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综合专题>> 佛教机构>> 内地寺院介绍>>正文内容

天圣寺—安康市—陕西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3日
来源:宝华寺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天圣寺(唐)

  天圣寺为唐元和间(806~820年)之杏溪寺,亦称杏溪兰若。唐诗僧无可《过杏溪寺寄姚员外》诗云:“门经众峰头,盘崖复转沟。云僧随树老,杏水落江流”。据陈敏先生编撰之《全唐诗人名考证》之《唐金州有杏溪》条云:“无可《过杏溪寺寄姚员外》;又有《酬姚员外见过林下》诗;方干亦有《送姚员外赴金州》诗,是知姚员外即姚合。姚合亦有《杏溪十首》诗和《游杏溪兰若》诗:“踏得度溪湾,晨游暮不还。月明松影路,春满杏花山。戏狖跳林末,高僧住石间。未肯离腰组,来此复何颜”。据此则唐元和间金州有杏溪寺无疑。1982年,安康公路总段工程队基建施工,于今张坎下菜园出土一方宋淳熙元年(1174年)买地券,券文云:“宜于金州西城县永宁乡第十四都杏溪村安厝宅兆”,是知天圣寺所在为宋之杏溪村。又据1984年金堂寺佛教管理委员会所编之《安康佛寺》油印稿云:“本寺开山祖师系唐代皎然三藏法师,初名华严寺,宋天圣年间(1025~1029)会修,改今名”。按:皎然和尚未尝至安康,倒是默然上人与姚合唱和颇多,疑,皎然为默然之误。无论是皎然或默然,寺始建于唐代当是古今共识,到了宋天圣年间重修,才改今名天圣寺。故《兴安州志》云:“天圣寺,在西津渡之南。创建于宋时,”传说“宋有妙觉三藏弘教,元有松明和尚继任法席,戒德精严,闻于朝,颁《大藏》全部,开期传戒,法侣流布四方”(《安康佛寺》)。康熙《兴安州志》又云:“至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重修,成化中又修。明末毁于寇,惟钟楼仅存。中有古柏二株,盖不记年矣。明末国初,枯而复生。顺治十六年(1659年),游击屈复泰重建。前为山门,后为天王殿,最后为大雄殿,东偏为伽蓝殿,西偏为地藏殿,最后为藏经楼,中贮《大藏经》一部。极北汉江之滨为弥勒殿,规模颇壮丽可观。”

  《重续兴安府志·金石志》载:民国初,“寺存毗卢佛造像一尊,高四尺五寸,睁眼,细腰,确为隋时物。”毗卢佛,为婆罗门教和印度教主神之一,即守护神。善神。被佛教徒视为具有保护能力,并能创造和降魔之大神。鲁论《重续兴安府志》谈安康宗教时说:“天圣寺惜后起无人,无英才大德卓锡。仅能维持现状,所以无大发展,”清末民国初,“有寺僧静斋,上达下寿者锐意图治,振兴宗风,始遣其徒先后四方求戒,自此方有一线曙光。”《安康佛寺稿》亦云:“清末民初,达寿老和尚继任法席,整顿寺宇,开单接众,并剃度弟子八人:古成、古宝、古莲、古训、古鼎、古原、古金、古醒,继往开来,寺业兴旺,又捐资兴学,广培僧材,亲送莲、训、鼎三人到西安卧龙寺受戒,送古宝到南京宝华山受戒。古氏兄弟学业精进,毕业回山,重修戒律,再修法堂,慈云更荫,慧日重明,安康佛教一改旧观。”

  1953-1957年,安康佛教协会设此,选送古鼎赴中国佛学院学习,业毕卓锡西安草堂寺,达寿和尚解放前夕圆寂,遗嘱古训管理寺务。1957年寺为安康水泥厂占据,1959年水泥厂下马,被弹花社占用至今。现殿堂楼阁大部已毁,但旧貌尚存。

 


 

