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珠寺—南充市—四川寺院
隐珠寺位于南充市高坪区走马乡五村龙光山,距高坪城区15公里。山上林木葱茏,竹丛婆娑,烟霭迷蒙,云气缭绕,安静幽雅。
隐珠寺建于明景泰二年(1451年),虽经漫长历史的风雨剥蚀,但依然较为完整地伫立于龙光山上,成为川北的名胜古迹。它的存在,为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2002年12月2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隐珠寺现存1200平方米建筑,平面布局与我国古代多数群体木结构建筑一样,依纵轴布置单体建筑,由东向西有明代的大殿,清代康熙年间的前殿、山门。南北厢房与前殿、山门连接在一起。现有完整的木构架体系。大殿、前殿、山门为抬梁式梁柱系统。其木构架是沿房屋的进深(前后檐柱、内柱)方向立柱,柱支承梁,梁上通过短柱叠放数层逐层减短、逐层加高的梁,檩条置于各层梁端和最上的短柱头,大殿在梁柱交接处还施有斗拱。厢房的梁架为穿斗式结构,其木构架是立柱直接承受檩条,不用梁,以数层“穿”(木枋)贯通柱子,将柱子拉结,组成构架。
大殿,是隐珠寺的主体建筑,用料粗壮敦实,显得古朴沉稳,气宇轩昂。登七级垂带式踏道,上1.24米高的基座,座面石砌无纹饰。副阶上的廊檐为清代增修,与明代所建大殿屋檐相接。殿身通面阔14米、三开间,明间面阔7.40米,次间面阔3.30米,前后檐柱相距13米。大殿柱网平面布置采取均衡对称的格局,为长方形平面。十六个覆盆式石质柱础上,有厚0.05米、直径略大于柱径的木质置于柱脚底下,用于隔潮,柱脚至今少有腐朽。殿身四周檐柱柱头,向殿内微收,柱脚向外微撇,这是柱侧脚。柱与柱脚之间用高0.24米,宽0.20米,长随檐柱间距的地栿铆入柱内,将檐柱脚固结。殿身的每根柱头之间,用额枋依面阔联结左右柱,用梁依进深连接前后柱。门上的额枋使用直径0.32米的圆形木料,大梁截面的高度0.35米。明间宽于次间,使得房屋在“间”的外观上有了主次之分;柱侧脚的使用不仅增加了房屋外观的视觉稳定感,而且还使构架的水平与垂直构件结合得更加牢固,整座房屋重心更加稳定;粗大的地栿、额枋和梁的作用,与现代建筑钢筋水泥浇注的圈梁一样,把一根根孤立且间隔一定距离的立柱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加固了柱与柱之间的连接,使得大殿具有一定的形式美,又有利于抗震。檐下额枋上,有加工成亚腰形的平板枋。平板枋上的斗拱,是方块形的斗,弓形的拱、翘,斜伸的昂和矩形断面的枋,层层纵横搭接组合的构件。檐下原有斗拱28朵,现存20朵,栌斗特大,斗口长0.10米,斗长0.42米,很矮,仅0.10米高。拱上没刻拱眼。斗拱中有上下两跳向前向下伸出的昂,用料很大,长达1.30米,昂的上线至昂嘴有下垂弧度,为琴面昂。昂嘴呈象鼻状。第二跳昂尾插入殿内檩下。两跳昂的左右各有象鼻状昂嘴的斜昂伸出,昂上施菱形小斗。明间四根内柱用料更大,柱径0.55米,高6.70米,在内额及梁的拉结下呈“井”字形。四根内柱的柱头及额枋、梁也分别施有斗拱,原有16朵,现存14朵,承托中檩和梁上的四椽栿,椽栿上的驼峰用两根矮柱,两柱间施一宝瓶状木枋共同支撑平梁,平梁砍制成月梁的圆木。平梁上无合木沓,仅用矮柱支撑脊檩。脊檩上建造大殿年代的墨书题记依稀可辩。大殿斗拱,用料颇大,坐斗大而矮,昂头长达1.30米,古朴庄重,屋架美观。不仅承托梁枋,支承屋檐,保证殿堂空旷,而且纵横构件搭接组合构架不同位置的弹性节点,地震时,像弹簧一样,减小震动,以减轻对构架的破损程度。大殿顶为单檐歇山式,素筒瓦屋面,高11米。檐檩至脊檩,相邻两檩间的垂直高度逐步增加,使得整个屋架举折很大,屋面显得很陡。屋角上翘,屋檐微向上弯曲,屋面有一定的弧度,庞大厚重的屋面,给人一种舒展飘逸的感觉。现存大殿基本保存完好,保持当年的风貌。
前殿距大殿15米,与山门都是单檐悬山式房顶,素板瓦屋面。南北配置的厢房将前殿、山门相连,形成封闭性的四合院。前殿与山门之间有一石砌天井,长7.20米,宽4.50米,深1.30米,为长方形水池。常年蓄水,清澈见底。池中闲花藻草摇曳生姿,情趣独特。
天井一侧,有石碑三块,其上文字系“文化大革命”时人为凿铲,但从残余文字辩知,其上两碑为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镌刻。另一碑为清雍正七年(1729年)镌刻,为维修隐珠寺的功德碑。民国十八年《南充县志》中有明代宰辅、南充人“陈以勤游此题诗镌石碑,今中断” 的记叙,但今天找不到这块断碑的踪迹了,幸好县志记载了这首《雨后游隐珠寺》诗:“寻云十里过僧家,谁隐摩尼映日华。迢递青山犹带雨,参差碧树更凌霞。嘤嘤竹里春啼鸟,阁阁池边夜噪蛙。管领山林原著我,岂须重拜相公麻。”这画卷般的诗作,给人留下的是对隐珠寺的迷恋和向往。
解放后,隐珠寺的神像全部被毁,五十年代初为永州乡政府所在地。不久永州乡撤销,全寺为该村学校占用,十年前学校迁出。寺庙活动逐渐恢复,明代建筑成为大雄宝殿,正面塑释迦、药师、弥陀,背面塑“西方经”,两厢为十八罗汉,香火渐兴。
该寺距国道318线4公里,有乡道公路直达,交通较为方便。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