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安国寺—咸阳市—陕西寺院
安国寺位于咸阳市区仪凤街路口北,北依毕塬,南望渭水,原存明代古建三座,依次为安国寺、圣母行宫、关帝庙。寺院原有围墙,南北宽,东西窄,呈四合院状。据记载,安国寺创建于隋,盛于唐,明万历(1573)年间重修。大门正上方有“安国寺”三个楷书大字,书法洒脱,端庄有力。《旧咸阳县志》载“安国寺,内石佛一、铜像三、一佛、一关帝、一无量”,至解放前夕,随着寺庙被破坏而流失。2005年重修安国寺,增其旧制,刻古贤,复渭水之盛景,现有大殿四座娘娘庙、关帝庙、菩萨庙、城隍庙和圣水池,青砖布瓦,朱门玄关,忍冬蔓草,锦鲤芙蓉,牡丹月季,桂花清香,樱花绽放,梵香渺渺,木鱼声声,融合了佛教、道教、儒家的思想精华,院内殿庑雕梁画栋,复原了安国寺的原貌,恢复了昔日的庄严、肃穆、神圣。
娘娘庙中供奉的是关中地区俗称的女土地神“地母”。自原始农业出现时,即产生对土地的崇拜,她作为最原始的女性土地神,是土地崇拜形成的标志,反映了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社会基础与观念、信仰。
关帝庙里供奉的是我们所熟悉的关公及部将周仓和关平。关公姓关名羽,字长云,山西解州长平乡室池里下冯村人,生于东汉桓帝延熹详六月二十四日,(公元160年)关羽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特殊的历史人物。旁边的这幅对联就是最真实的写照,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三教皈依皆因满腔忠义,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历朝加谥只缘行廉春秋。从这幅对联中我们可以看到关公被三教尊称,也是他的形象经历了一个从“侯”而“王”,从“王”而“帝”,从“帝”而“神”的人物。一千多年来,人们信仰他,是因为他当年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一心扶持刘备,忠心耿耿,尽忠保国,义重如山,他的名将风采和他的人格魅力至今还广为流传,关公威震华夏,名扬海外,备受万代敬仰,其精神内核可概括四个字“忠义勇武”。
城隍庙,这里有城隍爷、城隍婆,判官、小鬼和黑白无常。每座城市都有城隍庙。“隍”,本来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认为神保佑着人们,从而产生了城隍及其庙。有的地方又称城隍爷,他是冥界的地方官。早在周朝,每到收获之后,到了除夕,人们都要腊祭八神,其中第七神就是水庸神,水即隍,庸即城,水庸神即城隍神。自三国开始,民间就有了城隍祠,记载最早的城隍祠便是公元239年孙权在安徽芜湖建立的。到隋朝时,已有了用动物祭祀城隍的风俗。但当时的城隍神只是一个抽象的神,并没有具体的姓名。唐朝时,信仰城隍已相当普遍,很多文人雅士,如杜甫、韩愈、张九龄、杜牧、李商隐等人都撰有祭祀城隍的诗文。到了明朝朱元璋做皇帝时,他对城隍大感兴趣,因为他是在土地庙里出生的,因而对土地神的上司城隍神便格外敬重,在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下诏加封天下城隍。并严格规定了城隍的等级,共分为都、府、州、县四级。于是全国各地的城隍庙便如雨后春笋般修了起来。朱元璋说“联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
菩萨庙中供奉着观世音、文殊、地藏、普贤、大势至五位菩萨,在菩萨庙的门前有四棵玉兰树,玉兰花外形极像莲花,盛开时,花瓣展向四方,花白如玉,花香似兰,清香阵阵,沁人心脾,为菩萨殿平添了几许肃穆。坐在大殿正中的就是观世音菩萨,这位菩萨在中国民间被称作“慈悲女神”,是最受崇拜的菩萨。她是一个似幻似影、闻声即至、普渡众生的佛化人物,传说她能以“三十二应”、“三十三身”现世救人。这位救苦救难的神灵具有济世造福、扶正除邪、招财送子、主持公道之能,因此民间百姓都很敬仰她。
文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意为妙德、吉祥。据说他出生时家中出现许多吉瑞祥兆,因此而得名。文殊菩萨手执宝剑,以金刚宝剑能斩群魔,比喻大智慧好像一把锋利的宝剑,能断一切无明烦恼,身坐白莲台,表示清净。
地藏菩萨梵名乞叉底鹐沙,由于“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地藏菩萨头戴毗卢冠,身披袈裟,手持宝珠。地藏菩萨因立下度尽六道中生死流转的众生的大愿,故而常现身于人、天、地狱等六道之中,而有六地藏之称。
普贤菩萨,普是遍一切处,贤是最妙善义,谓菩提心所起愿行,遍一切处,纯一妙善,备具众德,故以为名。普贤菩萨坐在大象背负的莲台上,手执如意;与文殊的智德、证德相对,普贤主一切诸佛的理德、行德,也就是说他代表“德””和“行”。德。
