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苯教寺庙——朗依寺—阿坝州—四川寺院
探访苯教寺庙——朗依寺
作者: 朱林
苯教是西藏的原始自然宗教,在佛教传入西藏之前,已在雪域大地广为流传。“苯教”是指人对于自然万物最初的较为朦胧的认识总和。其核心内容包括“鬼、精灵、魂魄、命数、运道”等,即一切与精神灵幻层面相关的东西。苯教没有独立的教义、典籍及系统理论,其观念及内容是通过笨教巫师以占卜、祈祷、咒语、幻术以及各种特殊的仪轨加以表现。
公元10世纪左右,佛教传入西藏。苯教与佛教为争夺宗教统治地位,发生了旷日持久的争斗。此后,苯教作为“落败方”并未就此退出雪域,其寺庙仍散布于高原的各个角落,其所敬畏和供奉的山湖鬼神及众多精灵,也仍被不同地区的藏族人所朝拜。
苯教先于藏传佛教而存在。在佛苯相争时期,即公元10世纪左右,藏王赤祖德赞“灭苯兴佛”,大批苯教喇嘛逃离卫藏。其中,苯教中心象雄地区的喇嘛谢贡尺宜,携弟子逃至青海果洛一带继续修行传法。其中一个弟子的儿子叫朗依约丹嘉木参的,将苯教传入阿坝。朗依寺即那时修建的。该寺现有喇嘛744人,寺主是17岁的39世活佛罗珠迦本措。苯教不同于藏传佛教念诵六字真言,它是念诵八字真言的,发音为"哦嘛直莫耶萨来德"。
我的这些苯教方面的皮毛知识都是彭措介绍的。彭措住在阿坝县哇尔玛乡,那里即是著名的朗依寺所在地。
一进朗依寺,就看见几位藏族妇女背着背篼,在年轻喇嘛的带领下进入寺庙。彭措说每年这个季节,寺院周围的藏族和喇嘛们的亲戚,都会自发地到寺里干活,帮助活佛、喇嘛们修补房屋。这些藏族妇女用木桶从山坡下背水上山,在泥巴里拌入少量青稞麦杆,最后背着拌匀后的逆料顺着独木梯,上房顶加厚和修补屋面。
一路上还见到许多“卍(雍仲)”符号。它的样子和佛教万字格(卐)相反,即汉字十字各端延逆时针方向伸出一截。“雍仲”象征光明和轮回不绝,也有永恒、坚固、无穷无尽的意思。苯教和佛教在转经方向上是相反的,即苯教是以逆时针方向转经,佛教则沿顺时针方向。在彭措的带领下,我们按逆时针方向绕经堂一周,进寺参观也是从右到左。
朗依寺大经堂气势宏伟,四壁满是精美壁画,内容有关苯教历史和传统。经堂正中央供奉着苯教祖师辛绕穆沃的巨型塑像。在巨像左右的墙壁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1113尊铜像。后墙是历代朗依寺住持的镀金塑像。经堂大门前厅的横梁上是精雕细刻的法轮、吉祥结、狮、马等雕像。
朗依寺的伏藏品主要分为经文和法器,都是镇寺之宝。据彭措介绍,这些伏藏品是苯教先师们在苯教遭受劫难时藏匿起来的,大多数新掘出不久,那上面记载着苯教的传承。伏藏又分为书藏、圣物藏和识藏,书藏即指经书,圣物藏指法器、高僧大德的遗物等,最为神奇的就是识藏。识藏是指埋藏在人们意识深处的伏藏,当某种经典或咒文在遇到灾难无法流传下去时,就由神灵授藏在某人的意识深处,成为不灭的火种,当再传的时机成熟,在某种神秘的启示下,被授藏经文的人(有些是不识字的农牧民),就能将其诵出或记录成文。
朗依寺藏医院在此一带非常有名,去时正逢一藏医喇嘛出诊。他前面的药架有上百个药瓶,这些药多是就地取材而成,有些药是由矿物做成的,没每个药瓶上都贴有标签。苯教的藏医们至今沿用古象雄文。藏医在西藏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充满神秘色彩。我当时也请藏医给我开个方,他也不推辞,坐下后认真地看我面色,叫我伸出舌头由他查看。藏医说这叫望诊,除此之外还有脉诊和问诊。
这时大经堂旁护法神庙里念起了经,我忙着赶去。经堂有一个很大的案台,台上酥油灯明亮闪烁。在苯教护法神塑像前,一位年轻的喇嘛正在为信徒念经祈祷。他在吹响海螺的同时,用一根弯细的鼓槌,敲响吊挂在空中的皮鼓。那鼓声由轻到重,节奏有力,震撼人心。当鼓声突然间戛然而止时,我几乎能听到自己的心跳。我急忙献上一些钱,祈求保佑。那喇嘛念了一串祝福的咒语,还给我一根打着结的蓝色布带。蓝色是苯教的基本色调,朗依寺的如意佛塔内供奉的一千多尊铜像全是以蓝色作为底垫的。蓝色象征着海洋,博大无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