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区道安寺—西安市—陕西寺院
一、长安护国道安寺简介
长安护国道安寺位于神禾原畔鸡子山,此地处于神禾原东麓,今西安市长安区杜曲镇彰仪村(关家村)原上。此处正是神禾原向西北拐弯凸出之地,地势显亮无遮,其后原两边的走势回收,犹如跃跃欲飞的鸡两翼而奋起,故人们称为鸡子山(又道此地荒坡草丛,四时多栖野鸡故名鸡子山)。
古道安寺始建于东晋,国师道安公元379年至385年在此译经,是中国最早的佛教理论家。它不仅翻译了大量佛经,还提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翻译理论和原则。这里每年正月十五至十六日为古会日。
护国道安寺世称“沙门释姓之源”。古名“五重寺。”亦名“义安院”。
又根据西安市长安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之《道安寺遗址》中介绍:“道安寺是为前秦国师道安和尚的舍利塔修建的寺院,现遗址上已经加盖新的建筑,地面无遗迹可寻,在道安寺遗址范围内发现一通“苻秦国师塔记碑”,记述了道安和尚的生平以及十六国当时的形势和道安在前秦朝内与皇上的对话和进言,为我们研究十六国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经查证,推测此碑的立碑年代为金兴定二年,说明至少到兴定二年时,道安和尚的舍利塔仍然存在。道安寺遗址是目前长安区文物普查中发现的时代较早的一处寺庙遗址。”
现道安寺为原兴教寺主持常明法师倡义和关心下,在原鸡子殿几间瓦房基础上进一步扩建而成,周围农田围绕、视野绝佳、颇具气势。
二、关于古长安护国道安寺的历史记载
1、建立朝代
前秦时,前秦王苻坚攻占襄阳城,恭迎国师当时佛教界领袖人物-道安法师入都城长安五重寺(又名义安院,唐宋后称道安院,道安寺)。根据这一记述,道安寺约建于晋时符秦时期。
2、古道安寺地理考
据鸡子山,朝阳殿,真武庙碑记“道安寺唐宋以来旧有。”
《咸宁县志》云:“道安寺在城南四十里,北王里,为秦国师道安居地。”现存《符秦国师塔记》碑载:“府城南有义安院,为秦国师遗迹,寺内有道安洞院,院中有塔,西倚高崖,东眺樊南之景。
南行七、八里至炭谷(今太乙)……。庆厝中(北宋仁宗年号)有隋智悟大师断肱历志,行业清苦,筹资重修二塔。”
3、古道安寺规模
道安寺当年的建筑规模宏大,当地人传说有;“跑马关山门”之语。唐代以后随着社会的动荡不安,道安寺和周围其它寺院一起衰败。
《长安城南记》云:“此释道安栖隐之处,薨痊于此。信不诬矣!”新街村樊家什子有古庙一座名“国师庙”相传为道安寺之门。神禾原畔至今亦名“寺脑”。足见昔日道安寺之宏伟浩大,庄严肃穆。
因缘生灭,事事无常。道安寺亦屡遭战乱兵燹,及唐“三武之祸”。昔日高台殿宇皆荡然无存,仅存碑石一块,石相数尊,横于蓬蒿乱草之中,其景其境甚令哀叹。
4、道安寺的历次重修
庆厝中(北宋仁宗年号)有隋智悟大师断肱历志,行业清苦,筹资重修二塔。”
金代兴定二年(公元一二一八,1218年)又重新修建国师塔,寺内新出土金代古碑《符秦国师塔记》一块,内容记载了当年(1218年)重修国师塔的情形。该碑铭文为隶书,正文为行书,详细的记载了道安法师一生的经历。
明代赵涵在《游秦日录》中记述着道安寺的情形;“葬塔半倾,寺已寥落”。明隆庆五年重修道安寺,该寺现存隆庆五年(公元一五七一,1571年)古碑一块。
清代道安寺几经修复,上世纪中期,道安寺被拆毁逮尽。寺院原址上的松柏、荒草茂盛。
在兴教寺主持常明法师倡义和关心下,先后有前国家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以及常明法师、宽池师父、宽严师父、雷珍民先生等许多热心人士的相助下,道安寺又在鸡子殿故址上重新修建:国师塔、国师洞、大雄宝殿、地藏殿、开山楼、二层僧寮房区等已落成了,其它正在修建中。
