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天堂寺—武威市—甘肃寺院
宗喀巴大师像
该寺建寺历史悠久。据该寺所存历史资材记载,远在唐宪宗。(806一820 )时期,就在大通河附近建造了名日“阳庄寺” 的原始本教寺,这便是天堂寺的前身,经500余年后被毁坏。
元代初年,藏传佛教萨迎派高僧萨班·贡噶坚赞等人到凉州地区以后,在蒙古统治者的支持下,萨迦派得到了当地一些群众的信仰,于是在阳庄寺的基础上建起了萨迦派寺院、藏语称为“萨什迎贡”。元顺帝妥欢帖睦尔至二+年(1360),藏传佛教噶举派噶玛噶举黑帽系第四世活佛噶玛若贝多杰,进京途经此地,在当地群众的要求下,于寺前平地——扎西滩建造镇龙塔108座,建塔之地遂得名“乔典堂”(即“塔儿滩”之意),由原来的萨迦派寺院改宗为噶举派寺院,后来该寺又再度毁于兵燹。格鲁派(黄教)兴起以后,天堂寺又改宗为格鲁派寺院。
至明嵩帧年间(约1639),青海名僧丹玛·崔臣嘉措重建该寺,称力“朝天堂”(即“乔典堂”之音转),自此以后人们便将该寺叫做“天堂寺”,沿用至今。
清顺治四年(1647),青海东科尔寺四世活佛多居嘉措应天堂寺僧众的邀请,多次大规模地扩建寺院,并成为天堂寺寺主,天堂寺亦成为车科尔寺的属寺。清顺治九年(1652),五世达赖罗桑嘉措进京路过平番(今永登县)镇羌川(今天祝县金强川 )时,给“天堂寺” 赐“扎西达吉林”之名称,汉语意为“广慧寺”。
自唐代初建到解放初期,该寺历时1000多年,其间曾数度毁于兵燹,又多次重建扩建,建筑规模日趋宏大。
据统计, 1956年该寺占地1500多亩,有佛殿14座,经堂40座,活佛昂欠有东科尔、嘉义、嘉若、八哈、玛其、阿万、赛义、莫科、仓哇、德格、夏玛、达隆、华藏等17座;僧人院落300多廓,房屋 4000多间。殿堂楼阁,高墙滦院,各有姿态,互为衬托,共同组成景象壮观的汉藏建筑群。
寺内分浚文学院和时轮金刚学院,开设显宗五部经典(即般若、中观、释量、戒律、俱舍)与密宗学科,显密兼备、尤重密宗,并以无上瑜伽密为最高修行次第。寺院有一整套修业、升级、考核及学位评定制度和严密的学经制度,培养出了上批蒿僧,遂渐成为我国西北地区的名寺之一。
寺内有大量的塑橡、雕刻、壁画、经典、法器及木版印刷、手抄的藏文经典和历史资料。寺院存在的后期,常有不少云游僧人驻足学经,清未有两位西德人在此地研读佛学,可见该寺当时在国外也有影响。
该寺宗教节自最隆重的是每年正月间的毛兰木法会,尤其是正月十四日,众多的教徒、游客涌宝寺院,观看跳欠(宗教舞),十五晚上规模盛大的灯节,人们可以观赏到制作精巧的各种灯式和艺术珍品——酥油花。
天堂寺周围群山拥绕,形成八宝形状,与《噶当宝典》中预言的观音圣地完全相符,在这殊圣的吉祥宝地,建造了许多的殿堂,也留下了许多殊圣的奇迹。
宗喀巴大殿
又称见解脱大殿、千佛殿,为使宗大师智慧之光永照人间,在多识仁波切发心主持下,修建了高为35米的宗喀巴大殿,其中有堪为世界之最的高23米、宽9.52米的木雕镀金宗喀巴大佛像,此像在雕刻过程中,曾出现放光等奇迹。殿中还有4000尊铜佛及21尊木像,蔚为壮观。
时轮学院
由一生历任道、咸、同、光四代清朝国师的九世东科呼图克图于1840年创建,每年农历三月中旬举行建坛修供时轮大法会,除此之外,还有农历六月密集修供法会,七月普明坛超度法会,八月胜乐修供法会等。
释迦牟尼殿
始建于十八世纪初,由五世东科活佛主持建造。殿中主佛释迦牟尼身高五米多,是用香泥所塑镀金像,工艺精湛,栩栩如生,胸间藏有鸡蛋大一颗迦叶佛舍利。十九世纪中叶西康仁波切在佛祖像上加上金冠,改成报身佛,藏语称“觉”。
天堂寺的繁荣
据史料记载,天堂寺是历史上号称“黄河北部地区五大古寺”的寺院之一,盛世常住僧人800多名,号称“天堂八百僧”。在极盛时期,天堂寺有佛殿10座,经堂40座,活佛府邸17座、庄院600多处、僧舍4000余间,寺院面积1000余亩,僧众最多时有1000多人,一直是西北地区佛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修学并举的格鲁派寺院。内设显宗学院,就是参尼扎仓和时轮学院,分别开设般若、中观、释量、戒律、俱舍显宗五部和密宗学科,具有修业、升级、考核、学位职称等一整套完整的修学制度。
天堂寺是学修五部四续经学的学院式大寺,共有经堂佛殿十三座,装有一颗红枣大的古迦叶佛佛骨装的释迦牟尼佛像和装有舍利佛指骨的菩提宝塔等许多世间稀有的法物和数万函经典。
