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综合专题>> 佛教机构>> 内地寺院介绍>>正文内容

大同灵丘觉山寺—大同市—山西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3日
来源:宝莲禅寺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觉山寺又名普照寺,位于灵丘县城东南10公里的红石楞乡觉山村,四周群山环抱,背靠钟山,西临唐河。据清康熙《灵丘县志》载,该寺创建于北魏太 和七年(483),辽、明、清多次修葺。现存庙宇多为清代重修。寺院建筑分庙宇和砖塔两大部分。寺庙由三条轴线、三进院落、30余座殿宇组成。
   从山门向北的东轴依次为魁星阁、碑厅、梆楼、点楼、金刚殿、弥勒殿;中轴为山门钟楼、鼓楼、天王殿、韦驮殿;西轴为文昌阁、藏经楼、罗汉殿、贵真殿。各 轴均有配厢。总计屋宇134间,占地8100平方米。全部建筑依傍山势,自前向后逐步升高。砖塔建于西轴前院中部,现存塔重建于辽大安六年(1090), 为平面八角十三级密檐式砖构塔,总高43.54米。下部施双层基座。第一层呈方形,边长为19.6米,上置八角须弥座,座上设普柏枋,上承平座斗拱。塔身 第一层由塔壁和内室组成,平面八角,南北开券门,塔室中心柱南雕卧佛1尊,柱北雕千手观音,四壁绘有60平方米的辽代壁画,至为珍贵。
  塔的2 —13层用斗拱支撑挑出的窟檐,密檐层层递减,顶部作攒尖式,上置铁刹。整个砖塔雄深刚健,砖雕精美,玲珑壮观,是我国现存辽塔的典范。位于寺西南侧约百 米处的山丘上,有一5.23米高的小砖塔。塔侧一井,深30丈。三者合称“塔井三奇”。寺院存有辽、明、清各代碑刻11通。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大将周勃奉命讨伐陈于恒山之阳武灵之丘,是年始创灵丘县。灵丘县城以南有古水(今称唐河),自西北而东南奔腾 不息,一 南山隘门峡谷之中。那一座有名的觉山与觉山寺,就位于进隘门峡后不到10公里的地方。你且不要以为今天的觉山偏僻寂落,古时的觉山一带却是一个令王侯瞩目 而且名胜荟萃的所在。

  觉山的兴衰与它紧相依傍的隘门峡有着直接的关系。隘门峡,又称“蒲阴陉”。陉西北起始于山西灵丘界,陉东南则直达河北涞源界。何者为“陉”?南 北朝时裴作《史记集解》说:“陉者,山绝之名。常山有井陉,中山有苦陉。”通俗些讲,陉也就是大山的断陷或断裂峡谷。史载20世纪以前山西高原与华北平原 之间的来往交通,曾经主要依靠八条山地陉道供车马行走进入,即所谓“太行八陉”中的第六陉。清雍正版《山西通志·山川卷》中曾形容蒲阴陉的险要形势:“由 隘门山峡入,取道岩石间,路裁容骑。右壁峭插千霄,左则绝涧数百丈,下有怒湍(即唐河激流),以晴雷起于足下。”

