》,勒石两块,立于寺中。康熙和乾隆年间,在明德禅师主持下,丁祠再捐重资扩建,使寺院大殿雄伟庄严、禅房曲径通幽、回廊秀洁,栋宇巍峨,势若参天,达到鼎盛,成为县西南所有寺院之最。有诗为证:“瑞霭蒸腾掩重门,飞阁翘檐出层林,若非钟声传佛话,疑似仙阁蓬莱村。”又诗云:“云从窗前出,风从户外回,福源真福地,临眺独徘徊。”   清咸丰十年(1861年),太平天国时期,战火使庙宇被毁,僧侣无几,仅有数间茅屋权供佛像。其凄凉景象目不忍睹。主持僧云峰在几遭盗贼洗劫后,无心创业,舍此他适。使寺内田产荒芜,基业颓废。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明修僧接管主持经与丁氏田主合力经营。于民国二年(1912年)再修大殿,重筑围墙,又经数年励精图治,使庙宇建筑达百余间之多。
  在抗战时期,福源寺为中共地下党游击队的活动区,新四军将领粟裕、谭震林、石中汗曾先后率部在此活动,并在庙里开设抗大教育点,由石中汗讲解,宣传抗日。烟林中学也有部份进步青年前来听讲。1944年冬,日伪军在汉奸的带领下,将福源寺付之一炬,大火熊熊,持续三天三夜,可见当时的寺院规模之巨。1949年解放后,寺内只剩残房数间,破败不堪,一名僧人难以维持。残房材料也被拆建小学校,寺院消失。
  1995年,当地群众自发募集重建福源寺,由于原址被宕口开采石料,就在山脚下200米处建9间茅房, 1996年,宜兴市人民政府批准烟山福源寺为佛教活动点,2000年至今,经昌松法师主持事物以来,竭力经营,八方募集,现寺院占地百余亩,建有天王殿、大殿、龙王殿、观音殿、三圣殿、地藏殿、僧房、寮房等,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寺院已初具规模。有待各方信众好善乐施,使寺院面貌得以不断改善,重现辉煌

古诗词颂山寺

云怨词

(清。陈维崧)
春山云幅和,山前春水,朝来齐绿。指点前村古寺,隔水经幡眼际矗。竟买蜻蜓斜穿约,摇皱溪梢一痕玉。隐隐钟声,迢迢僧语,风亚半墙竹。摇青媚寺添幽独,意中人拾到,吟情倍足。小院松涛又将熟,笑问空王十载,尘襟一时尽沐。斜日归庄,落红成陈,依旧闲愁万斛。

烟山晚晴
(清。马班)

雾敛朝天雨脚残,青山献出旧峰峦。
水穿石罅分争下,云定岩阴湿未干。
礁履滑时岚滴翠,鸟声嘀歇树生寒。
眼前一片催诗意,疑在王维画里看。

秋游福源寺
(清。马佩璜)

一首
一径入清幽,泉声虢虢流。
风来松子落,鸟散竹枝浮。
潭影澄心澈,山光与日谋。
何时捐俗累,闲坐紫云秋。

二首
古寺隐山隈,游人竹外来。
野花遍地放,老桂傍檐开。
云向窗前出,风从户下回。
福源真福地,临眺独徘徊。


  大潮山福源禅寺
  地址:104国道丁蜀镇洑东村白泥塘
  电话:0510-87461666 87465826
  邮编:214224
  联系人:释常清
  电话:13901534485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香港,澳门,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