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寺庙群-铜仁-贵州寺院
铜仁梵净山寺庙群
梵净山又名“月镜山”、“饭甑山”,位于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绵延数十里。唐代梵净山已建天池寺和天庆寺。明万历前,已有多座寺庙。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毁于战火。相传明神宗朱翊钧母李太后捐资修复九皇洞、九皇殿、三清殿、圆通寺、弥勒殿、通明殿等庙宇,朝廷特敕赐镇山印。明清两代,山间广建寺庙,成为黔、川、湘三省佛教名山。清咸丰、同治年间,寺庙毁于战火。同治九年(1870年)僧人隆参募化,修复回香坪、报恩寺;创修镇国寺、水源寺、明珠寺等;重修新金顶、九皇洞各殿。至清末,梵净山有庙宇60余座。1949年,全山庙宇中有僧、尼近300人。20世纪50年代,朝山活动停止。经风雨侵蚀,寺庙毁坏严重。1985年,省政府拨款修复位于金顶的释迦殿、弥勒殿和天仙桥。
梵净山寺庙众多,著名的有释迦殿、弥勒殿、承恩寺、镇国寺、九皇洞等。释迦与弥勒殿位于主峰金顶金刀峡两边,金刀峡壁立如削,在石壁上曾开凿石级,攀援而上。峡东北为释迦殿,峡西南为弥勒殿,峡上建有天仙桥接通两殿。由于峰巅风大,常瓦不能覆盖,以铁瓦覆盖。释迦殿面阔5.6米,进深5.68米。弥勒殿面阔5.3米,进深5.4米。两殿始建于明,殿内供铜铸释迦、弥勒各一尊。始建于明的承恩寺,又名上茶殿,位于新金顶与老金顶的山洼里。分前后两院,前院左侧有配殿三间,通面阔12.3米,进深4.4米;右侧有配殿四间,通面阔15米,进深4.3米。后院有正殿五间及后殿三间。正殿通面阔20.9米,进深7.1米。后面阔9.42米,进深6.24米。后院左前角有一石砌碉堡,面阔5.8米,进深4.35米。寺的左右与前面为石墙护围,后为悬崖,占地面积1 128平方米。山门为券洞门,门额阴刻“敕赐承恩寺”5字。镇国寺,又名下茶殿,在承恩寺下方,始建于明,正殿面阔三间14米,进深8.3米。配殿、僧寮损毁。寺的左右与前面有石墙,后为悬崖。寺院占地面积约1 000平方米。九皇洞,在老金顶下,为天然石洞,前宽后窄,前后砌有石墙,两侧石壁上凿安装檩子的孔洞,屋面为双坡顶。传说为明万历皇帝李皇娘修行之处。
重要文物古迹有:明万历四十六年(1571年)户部郎中李芝彦撰写的《敕赐梵净山重建金顶序》碑,清道光年间官府所刻的两块《梵净山禁山碑》,以及清光绪二十二年(1895年)拔贡张鸿翓撰写的《梵净山茶店碑》等。1982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