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综合专题>> 佛教机构>> 内地寺院介绍>>正文内容

广福寺-池州-安徽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8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千年古刹广福寺
  九华山古刹林立,广福寺不可不提。因为,金地藏修得巨大成就,广福寺也凑了一分缘。金地藏追求佛教真谛“第一义”,因而素爱四大部经——《华严经》、《宝积经》、《涅般》、《般若经》。可他来到九华山,岩栖涧汲,清苦禅修,却苦于无经,遂下山。去了哪里?广福寺——光绪版《青阳县志》记载:“有唐人抄四大部经,水漂两函,岁久忽发光,寻其处得焉,咸丰年兵毁。”当年的抄经人是谁?俞荡——费冠卿的《九华山化城寺记》有金地藏“素愿写四部经,遂下山至南陵,有俞荡等人写献焉。”  青阳县,始置于公元762年,之前,隶属南陵县,故曰“下山至南陵”。据史料记载,公元741年,即开元29年,金地藏到广福寺取得四大部经回到九华山,就再没有下过山。一座寺庙,能够印上金地藏在九华山下的最后一瓣脚印,实在是莫大的荣幸。
  广福寺始建于唐代,而其盛名则缘于南唐大臣宋朝回,即宋齐丘,字子嵩。陆游《入蜀记》曾记载:“南唐宋子嵩辞政柄归隐此山,号九华先生,封青阳公,由是九华之名益盛。”明万历《青阳县志》载,广福寺,位于覆瓯峰下,乃宋朝回书堂,旧名应天院。南唐更名为“征贤寺”,宋改今额。前有二龙潭,可祈雨,景泰六年,黄山翠微寺显玉、崇广游九华过此,遇旱祈雨果应。由此可见,广福寺决非普通寺院。
  作为一座宝刹,广福寺曾引得不少乡贤名流赞颂和向往。陈岩(1240-1299,青阳人,号九华山人,宋末元初诗人,《四库全书总目》收录其《九华诗集》一卷。),他曾作《广福寺》诗:“五百年来贝叶光,劫灰难泯壁中藏。山僧要广人间福,长日功夫一柱香。”
  这也反映了广福寺在历史上的影响。南宋宰相周必大则因九华之行未能参拜广福寺而深感遗憾。他的《游山录》云:“闻有广福寺等甚佳,而从者猥众,颇不自由,不无遗恨。”
  这座宝刹,不仅深深吸引了古人,也令我们无限向往。然而,广福寺到底坐落在何处?有关资料记载,广福寺坐落在青阳县朱备镇,其实,这是一个不应有的错误。我们经过长期的民间走访,终于找到广福寺的准确地址——青阳县蓉城镇平山村一队。
  广福寺曾有过迁徙,明代乡贤施达(1573-1636青阳县杨田人)《题广福寺》可证:“古刹曾临碧水湾,几时迁建白云关。依然作寺祠西竺,未许移文继北山。梵宇唐书何代泯,给园祗树有僧还。岗前上下莲花漏,并入疏钟杳霭闲。”
  “岗前上下莲花漏”不正明确了广福寺最终定址莲花峰下?清代何壁《九华山记》也有述:“积稻峰北有宝陀岩,下五里有幽谷为广福寺。” 积稻峰,正在莲花峰侧。而那“梵宇唐书”不就是指当年广福寺抄献的四大部经吗?
  广福寺所在,的确是一方宝地,东朝平山顶,西靠拾宝山,南倚九华山莲花峰,北有拾宝山一支脉拱护。前方鱼形宝地,一条清溪缠绕。北下半里许有座石桥,现名六房桥。当为古藉所载的集庆桥(又叫延庆桥)所在。广福寺坐地端正广阔,寺右耸立一座 “狮子石”,十多米高,酷似狮子回首。狮子石下有个天然洞穴,陈列着历代僧尼的骨灰,洞口则相应排列着墓碑,年代久远,字迹皆模糊,惟有一块碑刻清晰可辩:“百岁公”。这便证实了村民所说——广福寺是百岁宫后裔,即由九华山百岁宫弟子来此延续道场,传灯香火。只可惜,整个庙基今已沦为桑园。我们在桑园中找到了一方一圆两口井,这应为二龙潭,因废弃已久,二潭皆淤积无水。
  一座名刹,何以如此彻底衰落?二00六年十二月,一个寒风凄雨的日子,我们走访了现年五十三岁的甘发明先生,甘家世代与广福寺有着特殊关系,他本人就见证了广福寺晚景。因而我们得以感触广福寺最后那段凄凉。
  广福寺最后一任住持是师太释悟尘,俗姓谢,因要饭到此,被师傅释了凡收留剃度。了凡师傅长得头大方正。他在世时,寺内香火尚且旺盛,他于一九五六年圆寂,当时办得很热闹,还放了焰口。悟尘师太晚年却不得不被生产队“五保”,每天除了颂念“阿弥陀佛”外,就靠帮人家打鞋底索度日子。她活了八十多岁,一九六六年圆寂后,同其师傅一样,也由甘发明的父亲甘林祥老人为之火化。悟尘师太的凄凉晚年恰映照了广福寺衰落的晚景。
  广福寺规模很大,两进都有天井。曾经僧众很多,寺后山岗遍布的梯田,据说是历代僧众所开垦。大门外有两米多高的石狮。寺前右侧有座重阳宫,供奉着重阳道长的木雕像。广福寺在民国期间维修过两次,都是各家各户凑的钱。最后一次维修时,在墙上镶有两块石碑,一块是“续修广福寺碑记”,另一块是“续修广福寺功德碑”。
  然而,一九六七年搞“破四旧”运动,广福寺便难逃一劫。工作组把大殿的佛像和重阳道长的雕像一并烧毁,寺庙和重阳殿的屋料都被社员拆回家当了柴禾,门前的石狮子被人家卖掉。那些雕有精彩人物和花鸟的石柱、石墩都被抬去筑了稻场,被无情地埋在稻场下面。那两块石碑,一块被社员凿去原碑文后,给家人做了墓碑;另一块被生产队抬到窑场当作制砖丕的模板,后来也不知去向。
  甘发明当时在广福寺内找到了两本经书和一本卦书。他还抱回了一套九华山全景图,全部是用银杏木板雕刻而成,共有十三块。九华山的山峰、溪谷、道路、庙宇及亭台,皆刻得准确清晰,整套地图雕工十分精巧。我们已无法得知这套地图成于哪个朝代,又出于哪位巧匠之手,但可以断定,那是一份极其珍贵的文物,因为,九华山寺庙众多,还没听说哪座寺庙收藏过这样的地图。这也说明了广福寺的不同凡响。可惜,因为保管不善,后来全都损毁散失了。
  走出甘家,我们又来到广福寺遗址上,伫立于桑园,一任寒雨飘零。一座名刹,延续了一千两百多年,兴旺过,也辉煌过,到头来,竟然彻底毁灭于一场可怕的“风暴”。寒心的,不应只是我们,而应是大地上所有的人。我们仰面望天,祈盼天空真正飘洒一场法雨,浇活众生的心田,让广福寺重现莲花峰下,众生得以重新沐浴宝刹的佛音和灵光。
  地址:青阳县九华山
  邮编:242811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松树庵-池州-安徽寺院
下一篇:没有了!
香港,澳门,台湾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