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综合专题>> 佛教机构>> 内地寺院介绍>>正文内容

天龙山石窟—太原市—山西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8日
来源:宝莲禅寺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约40公里天龙山,窟龛分布于东西两峰的南坡,始建于东魏,以后经历了北齐、隋、唐、五代,共有二十五个洞窟。属灰白色砂岩,易雕凿,也易风化。其中东峰十二窟、西峰十三窟。
   北魏末年分裂成东魏和西魏,虽然都以“大魏”为国号,但实际上都已是傀儡政权,东魏由高欢摄政,公元550年其子高洋称帝,改魏为齐,史称“北齐”。太 原古称晋阳,东魏(534~550年)、北齐(550~577年)时为高氏的別都,高欢曾在天龙山修建避暑宮,使这里的佛教迅速兴盛起來,开始了大规模的 石窟寺营造工程。
  两座东魏窟和三座北齐窟都是方形窟室,三壁三龛的形制,东魏尊像組合皆三尊像,为正壁释迦、左壁弥勒、右壁阿弥陀的三世佛。 西魏改为五尊像,倚坐的弥勒佛改为交脚坐的弥勒菩萨。东魏像清瘦,造像手法朴实、简洁,仍是“秀骨清像”的风格。北齐像更減少了动感,重在形体结构的雕 造,雕塑语言臻于完美。同時,还可以看到龛形和窟形上对于建筑结构的关注,相当精确地再现当时木构建筑的原貌。
  隋代仅有的一窟,保存着有名的 “开皇石室铭”,可知建窟于隋代开皇四年(584年)。晋阳又是唐太祖李渊的龙兴之地,因此在唐代也是別都,地位重要,佛教更为发展,因而天龙山唐代开凿 最多,达十五座,可以第9窟“漫山阁”为代表。這是一座上下两层的大窟,上层有8米高的弥勒佛倚坐像,下层以6米高的十一面观音像居中,左右分別为乘象的 普贤和骑狮的文殊。造像丰腴、优雅,手法细腻。
  总体来说,天龙山造像的艺术水平在同时代其他石窟之上,生动显示了石窟艺术由北朝向隋唐转化的 进程。可惜的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天龙山石窟遭到难以置信的盗凿破坏,大批精品流失国外。最近,天龙山石窟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历史的 和艺术的宝贵遗产将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弘扬。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SplitPage]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SplitPage]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SplitPage]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SplitPage]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SplitPage]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标签:山西寺院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香港,澳门,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