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县广家寨寺院遗址—延安市—陕西寺院
广家寨寺院遗址位于陕北富县张村驿镇广家寨村西北部的一处高地上。据记载,张村驿原名“张村”,因位于鄜州通往甘肃的古道旁,清顺治九年(公元1625年)在此设驿站,遂名“张村驿”,沿用至今。广家寨村,位于张村驿北3.5公里的葫芦河川西边小沟内,村北是平缓的坡地,村南是高耸兀立的山峁和茂密的梢林。明末,农民为避乱,于村西北凸起的高地上筑寨一座,故名广家寨。现在寨子的周围还残存有部分夯土城墙,最高处达11米。
在青兰高速公路施工之前,已由陕西省文物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对该线路进行了前期勘探,然而遗憾的是,最终的勘探报告上并未提及该处遗址,致使遗址遭到大面积严重毁坏,整个寺院遗址仅剩两道墙基,地面上条石、砖瓦、石刻造像随处可见。当地文物部门迅速将此情况上报,遂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考古队,在富县文物局的全力支持配合下,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现遗址残存部分东西长约23米,南北宽约10米,主要遗迹为两道南北向的石砌墙基和一道南北向的走廊(过道),其余部分已不复存在。通过对当地老人的采访调查得知,原寺院坐西朝东,西边是三间大正殿,南、北、西三面有墙,东面敞开,有两根粗大的明柱,在外面可以看到里面的石像,石像均有妆彩。北厢房东西一排5间,在其东面又有一间房子,里面正中一尊较大的雕像,周围是许多小雕像,墙上有壁画。门前有一个方形石柱,上面有一石猴,有孔。南厢房东西一排3间,里面有许多小石雕像。寺内石刻的破坏是在1968年前后,寺院的最后拆除在1970年左右。目前发掘出的遗迹,就是北厢房的基址部分。
在这次发掘过程中,共发现石刻残块300多件,包括大型石刻佛教造像、小雕像和造像碑,还有一些筒瓦、板瓦、瓦当、琉璃构件、鸱吻等建筑材料,以及一批清代、民国的古钱币。除一件小型造像为石灰岩(青石)外,其余均为砂岩,故保存状况较差。在发现的造像以及造像碑上,发现了一些明确的纪年文字,目前见到的有“大魏大统十五年(549年)”、“天和六年(571年)”、“建德□年(572~578年)”、“开皇三年(583年)”等。大型造像残高约1.45米,加上已经残缺的头部和底座,原高当在2米左右,最小的雕像高约20厘米左右。
从纪年铭文看,共有西魏、北周、隋代的造像碑及造像,同时从其他造像的风格分析看,还有北魏、宋代的造像碑及造像。
如北魏时期的一件造像,上部为一结跏趺坐的佛像,佛像上部残,下面为一方形台座,残存三面,正面有浅浮雕图案,其余两侧有发愿文。佛像残高4.9厘米,台座高5厘米,宽10厘米,残厚8.5厘米。从残存的图案分析,画面中间为一只香炉,两边为相向站立的两头狮子,最左侧有一侧身站立的人像,左手插在腰间,右手向前托举一只香炉,身穿裣衽袍服,头戴风帽,有典型的鲜卑族的特征。
这次发现的最大的四面造像碑为一通家族造像,通高175厘米,宽49厘米,厚19厘米。碑阳上部为两龛造像,上龛为两尊雕像,均为坐姿,双手执物置于胸前,下龛为五尊雕像,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中间坐佛右手结无畏印,左手结与愿印,两边的菩萨和弟子分站于莲台之上,所有雕像均显得比较瘦长。造像碑下部为铭文,全篇101字,其中有“天和四年(569年)岁次己丑二月新(辛)酉十日”字样,说明了造像的目的、造像人的名字等。在铭文的左右及下方,有线刻人物20个,人物旁边有名字,名字前有“清信女”“息女”“邑子”等字样,其中特别的是铭文左上的一个人物,其旁边的铭文为“宁远将军奉车都尉冀太正供养佛”。在碑侧的上部,各有两个小龛,小龛内均有一尊小坐佛。碑阴上中部有近方形小龛两个,内均为一佛二弟子组合造像,佛为坐姿,两边弟子双手合十站立,下部为线刻人物12个,除4人,其余人物旁边均有名字。
大型造像共发现4件,从造像特征及风格看,其雕凿年代应为隋代。其中两尊坐像,两尊立像,三件雕像上还有红、绿彩绘,用不同颜色区分出了衣服的层次关系。如图所示一件坐像,佛像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左手放于左膝上,右手残,残断处和颈部均有一孔,推测雕像曾经遭到损坏,后经雕凿修复。佛像身穿三层衣服,最里为袒右贴身内衣,胸前系一带,中层穿红色宽袖僧袍,下摆宽大,遮盖住台座前部,最外右肩斜披一件绿色覆肩衣。佛像残高61.5厘米,台座长65.5厘米、宽32.5厘米、高15厘米,最下部为将佛像整体安放于像座内的榫卯部分,高25.5厘米。这些保存下来的彩绘,对于我们研究佛装具有重要的作用。
另一件有纪年铭文的隋代造像,是这次发现的唯一一件石灰岩质造像,残高15.2厘米,其中方形台座高3.8厘米,边长宽约14厘米。造像上部已残,但仍可看出是一尊坐像,结跏趺坐于仰覆莲座之上,穿宽大的长裙,腹前有璎珞垂下,左手执物,身体右侧垂下一帛带。台座四面刻有发愿文,时间为“开皇三年”。
宋代石刻发现较多的是罗汉像,其中引人瞩目的是一件浮雕罗汉的残块,残高约36厘米,残宽约25厘米,最厚约12厘米。现残存两尊罗汉,穿宽大的僧袍,相对而坐。两人头部上方,有一扭身回头张望的龙,动态十足。
根据学者的研究,从甘肃庆阳到山西大同一线,是佛教传播的重要通道。黄陵的香坊石窟、富县的石泓寺、安塞的云岩寺、大佛寺、黄龙的普隆寺等石窟,都是北魏至西魏时期所开凿。这次发掘的广家寨寺院遗址以及黄龙县隋唐时期的普隆寺遗址,都位于这条重要的通道上,同时,这次出土的大量的文物,特别是造像和造像碑数量巨大,风格多样,延续时间长,是目前已知陕西地区考古发掘出土造像最多的一次,对于研究陕北地区的佛教传播、宗教信仰等都有重要的意义,也为陕西地区的佛教考古和美术考古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