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安兴隆寺—商洛市—陕西寺院
兴隆寺
兴隆寺曾名天波寨,始建于唐代。在一座由南向北突兀而起的小山丘上,延绵着双峰。那爿后峰即是寺院的旧址。从山脚攀上峰顶 时,呈现在面前的是一块椭圆形平地。弃耕栽植的小树在微风中摇曳,远处的群山在回首,近旁的县河、乾佑河、茨沟环绕奔流。相邻咫尺的城廓、工厂风光亮丽, 这一切都让人顿感心旷神怡。望着这爿超越一千三百多年时空的古寺遗址,乘荫于一株挂满果实的树下,不由人浮想联翩,此地不正是僧侣们追求的闲云野鹤、逍遥 尘外的境界吗?
然而,唐宋间香火鼎盛,殿宇璀璨的古刹,却在元代战乱中夷为废墟。后来,在恢复重建时,兴隆寺下移至山腰——人称罗汉坐禅腹脐处。据旧县志记 载,至明成化二年(1466),住持法勤募化集资,扩置前殿塑罗汉,后殿三间重塑菩萨巨像金身,两厢九间,设立僧舍、客厅。至清乾隆十年又从地中掘得石佛 三尊,寺产扩大到三十七亩多,寺庙声名远播,成为秦岭南麓,僧侣往来长安游方参禅的重要佛教寺院。民国初,由于寺租田稞大部被县学务局接管,寺院日渐衰 落。建国后,寺院划归学校使用,除明代正殿得以完整保存外,其它面目全非。1991年镇安县人民政府公布该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落实宗教政策,将兴隆 寺发还宗教部门使用,经僧侣住寺努力,又逐步恢复为佛教活动场所。
沿着羊肠小径移步山下时,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兴隆寺夺目诱人的藏式佛塔。进入山门,绿树掩映,花草傍径,大雄宝殿外玉柱腾龙、雕梁画栋,颇足观 瞻。雄踞殿中的释迦牟尼佛及左右的药师佛、阿弥陀佛等神态肃穆、半嗔半愠,似乎在见证历史,看笑“痴人”,容解难事。殿角的有四尊石刻,体态丰盈、面目慈 祥的高大坐佛,服饰简洁,从肩至腕的鳝形衣端打着结,亭亭玉立的菩萨也有五六十公分高,身披帛裳,飘逸典雅,无一不具备唐时风格。正如文物考古论证,这些 石刻与闻名的云岗石窟造形相近 ,是佛教艺术的明珠,也是兴隆寺藏文物的骄傲。它折射出佛教由西域传入中国长安后,曾在陕南占据辉煌的主导宗教地位。寺院中的一尊石狮上“大明嘉靖二十九 年”题款字迹清晰可辩。一块刚出土彩釉琉璃龙吻残片,在诉说着寺庙的辉煌与兴衰。特别是一本石印的“陕西镇安兴隆寺巳丑春期传戒同戒录”,更让笔者对该寺 在佛教界举足轻重之地位刮目相看。
“巳丑”何时也?它是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这一年的春天,十方戒子闻风云集镇安者有秦、鄂、豫、鲁、晋、冀、辽、苏、川、陇、 皖、青十四省八十二县(寺)的一百六十多名僧侣。他们在中国佛教协会陕西镇安兴隆寺支会会长蕴照(号印洲)大和尚主持下,开坛讲经受戒;始于二月初九,闭 坛颁发“护戒牒”于三月初二日。
翻看“同戒录”,好像翻看着一部神秘的历史。眼前浮现出中国人民解放军运筹渡江、解放全中国的壮丽画卷。其时镇安尚未解放。此时,僧侣们跋山涉 水安之若素于镇安切蹉佛学,令人咸感猜疑?然而,读罢“同戒录”,答案却迎刃而解。其序云:“惟我镇安竟戒律三坛一事置之不问,以致我县教纲坠、宗风颓、 佛教几乎一蹶不振”;“兴隆寺在昔尤称名胜,迨清末民初将所有租稞被外界人侵夺,此寺从故山门冷落,俨然一座古刹
而为颓祠”。原来僧侣们是通过这次佛事活动,谴责国民党当局对寺产的剥夺,弘扬佛教精神。
如今的兴隆寺伴随着锦湖公园和旅游事业的开发,正在焕发出活力。
兴隆寺
地址: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
电话:0914—5337155
邮编:711500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