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综合专题>> 佛教机构>> 内地寺院介绍>>正文内容

天全县慈朗寺—雅安市—四川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6日
来源:宝华寺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从天全县城中大街往北走,过小石桥拐进一条小胡同,左弯右拐走过一条拥挤的农家小巷,穿过一片稀疏的竹林,沿弯曲的田间小路缓步而上,行不多时便来到天全历史上久负盛名的寺院--慈朗寺。

  慈朗寺位于县城北面的大鹏山腰,距县城中心大约1.5公里。现有天王殿、大雄殿、观音殿和两间厢房。寺院依山势而建,沿小路而上,首先进入天王殿。殿内塑有大腹便便的弥勒佛、相貌威严的四大天王和执剑握戟的八大金刚。穿殿而过,拾阶而上,大雄宝殿四个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红柱黑瓦、勾心斗角的大雄殿显得巍峨雄伟。步入殿内,但见香烟缕缕,但闻梵音袅袅、木鱼声声。进门处,双手合什、身披金衣的释加牟尼盘腿坐于莲花之上,左右各有一位观音,塑像有三米高,显得雄壮大气而生动。如来背面是慈眉善眼的送子观音,四周散列着神态各异、相貌迥然的罗汉、菩萨。

  慈朗,藏语“福德”音译,慈朗寺意即“福德寺”,民间传说慈朗寺建成时,曾有一名游僧到慈朗寺帮铸钟,钟铸成便飘然而去。他走时吩咐寺中僧人,要他走后一天才能敲钟。哪知他走后不久,寺中僧人便敲响了铜钟。原来,游僧是一名得道高僧,具有相当的法力,他走多远钟声就能传多远,结果他才走到梅子坡,慈朗寺的钟声便只能响到梅子坡。从此,慈朗寺香火不绝,游人如织,“慈朗晓钟”远近闻名,遂成“天全县八景”之一。

  寺院里铺就平整的水泥砖,殿前花坛里,黄桷、金桂时时飘香,衬托着慈朗寺的清幽。花台前的石阑杆上,镌刻着书家们龙飞凤舞的作品。大雄宝殿后是观音殿和观音亭。观音殿内塑有千手观音像,殿上有佛家真言“嘛哞”。民间传说观音菩萨曾化身一只螃蟹,在此得道,故人们建亭、修殿以纪念。据长辈讲,以前的蟹井水清凉可口,甘甜宜人。如今,井已毁,亭为重建,寺中僧人搭有自来水,便有涓涓细流从观音手中的净瓶潺潺而出。

  我对天全县慈朗寺的了解,源于慈朗寺的“极乐堂”,它是近年经政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批准,信众捐建,在慈朗寺内新建,用于存放信众灵骨的殿堂,由寺庙自办、自养。

  然而寺庙主持的花边新闻和“极乐堂”营销管理人员的携款潜逃,为慈朗寺沧桑的历史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经历波折,“极乐堂”最终还是走上了建设的正轨。照空法师接任主持似乎预示慈朗寺的管理会逐步规范。在接任大典上第一次与照空接触,直觉他是一个精明干练、有文化、有市场经营头脑的法师。

  参与接任大典的法师都有千元的红包,然而这些法师全都又捐回给了寺庙,倒还真有佛性,只是不知到会的政府官员又会怎样。

  这次参观慈朗寺接任大典,让我产生了进一步了解慈朗寺历史的想法,于是查阅了雅安史记。

  天全地近康藏,为内地通往藏区、藏胞进入内地的必经之地,二郎山即为汉藏民族天然的分界山。自古以来,汉藏民族往来频繁。唐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藏民请开茶市,朝廷允行“茶马之政”,于天全碉门(即如今的禁门关)设茶马贸易互市,随着碉门茶马市的开启,出现了“蜀茶总入诸藩市,胡马常从万里来”的景象,小城天全更是热闹非凡。

  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修订的《四川通志》四十卷“与地寺观”《天全州》部分记载:“慈朗寺,在州北三里龙头山,旧名蛮寺,为百蛮进贡,由州起送憩息之所。明正统元年敕建。”但藏胞并不在汉人居住的城里过夜,每至夜晚,大鹏山腰的古寺道观便成为他们出入休憩之所。当时,汉人称藏胞为“蛮子”,其中暗含的民族歧视,于藏胞们憩息慈朗寺中便可见一斑。

  《明尹东夏记》载:“宋元之间,山上有古迹、道院。洪武初,招讨使高公国英辟草莱始倡故址。永乐中,使君高公敬让新创古佛小殿于其巅。”正统元年,沿茶马道东来的西僧锁南扎,在天全驻留时,爱山清绝,奏闻开寺,敕遣内臣修建,赐名‘慈朗禅寺’。使君高公凤首营佛居。天顺五年,使君高公崧绘塑梵像。成化七年,使君怀远将军高公文林公暇游山,慨上世虽常作兴功尚未备视,地峻隘,撤故新之……

  据说当时塑佛相的泥土,是康定、泸定两县的藏民、茶商从藏区翻山越岭、不辞辛劳背来,可谓心诚至善之极。高氏土司中,高国英、高敬让、高凤都曾先后修过慈朗寺,怀远将军高文林方才集其大成,“拓土筑台,台分七级,铺以砖石,茂集材木,鸠工竖前山门,天王、大殿诸殿落成有序,中置梵王法相,覆以重檐,环以朱栏,左右有寮,寮后有庑,庑栖龙神祖师,庑隅有法堂禅师庖库。圊缭以垣周,垣俱田亩,田外复墉,不为居人所侵也……”