  《兴安州志·祠祀志》载:“天圣寺,在西津渡之南,创于宋时。至明洪武十七年重修。成化中又修。明末毁于寇,惟钟楼仅存。中有古柏二株,盖不记年也,明末、国初,枯而复生。顺治十六年,七营游击屈复泰重建。前为山门,后为天王殿,最后为大雄殿;东偏为伽蓝殿,西偏为地藏殿,最后为藏经楼,中贮大藏经一部。极北汉江之滨为弥勒殿,规模颇壮丽可观。”
  按古源法师《安康佛教简史(初稿)》:天圣寺开创于唐朝,肇兴于北宋,开山祖师系唐代皎然三藏法师。《兴安州志·艺文志》录有金州刺史姚合《金州送僧皎然》诗:“出家侍母前,至孝自通禅。伏日江头别,秋风樯下眠。鸟声猿更促,石色树相连。此路多如此,师行更与缘。”同时期亦有无可法师《金州别姚合》:“日日西亭上,春留到夏残。言之离别易,勉以道途难。山出一千里,西行三百滩。松间楼里月,秋入武陵看。”古源法师的《简史》有诗为证,与《寺祀志》言其创于宋有出入。要么便是《艺文志》所录、古源法师所引有关天圣寺的“唐诗”,并非此处之天圣寺,附会者多。因为《简史》亦有“初名华严寺,宋天圣年间重修,改今名”句。
  古源法师(1921—1971),近代安康最有学问的僧人。俗姓边,名纯达,又名竞帆,安康西关人。七岁时不幸染俗称“胫骨风”的疾病,全身痉挛,举步艰难。一日,有天圣寺僧人来家化缘,言有偏方可医。边母王氏遂用一乘小轿将纯达送至天圣寺。不十日,纯达病愈归家,边母大悦,认定此乃佛命、天命所致。次日又将纯达送回天圣寺拜静齐法师收留,法名古源。
  古源在寺拜佛、坐禅、诵经之余,法师又送其在西关小学上学。后又入住双溪寺,就近在兴安师范读书。民国二十八年(1939)古源随师兄古成、宝、廉、训、鼎及师弟金、醒一行在西安兴善寺受戒而成为职业僧人。在西安期间,古源虔修四谛,结缘法范,游历关中多处寺院,曾任海藏寺主持。与“陕西省西洋义赈会”会长康寄遥居士、《新秦日报》社长俞嗣如居士交谊甚深,并应邀为《新秦日报》副刊《画林》专栏撰稿人;小楷《法华经》更是书法精品,承蒙宗教界知名居士,漫画和书法大家丰子恺题名印刷出版,在佛教界广为发行。
  自西安回到天圣寺的古源,专心佛教事业的同时,还与社会贤达和虔诚居士交流佛学、哲学、古诗文。1953年,安康成立佛教协会,古源任副会长兼秘书长。1958年,在西安兴善寺参加西北五省区宗教学习班被划为右派而被迫还俗,安排在安康县图书馆。1962年古源尊省民族宗教事务局嘱,撰写完成《安康佛教简史(初稿)》。1964年调安康地区社会主义公学。“文革”以“牛鬼蛇神”遣送回家。1971年病故。1979年平反。葬天柱山白云寺法师塔。
  天圣寺至宋,妙觉三藏宏象不仅大修佛寺,还与其徒十数人在此讲法,致天圣寺宗风殊胜;至元,松明和尚继承法席,对日益发展的僧众队伍进行了认真的整顿。因其戒德精严,从而又使天圣寺名扬整个陕西南部和湖北的西北部。闻于朝,颁《大藏经》全部,开期传戒,僧侣流布四方。更使得天圣寺的禅学名震四方。至“文革”前,寺存经版中尚有元至元四年(1338)《妙法莲花经》全部,雕工精细,书法工整。明清时期流行陕西南部各佛寺的经典,多源于此。
  明成化十九年(1483)寺铸大钟一座,上载职官姓氏。弘治年间进士,陕西佥事李昆有《与姚少参游天圣寺和邃庵韵》诗云:“江寺同来听午钟,不堪踪迹又西东。鼓颦声咽黄梅雨,匙箸香生绿岛风。南伐近闻三捷至,谏书新喜九衢通。独师古道追难起,日课残篇未是功。”
  明末,以李自成、张献忠为首的诸大寇,虔刘黔首,如刈草菅,天圣寺亦毁于其时。清顺治十六年(1659)重修。康熙二十七年(1688)重修藏经楼,邑中贤达董扑园清理完成《大藏经》刻版。达寿老和尚继任法席,整顿寺宇,开单接众,捐资兴学,培养僧才。经多年辛苦,使佛寺略复旧观。
  天圣寺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分为中、东、西三路,均为园林式建筑。中路为佛寺的主体,从北向南依次为牌楼、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以及塔院。东路以庭院式建筑为主,包括方丈院、客堂、寮房、伽蓝殿、竹林院等院落。西路建筑是几座自成体系的殿堂组合,有地藏殿、写经室、清静斋、放生池等院落。
  天圣寺还有三处下院,分别为:汉水之滨的弥勒殿;后山脚下的眼光殿;岩头渡南的慈云阁,阁奉毗卢佛造像。相传汉水北的花园沟,曾是天圣寺的花园。至上世纪的六十年中期,寺院尚有基地十亩,僧房二十间,住僧三人,居士一人。存有大雄宝殿和藏经楼,收藏有元、明三藏经版千余块。新中国建立后的“安康县佛教协会”亦设于此间;主持古鼎法师由政府选送至“中国佛学院”学习,后主持西安草堂寺。
  佛教文化对中国封建文人的影响源远流长,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都与佛教的关系密切。唐代有王维,北宋有苏东坡,南宋有范成大,明有徐霞客、钱谦益、唐泰,清代有曹雪芹、吴承恩等等。由于天圣寺有松竹清幽的良好环境,于是这里也成了当地的文人墨客,包括地方吏仕经常光顾的游览胜地。他们和当时不少知识分子喜欢谈佛论道一样,往往到此一游即乘兴留下题咏。除了前面已经说到的金州刺史姚合,陕西佥事李昆外,明温仁和留有《春游天圣寺》诗:“偶于西寺寄行踪,蹑蹬扳萝路几重。红日浴江蒙雾雨,晨钟礼佛听蛟龙。春容改岸花边柳,石榻经年苔伴葑。曾到老僧禅定处,北隅犹挂壁间筇。”清刘德新也有《游兴安州西寺口占》:“断续钟声郭外寻,背流环嶂结双林。南山雨歇岚光翠,西渡风轻草木深。覆地幽篁栖凤趾,参天古柏和龙吟。倚楼闲望江边棹,若个能知作揖心。”清柳晓明有《天圣寺题壁》:“爱访菩提境,欣借翠柏眠。洒涓倾花露,诗清泻润泉。生无世俗韵,老欲结僧缘。睡觉钟声晓,窗胜松子烟。”
  综上可见,自唐而宋而明而清,天圣寺的高僧与地方上的骚客以诗文往还已蔚然成风。


 

  安康市天圣寺
  联系人:释今通
  地址: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老城办金川北街148号
  电 话: 09153213579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标签:陕西寺院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白明寺—安康市—陕西寺院
下一篇:没有了!
香港,澳门,台湾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