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综合专题>> 佛教机构>> 内地寺院介绍>>正文内容

石门县夹山寺—常德—湖南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7日
来源:宝华寺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夹山灵泉禅院俗称夹山寺,位于夹山南麓腹地,座北向南,深林环抱,红墙围成占地50余亩的封闭式院落,主要殿堂子午轴向排列,是公开佛教场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已有1130年历史,是禅宗派佛教,曾经唐、宋、元三朝御修,出了善会,圆悟,奉天玉等不少名僧。又有禅宗第一书《碧岩录》传世,是声名远播的楚南名刹、佛教重点寺院,载入《中国名胜辞典》。院内现有如下景点景观:
  (1)山门殿:位于寺院南墙正中,仿古重檐红墙金瓦,由中厅与东西厢房组成。中门上墙镶嵌着赵朴初居士题名“夹山灵泉禅院”,两边是李铁映手书“寺古追唐宋,林深隐帝君”木刻对联。北面正中悬挂赵朴初题字“夹山寺”匾牌。殿前铺就青石台阶、护栏,前台一对石狮,两边山墙外为绿化带,对称植银杏两株,山茶、杜鹃、万年青上点缀草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碑立于台基西侧,庄严壮观。
  (2)南清池:九曲桥、南清亭、济公井  进寺即至约5亩水面的南清池又称放生池,居中通过的九曲桥将池辟为东西两半,桥南曲北直,中建六角重檐的南清亭,行人至此可坐靠小憩,乘凉或扶栏观鱼。桥西北池中置假山,塑济公,盘龙隐一水井,小景佳致有趣。池周块石砌就,岸植花木。
  (3)钟楼、鼓楼:桥头上岸两边对称建外形一致的八角重檐小楼钟楼、鼓楼,进门旋梯而上二层,即可敲钟、击鼓,但寺院有严格规定,不可随意敲击。双楼周围花木草坪配衬。
  (4)天王殿:拾级而上至一全木构架仿古建筑,正门上悬“天王殿”匾牌,居中供奉弥勒佛金色塑像,东西两厢是风、雨、雷、电四大天王彩塑神像,殿内东北角辟有经书,佛教用品销售专柜,殿前有一小广场置方形铸铁香炉,一排古柳绿树成荫。
  (5)大雄宝殿、中心广场:天王殿后50米是大型重檐仿古建筑大雄宝雄,赵朴初题名的巨幅铜字匾牌悬挂两重檐之间,汉白玉石质释迦牟尼佛雕像,童男童女相伴左右殿中供奉神台之上,前置铜质香缸、长明灯神龛,功德箱,左右一对万佛灯塔,旁置法器。两厢为泥塑彩绘十八罗汉栩栩如生,彩顶装饰,花岗岩嵌地,佛光四射,金壁辉煌,是主要佛事活动场所,殿前广场对称植雪松,桂花等,台阶宽阔,花岗岩护栏,列展龙缸盆栽铁树,龙柏等花木,两侧立巨碑书“茶禅一味”及捐资功德榜。广场中央置宝塔型铸铁特大香炉一座。气势宏伟。
  (6)大悲殿:为夹山寺唯一仅存的清代砖木结构古建筑,赵朴初题名垂檐之上,周围线砖斗墙,四角封火墙立,圆角方块石铺地,殿中正面供奉观间菩萨塑像,背面供奉药王菩萨泥塑像。该殿是文物古迹的重要载体:前墙东西两边分别镶嵌“康熙碑”和“道光碑”,后墙上保留着红二方面军书写的“消灭常备队”、“打倒土豪劣绅”两条标语,东厢房墙边置“夹山纪事”碑,殿后有一株珍稀古木“痒痒树”。
  (7)法堂:在大悲殿后10米处,为仿古重檐建筑,堂中供奉地藏王菩萨。从东西两侧登上丈余高台阶进殿,殿前堪下空地植雪松、桂花、玉兰等树,绿荫连片。
  (8)金殿:结构规模与法堂相似,分上下二层,上层为藏经阁楼,下层供夹山祖师及历代名僧塑画像,是主持和尚亲自掌管的殿堂,处各殿堂最后最高位置,须手扶铁链拦登二丈陡梯台阶方能入殿。背靠夹山东峰轿顶山、古树盖顶。
