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崇福寺—天水市—甘肃寺院
天水街子崇福寺,位于原天水市麦积区街子乡(撤并,北部划归甘泉镇,南部划归麦积镇)街亭古镇东山。前有从仙人崖经石莲谷流出的东柯河环绕,因山后有片杏林,也称为杏林山.又因山呈虎踞龙盘之状,明代前称观龙山。崇福寺建在观龙山腰,依山势而建。上部为杏林观中部为崇福寺最前为纪将军祠,集寺、观、祠于一身,融道、佛、儒一起,此为崇福寺一大特点。
崇福寺年深远,明代大钟虽有“前朝敕建麦积山下院”的记载,但始建确切时间不详,1978年大佛殿失火,拆除时在地基处发现多块刻有“弘道”而字的砖头。据此推断,崇福寺至晚建于唐高宗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又据(秦州志)载,唐德宗年间,全国著名高僧端甫曾一度任崇福寺主持,可见当时崇福寺已具相当规模。
崇福寺被称之为《玄秘塔碑》的发祥地,就是因为唐代大达法师——端甫,端甫是继玄奘法师后,唐代又一位有名的高僧,他于公元769年出生于古城甘肃天水。大达法师一生历经唐朝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6朝。
端甫10岁在天水街亭镇崇福寺做沙弥,17岁升任为比丘,入安国寺诵经。因对佛学虔诚,经师傅推荐,在西明寺受戒于照律师,后又学毗丘尼于崇福寺,并升为律师,同时,传《唯识》于安国寺法师,通《涅槃》于福林寺监法师。随后,他“谒文殊于清凉,众圣皆现;演大经于太原,倾都毕会”。
唐宪宗时,因为端甫在佛学界的造诣和声名,得到宪宗的宠遇,宪宗诏端甫率缁属迎真骨于灵山,开法场于秘殿,端甫继玄奘后又一次在长安震动朝野。端甫在朝中掌内殿法仪,标表净众长达十年,尤以主讲《湿般》、《唯识》等著称于世。据史书记载:“贵臣盛族皆所慕,豪侠工贾莫不瞻向,荐金宝以致诚,仰端严而礼足,日有千数,不可殚书。”由此可见,端甫在当时的社会地位远非普通僧人可比。
据史书记载:唐文宗开成元年六月,端甫面向西,朝自己的家乡——天水圆寂了,享年68岁,葬于长安长乐原之南。皇帝赐谥号“大达”法师,今天传于世的柳公权字帖《玄秘塔碑》,就是为纪念天水这位高僧而写的。
天水崇福寺
崇福寺地处麦积区麦积镇街亭村,是一座以佛教为主、兼容儒道的名刹。其构建由杏林观、崇福寺和纪信祠三部分组成。
杏林观内建有始母宫、灵霄殿、真武殿、三官殿、韦陀殿、天王殿和碑亭。纪信祠由卷棚与大殿两部分组成,旁有华陀庙,祠前有山门、照壁,山门外有366级石阶。
崇福寺历史悠久,据寺内出土一方砖上刻“大唐弘道元年(公元683年)秋月吉日建”可知,为唐代建筑。据柳公权书《玄秘塔》碑文记载,大唐大达法师(俗姓赵,天水人)幼年即出家崇福寺。自唐以后,历代均有重建。从现有六通石碑上看,明崇祯十六年,清乾隆四十三年,嘉庆十六年均有大规模修葺。寺内现存有明清塑像及彩绘,堪为艺术珍品。可惜1958年寺内塑像被毁,70年代后期,杏林观、崇福寺被拆除,仅剩城隍庙一隅。山上原先苍松古柏极茂密,尤以白皮松名闻遐迩,最为珍贵,均遭破坏。现仅存城隍庙内千年古柏与古槐各一株。
“文革”结束后,当地群众致力于寺庙恢复重建与山体绿化。历经三十余年,重建了华陀殿、始母宫、灵霄殿、娘娘殿、大佛殿、真武殿、药圣宫、南天门、天王殿、财神殿及碑亭,修葺了纪信祠。山上树木葱郁,步道平整宽阔。2004年寺内派人从西安购回《玄秘塔》碑文拓片,聘请匠工复制于寺内。今古寺现存古碑7通,新碑6通。崇福寺重新恢复了历史风貌,已成为麦积区挂牌寺院和著名名胜旅游地。
身到寺巅云碍头,
层崖树木半知秋。
已非四月初来日,
但见山花尽映眸。
俯视村街屋一派,
信尝世味赋多愁。
风飘衣袖觉如雁,
恨不凌空翱九州。
上联:归雁逐南来,唳落红漫川,问寺外青山,山外白云,此间可曾遗僧衲?
下联:流水偏北去,叹空苍两鬓,悲路边绿水,水边黄菊,是处正堪搁吟眸。
【艾 叶 李吉定】
图片来源:王景华新浪博客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