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文庙—长沙—湖南寺院
浏阳文庙 座落在圭斋路北侧,始建于宋。当时浏阳文庙背街面水建于县城东面,兴毁多次。明宏治末年(公元1505年)迁建于县城西,后经过10次修葺,至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知县羊拱辰发起募捐,得铜钱2.4万缗,将文庙迁建于今址,历经25年,遭到蚁蛀嗫。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县令沈履正纳邑人邱谷士捐款续修文庙之议,捐得白银41400余两。历时两年,迁走崇圣祠,扩建大成殿,整修所有建筑,在后山修建了奎文阁(谭嗣同办的“新算馆”就在此)。这座富丽雄伟的古建筑,历经140余年,庙渐衰朽。1986年,国家文物局拔专款大修,现已修缮一新,1988年10月10日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九一年在此建立了浏阳县博物馆。
浏阳文庙整体呈长方形,四周红墙围绕,占地面积达6000平方米。中轴线上,前面是宫墙,进拱门原先有泮池石桥(已毁),过桥是花岗石垒架而成的巨大石坊,曰棂星门(现在已拆除辟为一个圆花坛)。经七级石阶进入大成门,过长甬道,上阶梯,经露台到达大成殿,殿后为御碑亭。大成殿高18.3米,木石结构,石柱32根,分三层排立,托住所有梁架,其中殿内的四根,长达17米,试想当年能工巧匠,当是煞费了心机,才能把这些重以吨计的石柱立起来。大殿正面,是一排雕花镂空的中堂门作屏墙,门上雕龙画凤,描金涂漆。殿屋为重檐歇山顶,黄色琉璃瓦覆盖,殿角翘凤凰尾,下挂小铜铃,风吹则叮当作响,古雅清幽。屋脊是青花瓷砖堆砌而成,颇具特色。屋顶正中处,竖一宝鼎,足有两人多高,阳光照耀,闪闪发亮。大殿三面,全是石栏杆围廊,石上雕有鸟、兽、虫、鱼,栩栩如生。殿前左右有木格门亭,下阶通东西长廊直达前门。大成殿前露台,用条石铺地,这里是祭祀奏乐之所。露台前方左右角,有两个别致的亭子是演舞亭。露台下,通道两旁为庭院,青松翠柏,映衬得郁郁苍苍。庭院左右侧即为两庑,旧为安放孔门十二贤牌位之室。两庑下首,左右角分置钟鼓两亭,左 鼓、右镛钟。出甬道经大成门,前坪宫墙左右翼,立东、西两辕门,树匾东曰:“德牟天地”,西曰:“道冠古今”,这是平常出入的门楼。宫墙中的圆拱门,据说是“状元及第”方可开。建国后,浏阳一中驻此办学,人才辈出,宫门早已洞开。
浏阳文庙,历史上每逢春、秋两季和孔子诞辰必举行隆重祭典,奏古乐。在浏阳古乐创始人邱之禾的推动下,浏阳古城一度“有声天下”,乃至传入日本、东南亚等异国之地。20世纪50年代,曾为保加利亚来访者表演过古乐。浏阳县曾多次整理发掘古乐器100余件,随后送省博物馆束之高阁。
1983年10月1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文件,将浏阳文庙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