  (9)闯王秘宫:位于法堂、金殿东侧地下并连通这两殿,由议事堂、寝宫和地下通道组成,相传是李自成化名奉天玉禅隐夹山寺的秘密行宫,修复时发现的断喉尸骨陈列在通道之中。
  (10)僧房、斋堂、居士楼:位于天王殿至大悲殿东侧,三栋连接前置走廊并联大雄宝殿前廊,均为二层仿古建筑,是僧人、居士生活居住场所,可接纳100人 用斋、住宿。
  (11)灵泉宝塔:位于金殿后山密林中,高47米,底层四方形占地约0.6亩,其上是七层重檐塔式建筑,内置楼梯通达顶层。是供奉僧居故人灵位,保管陈列骨灰的专门场所,并承办亡灵超度等法事活动。
  (12)古树群落景观:寺院区内保存古树比较集中,列入重点保护古树名录的有八株,为香樟、枫香、柏树、枫杨树等树种。参天蔽日的连片森林衬托出古寺画般的景色。古人赞美夹山寺景有诗为证,唐朝传明,受佛戒云:“金乌渐渐坠西偏,玉兔东升挂碧天;猿抱子归青嶂岭,鸟衔花落碧岩泉。”明代张观鸾凤夹山诗:“两山夹峙乱去堆,重锁禅林合复开。矗矗岩石从地起,翩翩鸾凤自天来。气薰芬馥花径眼,影射扶疏竹映怀。此地清幽宜养静,何须入海访蓬莱。”

 


 

  位于石门县夹山国家森林公园,西北距石门县城13公里,寺周围山水环绕,景色秀丽。唐代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善会大和尚获赐领众僧开山建寺。千百年来,历尽兴衰,宋神宗,元世祖时曾修葺,故享有“三朝御修”的盛誉,又因该寺原有殿宇很多,由山门到大殿相距甚远,故有“骑马关山门”之说。至明代,由于兵火连年,殿宇大多毁落,佛事衰退,仅有僧众60余名。到清顺治初年,有奉天玉大和尚驻锡于此,率众僧建寺,使禅关重启,规模远超唐、宋、元时期,扩建有大雄宝殿,大悲殿,经殿、天王殿、韦驼庄、山门、涌花亭、洗墨池、玉玺井、放生池、塔林、紫石碑坊以及钟、鼓楼等,誉称为“楚南名刹”。
  夹山寺在清初为鼎盛时期,至民国时期,殿厢年久失修加之人为的毁拆,日益衰落。新中国建立前只存三殿一厢,1949年后,又经土地改革,“大跃进”、“文革”期间的拆改,大部分建筑无存,仅存唐建大雄宝殿。该殿于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维修,砖木结构,重檐歇山顶,九脊琉璃,黄瓦屋面,下檐外部不用柱,而用砖墙,翼角起翘,角山墙成45度辐射,自金砖砌至檐柱,高出下檐成弓山墙,为本省其他寺宇中所少见。宝殿殿面阔7间,合27米,进深5间共17米,通高13米,面积459平方米。青石台基,宝柱石栏杆,柱墩多为乳钉鼓形状,内金柱置覆盆柱础(为唐、宋遗物),棱花格扇装修,后檐墙立园门一道,殿前东侧封墙有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重修夹山灵泉功德》碑一方,西侧与之相对立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重修夹山灵泉寺》碑一方,均为楷书阴刻,刚劲有力,两碑上方墙上存有《娱乐图》和《唐僧取经》墨彩壁画2幅。殿内原有佛像20尊和一口宋钟均已毁。两碑上记载该寺兴废和李自成与该寺渊源,原“大雄宝殿”横额,相传即“奉天玉”和尚亲笔所书。清乾隆时,澧州知州何璘,亲巡此地考察,撰有《书李自成传后》一文,论述“奉天玉”和尚即李自成,并对其隐居夹山寺记述其详。
