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沩山古洞天寺—株洲—湖南寺院
醴陵沩山古洞天寺
沩山古洞天在醴陵市城东,这里是东堡乡沩山村,就在沩山水库的边上。
沩山古洞天是座寺庙,依山而建,边上散落着几户人家。
沩山古洞天寺有些年头了,据说始建于东汉公元5年。唐代道教名人司马承桢《天宫地府图》,列全国道教36小洞天72福地中,湖南有洞天6处,福地12处。醴陵沩山是第十三小洞天“小沩山好生玄上洞天”,相传为仙人花邱林和傅天师修炼之仙居。唐贞观12年,太宗李世民为完成父皇高祖遗命,重修古洞天寺,下旨命乐一祖师建造,尉迟供监修。沩山古洞天的来历不仅久远,而且不同凡响吧!
沩山古洞天是沩仰宗的祖庭。沩仰宗是禅宗七大门派之一。想当年六祖慧能之后,“一花开五叶”,禅宗传南岳、青原两系,南岳一系发展为临济、沩仰二宗,青原一系则发展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沩山古洞天是我国佛教受戒道场之一。有一件事说出来吓你一跳:曾经东渡日本传教的鉴真和尚就是在这里受戒的,而且这里还是唐代大缘禅师的卓锡地。这又证明了沩山古洞天的来历不凡吧!
因为沩山古洞天来历不凡,所以这里兴盛时有庙产3000余亩,建有殿堂和僧房108间,建筑面积达1700平方米。
古洞天寺简介
“别有洞天,浑无古今”,历史悠久,闻名中外的佛教圣地——古洞天寺,座落于湖南省醴陵市东堡乡沩山境内。
根据醴陵县志记载,醴陵沩山古洞天寺于唐朝初年高僧大缘法师所建,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
唐大宗李世民于贞观十二年为完成父皇高祖遗命,扩建古洞天寺,下旨命乐一祖师指挥建造,将领尉迟恭监修。
寺院建成后,雄伟壮观,金壁辉煌,寺内佛像高大庄严,李世民皇帝亲临此寺,并赐刻有“开元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及“尉迟公监修”的木匾两块。古洞天寺是中国较大的传戒寺院,每三年传一次大戒,东渡日本弘法的高僧鉴真和尚于公元717年在古洞天寺受戒;兴盛时,曾有2000多位僧人在此修行。
唐朝罗汝芳有诗,附寺中八景:
即:洞天春晓,荷池秋云,折经流水,灵龟古石,
龙脊高冈,钵盂山形,卓锡飞泉,袈裟石迹。
古诗又云:世外谁开古洞天,大缘祖师更千年;
四山青翠俨成扩,曲水潺缓奏管弦。
唐朝道士司马承桢检索全国名胜地理,挑选神奇青幽,山灵水秀,兼条阴阳,上达天庭,适宜神仙居住的地方命名为“洞天福地”,编成《天宫地府图》一书。书中列出36洞天,72福地,这里被称为第13洞天:小沩山好生玄上洞天,相传是道家仙人花邱林和傅天师修炼得道的所在地。根据同时代杜光庭在《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中记载:付天师修炼居石室,设仙坛,这里以前也许有岩石洞府。直到唐初大缘法师云游到此才建佛教寺院。这是沩山建寺院的最早文字记载。寺院名称也有记载:宋殿元易祓书匾“小沩山寺”。
因此,日本来拜祖,泰国、韩国、美国、缅甸与中国各地人士来古洞天拜佛朝山。
古洞天天寺上从葡萄坳新化庵起,下至接龙桥,总面积3000多亩,寺院位于四山环抱之间,背靠卧龙山,左有小溪,青龙桥;右有小溪,白虎桥;前有小河及钵孟山。
古洞天寺原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有三门、钟鼓楼、弥勒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祖师堂、藏经楼、方丈楼、挂单房、居士楼等108间,令观者心旷神怡,不愧称为“洞天佛地”。
遗憾的是,这座历史悠久,弛名中外的名胜古刹,于1976年受大跃进和文革的影响被毁,直至1991年才恢复三门、弥勒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僧房、厨房、斋堂等简陋建筑,占地700多平方米,离恢复原貌甚远。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