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大峨寺—乐山市—四川寺院
峨眉山大峨寺紧挨圣水阁之后,遥不及百步。因寺前原有一巨石横卧,唐代著名道学家吕岩题“大峨”二字,为后来寺名之依据。唐大历年间(约公元772年)太常博士仲子陵曾结庐于此,勤于耕读,并写出了《幽兰赋》,该地因而名声大噪。
大峨寺始建于明初,万历年间称福寿庵,清初重建后名大峨庵。康熙中期峨边参将李桢捐资扩建,变庵为寺。乾隆之际又扩建,数重殿宇,气势恢弘。康熙帝曾赐有“洗钵泉初暖,焚香晚更清”联,为寺中之宝。清光绪年间圆明和尚又扩建殿宇数重,楼阁廊庑,崇宏无匹。寺周有许多文人墨客题刻,后面原有三石,其一石名“棋盘石”,传为医药家孙思邈与白水寺高僧茂真在此对弈,“中和”二字由明代诗人高光题,意出《礼记?中康》:“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此意高度慨括了儒家中庸思想的主要内涵。
民国29年(公元1940年)普智上人云游归来,率徒行愿,振兴寺院,时属大峨寺下院。寺院前有一塔,传为隋代智者大师衣钵塔。殿前有清澈泉水从石下流出,泉旁巨石上有“大峨”二字,相传为吕洞宾所书,“福寿”二字传为陈抟所书,“神水”二字是明代洪武年间佥都御使张景贤所书。另有“神水通楚”、“云外流春”、“灵陵太妙之天”等碑刻甚多。
临济宗第三十一世破山禅师(1597~1666)曾经在此传法。
寺后原有一株古松,虬枝龙鳞,高十余丈,每晚有天鹅飞来,夜宿古松枝上。古松今已不存。
距寺不远,有两名石,一名“歌凤台”,为春秋时楚狂陆通夫妇结庐隐居处。一名“升仙石”,为后汉高士瞿君武,在峨眉山中得道后,在此石飞升而去。
大峨山潮
在大峨寺旧址前去不远处,有一座“响水桥”(即百福桥),这里有一种奇怪的自然现象:有时候走在桥上便听到一种似海水澎湃的声音,从上方山谷中“荷荷……”而下,起伏如潮涌,由远而近,似夹卷狂风暴雨而至。人们疑是山洪瀑涨。其实天色并无变化,更没有下雨,桥下仍是涓涓细流,哪来山洪呢。约两三分钟后,声音由大渐小,逐步恢复平静,当地人称这种声音为“山潮”。
农民有谚语说:“大潮之后有晴天,小潮过后雨绵绵,久久不潮必干旱,三潮三息是丰年。”明代峨眉进士高光还作有《山潮赋》。朋友,倘你有幸,可能听到这奇特的“山潮”。
大峨寺
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峨眉山
电话:
邮编:614201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