  民国初年,章太炎受孙中山派遣作为“湘西劳军使”经石门皂市,访得了李自成《梅花百韵》诗五首。1980年石门县文物工作者在夹山寺附近获得了许多珍贵实物资料,如奉天玉和尚墓、明瓷骨灰坛、《梅花百韵》木刻残板等,都证明奉天玉和尚即为先称“奉天倡义大元帅”,后称“新顺王”的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与夹山寺相邻近的天门山,以及张家界、慈利、临澧等县城,也陆续发现一些与奉天玉和尚有关的资料。据传李自成隐居夹山时,法名即奉天玉,在寺院最后一进院所专辟殿堂作为其住所,当地居民称为“金殿”。近年在其旧址重建殿堂名“藏经殿”,乡民仍称“金殿”,另有旧时“金殿”对联可证:“马上得来,帝座魂销金殿黯;鹿犹失去,禅居梦醒夹山青。”
  今夹山寺闻名于世的另一因缘是碧岩禅学缘起于该寺。北宋徽宗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8年),圆悟克勤大师住持灵泉禅院(夹山寺)时,在碧岩方丈室编著了10卷本的《佛果圆悟禅师碧岩录》,亦称《碧岩泉》,并在夹山寺室讲唱说此“颂古百则”。该书在录出“百则”的每一则之前,先加“垂示”以作解题提示,列出“本则”后逐句评论,介绍公案提出者的简历,并就其警句加以评唱,自作颂语,最后又评唱之。圆悟大师的思想精义和这种独特的传法方式,形成了该寺特有的碧岩禅风,并逐渐流传于国内外。《碧岩录》因此成为中国禅学临济宗的主要典籍,尤其对日本佛教禅宗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宗门第一书”。
  1998年8月28日,日本佛教文化考察团一行20余人,在文学博士石井修道团长的带领下,专程来夹山寺寻根问祖,参观碧岩禅的源头——碧岩灵泉和祖师塔。因之有联曰:“僧入碧岩参佛果,客来禅院品灵泉。”
  夹山还是誉满东亚的茶禅祖庭。夹山开山祖师善会讲禅说法品茶悟出了“茶禅一味”。宋代高僧圆悟克勤以禅宗的观念和思辩来品味茶的无穷奥妙,挥毫写下了“茶禅一味”,其真迹被弟子带到日本,现珍藏在日本奈良大德寺,作为镇寺之宝。夹山八坪牛抵茶自宋至清一直被列为贡品,碧岩泉已有上千年历史,现在依旧诵珠如玉,泉水清澈,甘甜清冽,是煮茶的优质泉水,也是极有价值的矿泉水泉。据中国茶禅学会专家考证,夹山是“茶禅”、“茶道”的正宗源头。
  1992年石门县人民政府投入资金,按清朝澧洲知府何璘亲临夹山勘访所记述的原貌,对夹山寺、闯王陵园进行修复重建。夹山寺内现有建筑主要有山门、九曲桥、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法堂、藏经楼、灵泉塔、斋堂。整个闯王陵园建筑占地30余亩,由陵卫、永昌池、大顺桥、紫石牌坊、神道、陵寝、明楼、神厨、碑廊、纪念馆、野拂塔等建筑组成,目前夹山寺已成为集闯王陵园、佛教圣地、茶道源头、森林风光于一体的旅游佳境。

 


 

  山门:夹山寺山门是一座有三个门洞的牌楼式建筑,山门门额题词“夹山灵泉禅院”是由原中国佛教学会会长、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补初老先生所写。1996年6月10日,中央领导李铁映同志在夹山参观考察时留下手迹“寺古追唐宋,林深隐帝君”,再一次肯定了夹山寺的悠久历史以及禅隐一代英雄豪杰李自成的客观事实。
  山门又称“三门殿”或“三门”,两边各有一个小门,它们分别是空门、无相门和无作门,象征着佛教的“三门解脱”,因寺院多居山林,故名。我们平常看到的空门都是紧闭着的,那它在什么时候才会打开呢?空门只有在皇帝驾临、高僧法师讲道、出家举行剃度仪式时才会打开,无相门与无作门分别有灭众欲、灭造作得解脱的意思。
  放生池:
  传说古人非常信鬼神并流传着一句:“人走弯道,鬼走直道”的俗语。我们踏上的这座桥刚好有九道弯曲,故名九曲桥,它可避邪消灾,走过这座桥后,您就大吉大利、一生顺利啦。