  高土司建慈朗寺,就像皇帝建行宫,只为视察碉门时有一个好住所。当时,高土司驻扎始阳,距离碉门尚有几十里的山路,视察至此,总得有个落脚点,于是修理完善慈朗寺也就顺理成章。

  县内知名人氏江汉平先生撰有《慈朗禅寺》一文,文中写道:“慈朗寺原有钟楼、鼓楼,清晨钟声响彻四方,十里之内皆闻,乡人常以钟声测晴雨、知农事。遇到战事,则敲钟报警,防兵燹于未然。”天气晴朗,气压就低,敲起钟来,空气振动快,钟声因而清 脆,自然就传得远;天要下雨,空气中水蒸气增多,气压就高,空气振动慢,钟声沉闷,自然就不能传远。清晨,乡人便聆听慈朗寺的钟声,根据钟声的清脆还是沉闷,自然便知晴雨!


  民间传说慈朗寺建成时,曾有一名游僧到慈朗寺帮铸钟,钟铸成便飘然而去。他走时吩咐寺中僧人,要他走后一天才能敲钟。哪知他走后不久,寺中僧人便敲响了铜钟。原来,游僧是一名得道高僧,具有相当的法力,他走多远,钟声就能传多远,结果他才走到梅子坡,慈朗寺的钟声便只能响到梅子坡。从此以后,慈朗寺香火不绝,游人如织,“慈朗晓钟”远近闻名,遂成“县城八景”之一。
  清代湖南临湘进土方同煦(时任天全牧州)曾作《慈朗晓钟》一诗予以咏赞:

  古刹层岩上,登临意豁然。钟声敲八百,世界隐三千。

  鲸响安禅地,鸡鸣欲曙天。何人发猛省,同听一楼前。

  诗中流露出安然自得与平静闲适的情绪,在他看来,慈朗寺是一方催人猛省的清净之地,在这里修身养性,颇有几分“宁静致远”之意。想想也是,方同熙在天全时,山远地僻,交通不便,乐得个山高皇帝远,真个好所在。再加上天全民风淳朴,土司归流,百废待举,没有多少干扰,其心境当然平和得多。  

  自宋建寺以来,慈朗寺已走过近千年的岁月,有过千年的香火鼎盛。慈朗寺为高土司彰显自身丰功伟绩的场所,其兴旺时,依附与当地土司的强大支持。当土司被雍正皇帝武力挟迫“改土归流”之后,慈朗寺也就走上了衰落、破败之路,其曾经的辉煌也就一去不复返。

  清末民国时期,战火不断,民不聊生。人们迫于生计,早已无暇顾及慈朗寺。因年久失修,加之火灾、泥石流冲击,慈朗寺早已破烂不堪,但大雄宝殿、大佛殿尚完好,有人看守。1950年5月11日,天全县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还曾大雄宝殿中召开。

  按理说,这样一所历史名刹,应该得到有关部门的管理和保护,成为文人墨客们憩息的心灵驿站。但在中国近代史上,肆意破坏文物成了一种时髦,在席卷华夏大地的轰轰烈烈“破四旧”运动中,在文革“破除一切牛鬼蛇神”的亢奋下,千年宝刹慈朗寺也未能逃过这一劫。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慈朗寺所有建筑已全部撤除,观音井、蟹泉都已荡然无存,只留下几间寺庙地基诉说着人间的沧桑。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教群众渐渐增多。1993年,信教群众自发捐资重建慈朗寺,大雄宝殿建成,两间厢房竣工。当年,经省、市宗教主管部门验审,批准恢复慈朗寺为合法寺庙。1997年,慈朗寺即被县政府批准重新开放,成为全县信教群众合法信教的场所,9月,观音殿建成,寺内众多的佛相亦开始穿衣。至此,曾一度荒废的古刹宝寺初步恢复,钟声再起,信佛群众又得真如净地,香火渐盛。

  世纪末年,天全和源乡境内某地山体在一夜暴雨后发生大规模泥石流。令抢险人们惊讶万分的是,泥石流后的山体上竟然垮出一口完好的铜钟!据知情人讲,铜钟在山体中埋藏起码有两百年以上。几经周折,历史上一度消失多年的“慈朗鼓钟”又开始远近闻声。

  近年来,慈朗寺除按照惯例开展大型佛事活动外,还不定时开展文化活动,强化寺庙自身宣传,先后撰写成《慈朗寺简介》、《慈朗寺诗文集萃》,摄制了《慈朗专题短片》。又与成都红茂公司签订协议,邀请德益娱乐公司进行文艺演出。

  二郎山红叶节期间,慈朗寺迎来了它重建以来最激动人心的盛事--陈建功、毕淑敏、李瑛等全国著名作家、诗人到慈朗寺采风、游览,在雷抒雁题写的“与佛结缘”四个大字旁,20多名著名作家、诗人纷纷落下大名,作为到此游览的纪念,也为慈朗寺留下了一份难得的墨宝。

  站在慈朗寺,俯瞰天全县城,看云卷云舒,想去留无定,真是“碉门星月烂,慈朗古钟悠”。

  慈朗寺
  地址:四川省雅安市全天县
  电话:
  邮编:625000

标签:四川寺院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荥经县大湖寺—雅安市—四川寺院
下一篇:没有了!
香港,澳门,台湾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