  觉山所处位置正在蒲阴陉陉道最为盘曲奇之地。唐河入隘门峡后,本直奔东南而去,但到此地却突然东折约数百米,后又反朝西冲去。觉山即巍峙于这个 唐河弯道的西侧,而在觉山以东,亦即那个唐河弯道河段的怀抱之中,此处则曾经是北魏文成帝拓跋于和平二年(公元416年)二月南巡途中御射之台。《魏书》 中记述人南巡与途中御射事时曾讲到:“舆驾所过,皆亲对高年,问民疾苦。”又特别描述:“灵丘南有山,高四百余丈。乃诏群官仰射山峰,无能逾者。帝弯弧发 矢,出山三十余丈,过山南二百二十步,遂刊石勒铭。”文成帝拓跋的御射台正南隔河有山名曰“笔架山”,有考察者认为这一射其射程足有500米上下。若真如 此,拓跋也堪称为神力了。时间已过去500余年了,直至今天,人们仍然能在当地清晰地看到当年那御射台的基本轮廓。召为黄土堆积形成,呈圆状,直径在10 米以上,高则超过5米。1996年,历史地理学界靳生禾与谢宏喜二位先生在确认此台即为拓跋御射之台后,同时又在台西米处发现并发掘出了湮没近千年魏拓跋 和平二年刊立的《皇帝南巡之颂》碑残存部分共计10块。拼接后,他们认为斯碑已“略可复原”。这无疑是一大幸事。按照郦道元《水经注》与《魏书》中的有关 内容记载,在觉山御射台唐河南岸笔架山附近应该还有一块另外存中的御射碑,然而至今还未能发现。靳、谢二位先生则认为这可能是郦道元给搞错。二位确信《皇 帝南巡之颂》碑也就是郦道元笔下的御射碑,除此之外,不会再有他碑。究竟怎样,看来这个历史之谜还有待今后的发现作证明了。历史证明,北魏文成帝拓跋已经 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例如举世闻名的大同云冈石窟即最先拓跋元宏,似乎在许多方面比他的爷爷更要强出一些。觉山有觉山寺,位于距离御射台西南不到三五公 里处。该寺是魏考文帝于北魏太和七年(公元483年)专为报答母恩而敕建的一座皇家寺院。此年考文帝刚刚16岁。他的母亲18岁入宫,皇兴元年(公元 467年)生拓跋元宏,皇兴三年她就去去世了。此时的拓跋元宏还不到3周岁。两年后他的父皇献文帝又驾崩平城。5岁的拓跋元宏在既无母受又失父爱的情况下 登上皇位,这可能给他幼小的心灵造成巨大刺激。而这种刺激应该也就是促成他后来来母造寺的原始促动力。

  北魏始创建时的觉山寺其详细情状现在已无法给予周考证。但有关地方文献中讲它曾经是“层楼阿阁,连亘山麓”,这看来是可信的。有的记载还说初建 觉山寺时,考文帝不但从外地招集五百僧众进寺,而且还令六宫侍女长年住寺吃斋,有精其佛禅经典者即被度为寺尼。仅以此分析,初建时的觉山寺其规模一定不会 太小。隋唐以后,觉山寺曾经历代多次重修。其中仅辽大安五年(公元1089年),辽主就一次拨钱十万缗对觉山寺给予敕修。另有一次,赐给觉山寺山田140 余顷,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的有关碑记对此也曾有记载。现在仍然完好保存在觉山寺内的砖砌密檐式寺塔,高达53米,形制为八角十三级,即为辽建原 物。明清之际,觉山寺各种景观在当地民间还有所谓“塔井三奇”典故之传说,即讲觉山寺中的高30丈,井也深30丈,以及山间精舍中所塑有穿戴王者冕服者, 疑即为魏考文帝云云。

  灵丘觉山寺现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与它邻近的四周县区,有待开发的文化与自然风景旅游资源还非常丰富。其中如北岳恒山南麓的汤头温泉 (北魏文成帝拓跋曾在此建温泉宫)、曲寺石像冢群和太白维山等等。在山西省的名山系列中,觉山海拔确实并不算高,但其具备三个明显的特色:一是具有鲜明北 国韵律的右河侵蚀下切类地貌风光,二是拥有相对集中的一批北魏文化的历史遗存文物,第三则是,以“太行八陉”中的第六陉蒲阴陉为标志,觉山正处于这条著名 古道的要冲位置,它足可使身临其境者充分领略到古人行路之难的情形。从觉山寺前奔腾而去的唐河在历史上曾经是一条大河,河水离开觉山向东南不出30公里孥 是入河北海上涞源县境。就在这不到30公里的流程中,觉山以下又有上寨河、千峪河一、四条支流汇入唐河。这里峡谷深长而人烟稀少,有着良好的水面造景环 境。也许不用很久,我们会在此又见到一幅壮丽理想的觉山山水长卷吧。
  古人曾有笔记记曰:觉山“山空月明时,岩际尝闻棋子剥啄声或笑语,至夜分不息。土人以为飞仙往来也。”觉山真是静谧,静得使人感到和它1500余年前的显赫际遇有些不相协调。鸣呼!真乃是觉山沧桑尤若千载一瞬啊。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标签:山西寺院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香港,澳门,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