  桥下有放生池,佛教以“大悲为首”,“五戒”中的头一条就是不杀生,并同时提倡“放生”,佛教要求佛门弟子要以慈悲心常行放生,每年佛诞日农历四月初八那天,许多佛教徒、善男信女来此放生,以积功德,可得到增寿延年的果报。宋代天台宗著名学者知礼还提倡在佛诞日举行放生会,并撰写《放生文》以定仪规,此后放生习俗彻底教化,并经久不衰。
  天王殿:
  天王殿是山门内的第一重殿,殿内供奉有六尊像,面对山门,位于殿正中的主尊是袒露着大肚皮、笑口常开的弥勒像,“弥勒”是梵名音译的简称,意为慈悲,弥勒佛常怀慈悲之心,名叫“阿逸多”,出生于古印度波罗奈国的一个婆罗门家族,与释迦佛是同时代人,随释迦佛出家后,修习法佛成为佛弟子,经常手持锡杖,杖上挂一布袋在江浙一带游化,言语行为不拘小节,预测吉凶非常灵验,人们又称他为“布袋和尚”,他憨态可掬,佛像两边有常见的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上可笑之人。”笑口常开的弥勒佛使人一进殿门就有一种皆大欢喜的感觉,因而深得人们的喜爱。佛教传说人有三生,即“前生、今生、来生”;佛有三世,即“过去、现在、未来”,弥勒现在还在兜率天内院修行,他要修行4000年,在那的一天是人间的4000年,所以他要在57亿6千万年以后才能到华林园龙华树下得道成佛,故弥勒佛又被称作“三世佛”中的“未来佛”。
  弥勒佛左右两侧是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叫“多罗吒”,职责是守护东方,脸白穿白色铠,手中法器是碧玉琵琶,“持国”意为慈悲和扶持国土,琵琶表示用音乐感化众生,也表示“调”;南方增长天王,叫“毗琉璃”,守护南方,面穿青色铠甲,手握青光宝剑,“增长”意为念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也表示“风”;西方为广目天王,叫“毗留博叉”,守护西方,穿红色甲胄,手缠一条青龙,“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也代表“顺”;北方多闻天王,叫“毗沙门”,守护北方,穿绿色甲胄,右手执宝幡“混元伞”,左手握银鼠,“多闻”比喻福、德之名闻于四方,也代表“雨”。四大天王各护一方,故又称“护世四天王”,四大天王各有九十子,辅佐四天王守护空间十方,即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及上、下,四天王手下各有八位大将,帮助管理所属各处山河、森林及地方上的山神。
  四大天王代表着风调雨顺,又暗示着“五谷丰登”、“天下太平”,威武凶猛的四大佛教护法天神被中国老百姓赋予了十分美好的理想寄托。
  弥勒像后面是韦驮菩萨,他又叫韦琨、韦驮天,是一位与四大天王一起担当佛地“卫戍工作”的神将,据说,韦驮是南方增长天王手下的八个将领之一,并居四大天王部下的三十二个大将之首。韦驮为何被供奉在弥勒背后,面对大雄宝殿呢?这与他擒贼护佛立功有关,韦驮是佛国中的“神行太保”,以善走如飞著称,佛教传说,在如来涅磐时,有个“捷疾鬼”偷走了佛的两颗牙齿,韦驮急起直追,最后抓获窃贼,夺回了佛牙。后来韦驮担起保护释迦坟墓,打退掘坟盗骨之敌的重任,韦驮像供于大雄宝殿对面,手执金刚忤横眉瞠目,警惕注视着大雄宝殿,是守护释迦牟尼坟墓之意。
  韦驮像有三种姿势,一是双手合十,金刚忤搁在手上,挺直站立,这表示该寺是十方丛林,具备接待云游僧人和居士的能力;二是右手握忤触地左手叉腰或双手扶忤触地,表示不具备接待能力,云游僧人和居士尽快离去;三是左手握忤指天,表示具备少量云游僧人短期接待能力。
  在佛教寺院,拜佛之前是要上香的,上香有一定的方法。香点燃后(三支为一柱,一般是一柱),用两手的中指和食指夹着香杆,大姆指顶着香的尾部,安置胸前,香头平对佛菩萨圣像,再举香齐眉,然后放到胸前竖直,开始插香,用左手把第一枝香插中央,然后再插左右两根。
