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恰县三佛洞—新疆寺院
三佛洞——我国最西部的石窟
方祺
从新疆的西南重镇喀什乘车出发,沿着去乌恰县的公路前行10多公里,驶过一座水泥大桥,沿沙石河床西上,不久就到了我国最西部的佛教石窟——三佛洞。
三佛洞,俗称“三仙洞”,是三座人工开凿的并排石窟,位于河床南岸悬崖峭壁的半山腰上。洞口离地面有13米高,若无工具,是不可能攀上去的。笔者此次随同新疆博物馆研究员李际春先生专事考察,有幸入洞一游。
跟随前往的消防队员用消防车搭起云梯,然后用保险索把大家顺次拉上去。
三佛洞三洞相连,洞口高丈余,宽数尺,呈长方形,洞窟面积约七八平方米。每洞都有前后两室,前室稍大,后室稍小。中间一窟不知何年被人粉刷过, 留下的壁画甚少;西边一窟,有着明显的凿痕,给人以尚未完工的感觉;东窟保存较完整,内容也很丰富,仅石壁上雕刻的石佛像就有70余尊。
东窟北墙上有一尊坐佛,身披以方格图案组合成的袈裟,由宝蓝和赭石两色绘成,佛像背后绘有菩提树叶。李先生认为,这种服饰只有在早期壁画上才会 出现。在后室里,有一尊保存完好的立佛,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立佛上身袒露,右手似托一物,横于腰部;左手自然下垂。下装以极为鲜见的绿、蓝、红三色相间的 横纹组成。
壁画的内容、画法及艺术风格与内地的佛寺不大一样,与新疆拜城克孜尔千佛洞较为一致。令李先生不解的是,佛洞的壁画上既没有佛经故事,也没有供养人像,这在其他地方很少见到。
在返程路上,李先生感慨万千:“敦煌莫高窟开凿于北魏时代,克孜尔千佛洞开凿于东汉末年。从壁画和塑像的艺术风格上分析,三佛洞的开凿比克孜尔 千佛洞的时间只早不迟,很可能在公元250年之前。因此,这里是佛教传入我国后在最西部留下的最早的石窟了。它的确切位置是东经75度55分,北纬39度 35分,最靠近葱岭了。它是佛教由印度通过丝绸之路东传,跨越葱岭之后的第一个点,它对于佛教艺术东传之源的研究有着特殊价值。”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