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昌县解结寺—凉山州—四川寺院
解结寺
解结寺距德昌县城十五里,在城南今六所乡乡政府东约两里的新农村。至今已有630多年的历史。该寺原系当地吴、王两姓的家族佛堂。吴姓人多,但很穷,王姓人少,但很富,两姓人因此互相耻笑,引发冲突不断,后经卜卦先生指点,两姓人合资共建此寺,为表达两姓冲突永久解决,故将此寺取名解决寺,因结与决同音,后成名为解结寺。寺建成多年后,两姓人均无心维修,致使该寺破烂不堪,乾隆25年,觉远和尚(解结寺始祖)与吴、王两姓族人商定,重新翻建此寺,解结寺得以生存发展。后又有第四世杨祖师(今冕宁县宁山寺开山祖师)在此修成正果,解结寺名声更盛,至今寺内仍香火旺盛,古石碑重多,罗汉果、腊梅花漂香,是德昌旅游、休闲好去处。图为解结寺大门。
解结寺保存有清嘉庆七年(1802)和十二年(1807)镌刻的四方碑。所谓四方碑,为矩形,宽约30公分,高约1.70米,三面阴刻有碑文,是了解德昌和解结寺本身的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碑载:解结寺最先是吴、王二姓家佛堂。吴、王二姓都来自浙江绍兴府,吴姓会稽会县人,王姓诸暨县人。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奉派出师,落业六所兴隆屯。“二姓祖人修建家庙,曰解结寺”。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六所兴隆屯”是明代以后民间习惯称呼的地名。明以前是没有“六所”的,而只有“兴隆屯”,所以旧志中也有称“木鱼山解结寺”,“木鱼山”二字无疑与佛教存在相关。
元代戍边屯田,德昌至今还有中屯、果园屯的地名,解结寺所在地叫兴隆屯。“文革”中,改兴隆为新农,村名。明初,改路为府,洪武二十五年(1392)废府置德昌守御千户所(简称德昌所),属建昌卫。解结寺王、吴二姓即是置德昌所时落业兴隆屯的。明代实行军政合一的卫所制,卫下辖千户所,一千户所辖10个百户所,德昌村落地名就有10所。《德昌所志略》在“考德昌各所之名”时推测,“大约因其初开垦田土之时,系九姓人承首投册,故相传至今耳”。这应该是明代洪武年间的事。
民谣“先有招岗,后有德昌”,招岗也在六所场外里许,民间传说和史料都可以证明,六所这个地方确实先于德昌开发。从自然条件和地理区位分析,今德昌县城及附近村落都处于安宁河二级台地之上,与安宁河高差悬殊,不易建设水利设施。而六所地处茨达河下游,开挖沟渠,引水灌田的困难相对小得多,易于开发。从历史上看,德昌卢姓土司是洪武九年(1376)就从云南调任昌州长官了。土司衙门曾设置在六所,六所乡新河村留有世袭卢姓土司的坟园,最早一座为乾隆三十五年(1771)。《德昌所志略》记,德昌旧城在所厅坝,“明末圮”“城周三里”。以此推测,解结寺所在的兴隆屯当时属于人口稠密之范围。明末清初,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转移,解结寺所在的六所地区才开始退让于德昌。
明末,因“屡遭兵火蹂躏,生民逃亡大半,十室九空”,解结寺“纵有数户自治,不能何睱供佛”,直至清雍正八年(1732)“生原日繁,元气渐复”(引自《解结寺碑》)。而这一年,恰恰是觉达出生之年。觉达8岁即在家乡罗汉寺出家,年长具戒后诸方参学,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栖身于德昌六所乡的解结寺。当时的解结寺“历年已远,瓦落佛残”,觉达苦心经营,阐法授徒,坚持不懈。觉达的三个徒弟海德、海云、海瀛也都各自主持寺院,使德昌佛教重现生机。。特别是长徒海德(华光),结庐栖于大象坪,兴工创建宗林寺,在宗林寺传戒。当时曹洞宗的活动中心已转移到紫微山,解结寺仅具山野小庙的规模,由觉达留守经营。乾隆五十四年,当地信善周维嵩因母亲弟兄7人染疫而殁,乃求仗佛力,发心重修解结大殿。觉达经理修建,海云主持,其徒了然兼理助建,乾隆五十六年(1791)二月告竣,解结寺重现辉煌。
佛教寺院的兴衰既要受到社会变革之影响,又要受制于寺院主持者的管理能力。在200多年的历史进程里,解结寺几度兴衰,几经沉浮,很多时候靠信男善女损助,才得以维持生存。四方碑清嘉庆十二年的碑文记,嘉庆二年六月廿二日,信善王海、王智等塈合族人因族人王胜文乏嗣,其山田两石归宗祠。“奈因解结寺香灯淡泊,合族商议,情愿捨入寺内永作寺香灯之资”。“又嘉庆六年正月廿二日,复捨旱地”“永供香灯之资”。另一通碑又记,咸丰八年,“僧广岱与道绪争佑方丈启衅”,告到官府,长久另选主持无果,而王吴二姓中总有人以寺讼为由,卖寺欺僧,“种种异端肆行日甚,无所忌惮,以致香灯冷落”。解结寺屡兴屡败一直捱到近代。
解放时,解结寺的田地和房屋都大部分给当地农民,仅留少数给住寺僧尼,自食其力,自行佛事。1983年,德昌县内的解结寺、普应寺和普照寺首批开放,自筹资金恢复和扩建佛寺,塑立佛像,为信教群众提供了活动场所。佛寺贯彻“自传、自办、自养”方针,在統战部门的帮助下,有计划地收徒,对外形象大为改观。在宗教教义和管理制度约束下,爱国爱教,农禅并重,慈善喜舍,利人利已,提高了佛寺自养和管理水平。
解结寺
地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六所乡
电话:0834—5115064/5285964
邮编:615508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