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栖霞寺—益阳—湖南寺院
益阳栖霞寺(宝泉寺)
公元1402年,江苏南京,皇宫外,四叔燕王的兵队越来越近,刀刃相击的寒光晃花了双眼,空气中满是浓浓的血腥味;皇宫内,年仅20岁的建文帝朱允炆手持火炬,仰天大笑。一时间,冲天的火光中,震天的哭喊,慌乱的脚步,破碎的杯盏,杂糅交织,此起彼伏。恍惚中,他急命属下拿来祖父的密匣,打开一看,顿悟。
一年后,湖南益阳,会龙山宝泉寺,时任住持随缘大师见寺内一法号为了凡的和尚谈吐不凡,以其决非常人,便执意让贤。了凡和尚一听,断然拒绝,并执意离寺云游四海。
数年后,人们以宝泉寺曾有帝王栖息,将其更名为栖霞寺。
2011年8月22日,难得“秋老虎”隐身一日,我们向会龙山进发,寻找帝王的脚印,细细品味那慢慢搁浅的旧时光。
轮回里,1600岁的古刹有胜景也有悲怆
当日下午,益阳栖霞寺僧人生活区,76岁的老主持明观大师带着眼镜,逆着光,向我们讲述了栖霞寺千百年来的胜景与悲怆。
1600多年前,即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公元373年至396年),印度僧人不如密多尊者来华,相中会龙山群龙聚首之形,于山巅建一寺庙,名宝泉寺,号称“中国南方第一寺”。
1100多年前,唐末颇有建树的宰相裴休,晚年遭贬任湖南观察使时,为扩建白鹿寺,就下榻在宝泉寺。
609年前,明建文帝朱允炆遭遇“靖难之役”后,落发为僧,逃匿至益阳时,驻锡于宝泉寺,并拜随缘老和尚为师。后人认为,皇帝就像太阳一样威照大地,即便是下了台的皇帝,霞光依旧在,因此将其更名为栖霞寺。
460年前,明代益阳知县刘激与当时的龙洲书院院长蒋道临,率龙洲书院的学子们一道编辑考证了“资江十景诗”,“会龙栖霞”为其中一景,载入史册。
130年前,太平天国败亡,英王陈玉成之子陈三元随母出逃,在栖霞寺出家,法号遇缘。民国二十四年(1936年)圆寂,葬于栖霞寺西侧,墓碑上刻“生于江南上元县桂花巷金沙井陈氏子”,并附墓联:“勘透浮生归佛国,最难烈士结芳邻”。
但是,这座受佛光“普照”的寺院,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也在劫难逃。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入侵益阳,染指会龙山,千年古刹惨遭破坏。1947年土改后,栖霞寺被部分拆除、占用,僧人被遣返原籍,千年香火自此熄灭。
这样的文字,总让读者也跟着心酸。好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政策得以落实。1983年,在僧众和各界人士的努力下,栖霞寺佛殿开始修复。1986年,佛源大和尚与市政府协商,重建佛殿,供奉珍贵玉佛,又得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寺名,1990年10月7日,栖霞寺佛像开光。
然重建后佛殿遭白蚁侵蚀,又长年渗漏,1997年,佛源大和尚决定拆除重建,终于2002年秋建成,还资江十景一处景观。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