  茶禅一味:“茶禅一味”是佛果圆悟克勤大师提出来的,茶由禅兴,在宋朝进入鼎盛时期,茶事可融于佛事,茶风与禅风合一,茶道的跟本就是在于清心,这也是禅道的中心。
  圆悟克勤大师在夹山住持时,手书“茶禅一味”四字真诀赠给弟子虎丘绍隆,虎丘绍隆后创建了“虎丘派禅法”而弘扬四方,四字真迹由一个日本留学僧携往日本,在临抵海岸时,突然风争浪高,船体破碎,但所幸这四字真诀是已经装裱的,没有被海浪吞没,被人拾起后辗转到日本一休宗纯手中,一休宗纯因悟到“茶禅一味”的真谛而成为了日本一代禅宗高僧,现在这四字真迹还在日本奈良大德寺,是该寺代代相传的镇寺之宝。1992年3月,日本国里千家派茶道专家多田郁使率30多人来夹山寻根,写下“鸟唧花落碧岩泉,猿抱子隐翠嶂后”的佳句。
  茶具有提神思益、驱困解乏、生津止渴等效用,在夹山特产的八坪牛抵茶在宋至清列为朝庭贡品,每年到了茶叶丰收之前两三个月,朝庭就会派高官亲自监查,丰收后一并送入朝庭。夹山一带处于中亚热带,气候温润,常年气温在17℃左右,适应茶树生长,再加土壤的弱酸性较好、透气,特产的八坪牛抵茶芽头肥壮,外形条索紧结、略扁,像牛角一样,色泽翠绿,泡到杯中,茶叶叶柄朝下,芽尖向上且不落入杯底,不浮水面,叶尖与叶尖相碰,宛如牛角相对,八坪牛抵茶滋味醇厚,汤色碧绿,如果用我们夹山碧岩泉水加泡,茶水黄绿,便另有一翻品味。
  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寺院的正殿,以释迦牟尼佛德号“大雄”而取名。大殿正中即为西天佛祖释迦牟尼佛像,他的造像为结迦跌坐,左手横置在左足上,名“定印”表示禅定的意思,右手下垂“触地印”,表示释迦在成道之前的过去生中为了众生牺牲了自己的一切,这些唯有大地能够证明。据史料记载,释迦牟尼是公元六世纪后期印度毗罗卫国(现在的尼泊尔境内)释迦部落净饭王的儿子,原名悉达多.乔答摩,玄奘大师反他的名字解释为十分吉祥和有功德。社会的动荡和由人的生理原因而引起的生老病死等种种痛苦和烦恼引起了他的感触和深思,最终萌发了出家的念头,通过苦练修行,他战胜了来自各方面烦恼魔障的侵扰,终于彻悟了人生无尽苦恼的根源和解脱轮回的方法,获得了无上大觉。他常被称为佛、佛陀,所以他有一个更为流行的称呼:如来佛,即指如实之道而来,开示真理者,《成实论》中记载:“如来者,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曰如来。”
  佛祖两边有二个比丘,年老的叫“迦叶尊者”,年中的名叫“阿难尊者”。迦叶号称“头陀第一”,“尊者”是对大智大德和尚的敬称,迦叶尊者是佛教第一次结集的号召者,在佛门有值得夸耀的大功劳,据说释迦牟尼涅磐后,由迦叶尊者继续统领徒众,后世称为“初祖”。阿难是迦叶的师弟,受持一切佛法,追随释迦牟尼二十五年,在师兄弟中他的最大本事是“多闻第一”,能独自一人诵出所有经藏,迦叶涅磐后,阿难继领徒众,被后世称为“二祖”。
  佛祖的另外胁侍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文殊是佛祖的左胁侍,全称“文殊师利”,表“大智”专司“智慧”,他骑着一头青狮,表示智慧猛,文殊居众菩萨之首,但观世音信仰流行以后取而代之,成为第一菩萨。普贤是右胁侍,表“大行”专司“理德”,《第二菩萨经迹》说:“普贤菩萨,证穷法界,文成正觉,为辅助释迦牟尼,脱度众生,隐本垂迹,现菩萨相其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今且曰‘普贤’二字,以示其概。”普贤从骑六牙白象,佛教的六牙白象原为菩萨所化,以表威灵。