大势至菩萨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众生离三途,得无上力;又彼行时,十方世界一切地皆震动,故称大势至。他头顶宝瓶内存智慧光,让智慧之光普照世界一切众生,使众生解脱血火刀兵之灾,得无上之力。大势至菩萨的身量大小与观世音菩萨相等,圆光四方的大小是各一百二十五由旬,照到二百五十由旬。全身光量呈紫金色,也是照遍十方国土,能让有缘众生亲自看见。只要见到他一个毛孔所放出来的光,就等于见到十方无量诸佛的净妙光明,所以大势至菩萨也名叫无量光菩萨。她以智慧的光遍照一切处,具有使众生脱离三途之苦的无上光明力量,所以大势至菩萨名号的意思,就是智慧的大势遍至十方。
安国寺还现存咸阳市最早的行政公署,它的结构过去是砖、土、木的,清代改为砖、木结构,上下两层,底下为三间房,以中门为主道,原内有侧门。这里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地下秘密基地,把很多信息和情报发送到了延安,直接传送了党中央的信息,也是为人民解放军输送粮食和弹药的一个转送站。通过这里建立了红色政权伤病员的解救之地,后改为医院,解放后,他又成为咸阳的行政公署,为中国的革命胜利,在咸阳奠定了很大的基础。
在行政公署的旁边还有一块石匾,这块石匾是康熙皇帝御笔亲书赐予咸阳籍名将殷化行。匾长340厘米,宽89厘米,厚22厘米,上书“深沉节制”四个大字。印文为“康熙御制之宝”,周围雕刻二龙戏珠图案。这个石匾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为研究咸阳历史增添了新的资料。殷化行,字熙如,西安府咸阳县靳里村[今咸阳市渭城区北杜镇靳里村]人,生于公元1643年,卒于1710年,清朝将军。本姓殷,因幼年抚于王姓家中,遂称王化行,升任提督后,始奏请回复本姓。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武进士。在平定“三藩”和剿灭噶尔丹叛军战役中建有大功,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皇帝亲至宁夏,御书“深沉节制”匾额赠给殷化行。殷化行深通文艺,在军中时,经常手不释卷,家居后,以诗酒自娱,绰然有儒将之风,他还擅长书法,其所书《王羲之〈兰亭序〉》刻石今存西安碑林。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在家中去世,终年68岁。
安国寺,这座历经百年沧桑的古寺院,如今重现古城圣景,必将成为咸阳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咸阳安国寺
安国寺为咸阳师院中规模与影响较大的一座,旧址再今城区仪凤接丁字路口北,与凤凰台隔街相对,西有关帝庙(亦称老爷庙)、东邻圣母行宫(亦称娘娘庙)。寺院原有围墙,南北宽,东西窄,呈四合院状。门额上悬“安国寺”木匾,书法洒脱,端庄有力,传说是一位炊工用锅刷刷写成的,寺院内有三近大殿,一殿二殿院落两侧各有配殿。各殿建筑结构精工美观,庭院幽深雅静,给人以肃穆感。各殿内均有大小不同的泥塑彩绘菩萨。三殿在后,塑有一尊睡佛。睡佛被称之为大佛,身长约有十米。头东足西,平卧在佛左之上。三殿宽三间,佛两侧仅空出一米宽人行道。卧佛锦衣彩绘,睡姿安祥,周围有一群泥塑金刚小佛塑像侍立。
三殿前有楹联一幅,书法颇佳:
佛教幽玄犹如云挂山头行到山头云更远
神宗奥妙恰如月浮水面拨开水面月还深
外地亦哟安国寺,多奉祀弥勒佛。据传咸阳安国寺塑的卧佛是陈抟(音TUAN)。陈抟其人却确有,是五代至宋初的一名道士,字图南,自号扶摇子,毫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一说为普粥崇龛(今四川潼南西境)人。陈抟后居华山,以长睡不醒闻名,每睡一次百日不醒。今华山之玉泉院尚有其塑像。据传周世宗召陈抟为谏议大夫而不受,太平兴国(宋太宗赵光义年号之一)中来朝,太宗甚重之,赐号希夷先生。陈抟好易经,端拱(赵光义年号之一)初自言死期而卒。着有《元极图》(刻于华山石壁)和《先天图》等书。他的两图学说认为万物一体,只有超绝万物的“一大理法”存在。此说经后人推演,成为宋代理学(亦称道学)的组成部分。因此他被后来的宗教界尊为神仙而受到崇拜。
安国寺内还有许多尊石、铜佛像。《重修咸阳县志》载:“内石佛一,铜像三:一佛、一关帝、一无量”。至解放前夕,随着寺庙被破坏而散失。
过去由于正史不记载寺庙,因为安国寺的创建年代及名称由来已久后人莫知。秉笔者翻阅有关史料考证分析认为,咸阳安国寺创建应在唐代中期,即景云至贞观元年间,明万历年间重修。仪凤街至今还有民间流传说法:先有安国寺,后有咸阳县。这说明在明时县城未迁至渭水驿(今咸阳城区)之前,安国寺就已存在。故可言:安国寺当为咸阳城区最早出现的一座佛教寺院。
安国寺内有寂照和尚碑。寂照和尚姓庞,字法广,好寂照,兴平人,圆寂时七十六岁,葬马跑泉。碑额阴刻篆书“唐故安国寺寂照和尚碑”,上款题“大唐安国寺故内外临坛大德寂照和尚碑铭并序”,碑文中又记述寂照和尚两次到安国寺主持事。
解放后始于安国寺内设咸阳县法院,后改作咸阳医院,寺毁殿拆,面目皆非,今仅剩门墙及门房残迹,寺内原有的石像、铜像早已散失无存。1990年渭城区人民政府公布安国寺旧址为第二批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咸阳市人民政府在安国寺东侧的圣母宫旧址前又竖立了历史文化名程保护标志的碑石两块,以此提醒人们保护好这些旧址,就是爱护历史文化名城。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