现常住僧人5-8名,主修禅、密。
道安国师。东晋时代杰出的佛学家,生于东晋怀帝永嘉六年(312),卒于孝武太元十年(385),常山扶柳县人士(今河北省冀县境)。出生书香,早丧父母,从小就受外兄孔氏的抚养,七岁开始读书,到十五岁时,通达五经文义,从而转学习佛法。十八岁出家,二十四岁遇佛图澄,亲教十余载,甚得器重,委以重用,常代说法。佛图澄寂后,因战乱离河南至山西,与竺法济、竺僧辅和竺道护等,共同研究后汉安世高所译的有关禅观方面的《阴持入经》、《道地经》和《大十二门经》,并作了注解。东晋孝武帝太元四年(379),苻坚遣苻丕攻占襄阳,筵请道安入住长安五重寺,宏扬佛法,并主持翻译事业,时译场几千人余人。译《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三法度论》等。且提出“五失本、三不易”之谈。为后来的译经工作指出了正确的道路。魏晋沙门依师为姓,姓各不同;道安认为“大师之本,莫尊释迦”,凡佛信徒应以释姓为姓,自此方有沙门姓释之始。道安不仅精通佛法,经典娴熟,亦为一位知识渊博,造诣高深的文学家。为当时长安一般衣冠子弟所请教之导师。世传“学不师安,义不中难”之说。苻坚建元二十一年(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385)二月,圆寂于长安五重寺,时年七十四.观师一生为法忘躯,译经二十五部,二十九卷之多。为般若学中(六家七宗)“本无宗”宗祖。姚秦三藏鸠摩罗什曾赞公为“东方圣人”“恒遥而礼之”。隋天台智者大师,赞公曰:“佛图澄、道安、慧远三叶相承,若日月星之丽天也。”可见公一生,功在万古,炳煜永世。
道安寺,古名“五重寺。”亦名“义安院”。据鸡子山,朝阳殿,真武庙碑记:“道安寺唐宋以来旧有。”《咸宁县志》云:“道安寺在城南四十里,北王里,为秦国师道安居地。”现存《符秦国师塔记》碑载:“府城南有义安院,为秦国师遗迹,寺内有道安洞院,院中有塔,西倚高崖,东眺樊南之景。南行七、八里至炭谷(今太乙)……。庆厝中(北宋仁宗年号)有隋智悟大师断肱历志,行业清苦,筹资重修二塔。”《长安城南记》云:“……此释道安栖隐之处,薨痊于此。信不诬矣!”新街村樊家什学有古庙一座名“国师庙”相传为道安寺之门。神禾原畔至今亦名“寺脑”。足见昔日道安寺之宏伟浩大,庄严肃穆。因缘生灭,事事无常。道安寺亦屡遭战乱兵燹,及唐“三武之祸”。昔日高台殿宇皆荡然无存,仅存碑石一块,石相数尊,横于蓬蒿乱草之中,其景其境甚令哀叹。物转星移。流年如梭。幸喜今朝。政通人合。国运增强。宗教信仰,日新月异。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十方善信的大力护持下,道安寺亦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缘起。现经区佛协开会决定,由宽严法师负责, 道安寺修复工作。以“人间佛教”思想为指导。弘扬正法,与时俱进。广结佛缘、广结法缘、广结善缘、广结人缘。成就大众、利益大众、方便大众、感恩大众。且全面宣传贯彻《宗教事务条例》精神。将这座千年古刹,译经道场,推向一个更高更新的台阶.
道安寺住持宽严法师,俗姓杨,1983年出生于西安市。自幼贞敏,宿植善根,幼年求学时即喜好到寺院参访,常游于长安各寺。1999年于长安护国兴教寺礼常明老和尚剃度出家,出家后即于河北柏林寺河北佛学院求学,亲近净慧老和尚并深得法要。后于杭州佛学院研究生班深造。2005年于广东云门山大觉禅寺当代禅门泰斗佛源大和尚座下接法,成为云门正宗第十四代法嗣,2006年4月住持长安护国道安寺。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