  十八罗汉供奉在大雄宝殿两侧,是佛祖的弟子,罗汉是修行的最高境界,可熄灭一切烦恼,圆满一切功德,又称“四果罗汉”,十八罗汉产生了广远的社会影响,他们分别是:乘鹿罗汉、喜庆罗汉、举钵罗汉、托塔罗汉、静坐罗汉、过江罗汉、骑象罗汉、笑狮罗汉、开心罗汉、探手罗汉、沉思罗汉、挖耳罗汉、布袋罗汉、芭蕉罗汉、长眉罗汉、看门罗汉、伏虎罗汉、降龙罗汉。
  十八罗汉上部有二十四诛天画像,在佛教中,“天”主要是指有情众生因各自所行之业感得的殊胜果报,佛教把世俗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欲界有六天,主要包括四大天王、忉利天和兜率天等,色界有十八天,主要有大梵天、遍净天、天想天,大自在天等。
  大悲殿:
  重建于康熙四十四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大悲殿纯木结构,重檐共有32根,大木柱支撑,屋角起翘缓和,檐下只用了券棚装饰,正脊上有宝葫芦,两端用螯鱼收尾,是清朝常见的建筑形式,它几经沧桑,据说曾多次有人试着把它拆掉,但爬上屋顶欲掀起瓦片的人都会头晕,摇摇晃晃的无法坚持下去,因为这样,大悲殿才免强保留下来。
  殿内正中供奉的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我们又叫它观音殿。给人以欢乐称为“慈”,拔除痛苦称为“悲”,合称为“慈悲”,因佛可为救度众生脱离生死苦海,故名“大悲”,观音能随缘应化,他可以以各种化身出现,关于观音的形象很多,有圣观音像、千手观音像、自在观音像等,我们这的观音像是圣观音像,他又是正观音,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观世音菩萨,据佛教说,观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胁侍菩萨,因他以慈悲为怀,常到我们这个世界来救苦渡众生,很快受到民间的广泛信仰,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是传说中观音菩萨诞辰、成道、出家的三个纪念日,这儿都会人山人海。
  在大悲殿内还供奉着另一个能为众生铲除一切病苦的功德无量的药师佛,据说他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能够医治百病,解除各种顽疾苦痛,消灾延寿,在我国历史上社会各阶层对药师佛的信仰一直很盛。
  在大悲殿正面左墙壁中还镶有一块《重修夹山灵泉禅院功德碑》,长170cm,宽86cm,碑额有“万亿斯年”四个字,上面有一个“曰”字,意为双凤朝阳、永生不朽。因它立于康熙四十四年,又称它为康熙碑,碑文正是奉天玉和尚死后三十年即1705年的追记,其碑文中有两个地方非常奇怪,“××老人从西蜀南游”中××两字被凿掉了,“×老人知为汉器”×字也凿掉了,到底什么字呢?用显微镜经仔细辩认,可以看出就是“奉天”二字,看来这一定是和尚们为保存此碑及寺庙不被破坏而有意凿去的。

  夹山寺
  地址:石门县杨坪乡夹山顶
  电话:0736—5222034/5221736
  邮编:415300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标签:湖南寺院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香港,澳门,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