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千佛洞—张掖市—甘肃寺院
千佛洞位于马蹄河西岸,距马蹄北寺约三公里。洞窟始凿于北凉时期。现存窟龛依山崖走势自然分为南、中、北三段;南、中两段以佛窟为主,北段是浮 雕石塔林。踏入马蹄寺旅游区大门,首先看见的是千佛洞北段。陡峭的红砂岩上分布有大小不等的几十座石塔,这是苦行僧居住或存放猞猁子的地方。大部分石塔雕 凿于元、明时期,也有西夏的珍品。这些石塔一般都由塔座、塔身、须弥座、相轮、刹盘和塔顶构成。这是本地石窟艺术的一大突出特点。中段凿窟,在窟内开龛造 像,窟檐是梵刹式木结构飞檐。6号窟(西方三圣殿)位于千佛崖中部、开凿于盛唐时期,现窟前建造了飞檐翅角的窟檐,窟深5米,宽5.5米,高5.5米,正 壁中央莲座上雕毗虏遮那立佛像。这些造像就岩体雕凿,虽有残损,但仍保持着盛唐时期面型丰满,身段匀称,姿态生动的造型艺术特点,尤以弟子阿难、迦叶为 佳。
据佛经记载,阿难为释迦牟尼叔父斛饭王之子,是释迦牟尼的堂弟,后随释迦牟尼出家并为其侍从二十余年。阿难长于记忆,被称为"多闻第 一"。在石窟造像中,往往以翩翩少年的形象出现。弟子迦叶高3米,据佛经记载,迦叶是古代印度摩揭陀王国舍城人,为婆罗门种姓,后来出家为僧,成为释迦牟 尼的弟子之一,因他少欲知足,常行头陀行,故称"头陀行第一"。这两尊石雕,形神兼备。从那有神的眼睛、富有表情的脸型上刻画出了两者不同性格与年龄。恰 到好处的衣纹线条,充分展现了衣料的质感和人体的体型美特征,专家们称他们为"具有雄伟健实气魄的唐代杰作。" 8号窟开凿于北凉时期,窟深6米,宽6.25米,高4.7米,中心柱东南两壁分五层开龛造像,下层龛内塑佛,龛外塑二胁侍菩萨,上四层各塑五佛像,中心柱 南面剥落出的早期壁画为释迦、多宝并坐说法图,为北魏作品,二佛左右绘普贤、文殊菩萨,龛上方绘的是交脚弥勒菩萨。释迦、多宝佛端庄慈祥,交脚弥勒仪态大 方,二菩萨头束高髻、宝冠、蛾眉风眼,上身裸露,肩披红巾,腰裹长裙,双腿直立,腰部扭妮,展示出人体线条美,此画有北魏典型的"秀骨清像"特色,为千佛 洞壁画精品。1号、2号洞窟位于南段,开凿于北凉时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1号窟内塑一站佛,是北魏时期的原作。2号窟平面长方形,深4.5米、宽 5.6米,高4.2米,中心方柱细长秀拔直通窟顶,坛基以上每面分四层开龛造像,下层四面中央各开一圆龛,龛内各塑一坐佛,龛外两侧各塑一胁侍菩萨,龛楣 外两侧塑高浮雕飞天,专家们说:这种表现形式为莫高窟所未见,是本地区造像的一大特色。上三层每面各设一长龛,塑佛3尊,均结跏跌坐,龛两端用高浮雕莲花 生童子做装饰,使方柱显得格外华丽,柱顶左、右两侧各绘十尊佛,考古考家们说,这些造像虽经后代重妆,有所残损,但仍不失早期造像的光彩与魅力。窟内三面 壁上遗存历代的壁画达6层之多,最外层为明代所绘,正壁绘五佛并坐像,南北两壁画四菩萨,下方绘十八罗汉,为密宗风格,采用铁线描的手法,线条刚劲有力, 比例适度,造型完美,是明代壁画的珍品。
千佛洞
地址:甘肃省张掖市临松山
电话:
邮编:734028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