据《天祝县志》记载,历史上天堂寺曾出过许多高僧,如清朝乾隆时期的国师章嘉若贝多吉和土观却吉尼玛,都曾在此寺受启蒙教育。甘青地区藏传佛教的大部分寺院在历史上多次遭到战乱的破坏,但由于天堂寺的地理位置险要,加之章嘉国师和清代四朝国师东科活佛的直接保护,天堂寺是建寺三百余年唯一未遭兵劫和地震破坏的古寺之一。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的历史劫难中该寺遭到彻底破坏,变成了一片废墟。改革开放后于1981年,获准重新开放恢复,天堂寺渐渐恢复了旧时的热闹。
关于天堂寺的来历,当地民间也有一些传说。据《天祝史话》记载,为了使藏传佛教的思想在这里有一个正统的发展理由,传教者为它披上了一层更为神秘的面纱。据传说,在公元1360年,也就是元朝至正二十年,期间大通河里生有一条恶龙,经常兴风作浪,危害四方,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恰好藏传佛教第四世噶玛巴若贝多杰路经此地,当地民众就请求活佛为民除害,降伏恶龙。活佛作法降妖后,在大通河旁的扎西滩修建108座镇龙塔。此地遂得名“却典堂”,意为宝塔滩。从此,藏传佛教格鲁派逐渐在这里兴盛起来,古老的苯教寺院遂变为格鲁派寺院。
编辑本段天堂寺奇石的来历
2007年4月10日,在天堂寺附近,老百姓发现了一块似“龟驮宝盆”、又似“龙护宝盆”的巨大奇石,一时间在当地引起轰动,并被藏学专家初步认定为古老佛经中记载的由大通河河神供奉佛祖、天堂寺佑寺山神阿弥热高保护的“聚宝盆”。此奇石石质为花岗岩,从河中当时的位置南侧看去,形似一乌龟背负一莲花状宝盆,盆内注水,酷似一巨型砚台;从西侧看去,似一卧牛;从北侧看,似一神龙守护着一朵莲花。其莲花状的凹槽内,有两颗圆形石头,群众称作“龙眼石”,被当地一群众抱回家中。这块奇石周围有两块与之匹配相合的石头拱卫,一块属于“靠背石”,另一块是与其颈部非常吻合的凹槽,被称作“枕头石”,视之令人惊叹其天工巧夺。据藏人文化网的报道,这块奇石表面直径长5.1米,宽4.9米,侧高1.9米,重40.9吨。
据佛经记载,天堂寺有一奇宝,即由大通河河神供奉给佛祖的“美玉聚宝盆”,该寺高僧世代相传此聚宝盆由大通河沿岸十三位佑寺山神之一——阿弥热高山神护卫。历史上每逢枯水季节,阿弥热高神山下的大通河段水面就会有寿龟驮宝盆的奇石显现,僧俗群众无不顶礼膜拜,认为是地方兴盛祥瑞之兆。据说,为了将这块“奇石”从河底运出,参与挖捞者想了许多办法。首先用推土机在大通河边开拓了一条道路至奇石旁,然后在河边支起一个支架,用滑链将巨石慢慢挪动,但最终没能成功。后调用一辆65吨起重机尝试抓捞,也没能成功。后又从兰州调用一辆100吨的起重机。历经9昼夜奋战,才将奇石从大通河中起出,并顺利运达天堂寺。
编辑本段交通
去天堂寺的最佳路线
1.如果从甘肃兰州出发的话,可在兰州汽车西站搭乘前往华藏寺(天祝藏族自治县府)的长途班车,大约需要四个小时,然後在华藏汽车站乘中巴可直接到达天堂寺。
2.如果从青海西宁出发的话,可在西宁汽车西站搭乘前往青海互助县的长途汽车,大约需要四小时,再从互助乘中巴可直接到达天堂寺。
天堂寺的食宿∶二○○三年八月竣工的天堂寺避璁山庄在树林中建有一人、二人或三人房,环境幽雅清洁,价格便宜。山庄设有餐厅。
医疗卫生∶天堂寺的小街上有一家私人卫生所,一家乡卫生所。
寺址∶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
天堂寺座落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对面是清海省互助县北山林区,位于甘青两省交界清澈平缓、美如玉带的大通河北岸。此处山青水秀,风景如画气候宜人,海拔2200米。寺院周围群山拥绕,有道是:天空吉祥,有八辐宝轮覆盖;大地吉祥,有八瓣莲花铺地;方圆吉祥,有八吉祥徽环抱。是风水宝地,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天堂寺的全名是“朝天堂”,于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扩建为黄河北部五大藏传佛教寺院之一。盛世时有800多僧人,有腹内装有佛指舍利的菩提塔、装有迦叶佛舍利的释迦牟尼大佛等珍贵佛像和许多手抄和绝版经书古籍资料,俱毁于文革。
1982年,寺院开放重建。1996年,藏族著名学者、西北民族学院藏语系教授多识·洛桑图丹琼排活佛接受天堂寺僧众的请求,主持天堂寺的工作。在多识活佛倡导下,由其弟子和学生捐资修建了千佛殿和空心宫。其中千佛殿内供有4000尊铜佛及21尊木佛,中间是木雕镀金宗喀巴大佛,该佛像高23米,宽9.52米,为世界第一大宗喀巴大师木雕佛像。
电话:0935-3158160
地址:甘肃省 武威市 天祝藏族自治县 天堂乡(733213)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