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综合专题>> 佛教机构>> 内地寺院介绍>>正文内容

宝福寺-南平-福建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02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政和宝福寺 在政和县铁山乡。建于唐贞观十三年(639年),占地千余平方米,除大殿外,还有左右廊、方丈室、法堂、伙斋堂、客房等共100间。鼎盛时期,僧徒达300余人。是政和县历代兴建的46座寺庙中,建立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1980年后,宝福寺修葺一新,对外开放。

------------------------------------------------------


  政和宝福寺随想

  魏万进

  距政和县城东面十几公里,有一座千年古刹宝福寺,是闽北和浙南邻接地域的释教胜地。夏末的1个薄暮,因一次机遇偶合,我患上以重游宝福寺。时光如工夫似箭,转眼距离前次游历已经有20年,这份时光的距离感,令我别有一番味道在心上。

  车子沿山路行驶约半小时到了大山深处。车停后,一行人从高卑的山路往山坞走去,路上竹海郁郁苍苍、重叠合叠,铺天盖地,摇荡不定。穿行竹林,面前豁然开畅,一层层绿油油的层式梯田足有六七公顷,远处吃草的水牛儿翘首观望,偶然还听见几声鸡呜。道旁的山泉顺着跌荡升沉的石头拍发淙淙的声响和着林中蝉鸣银样的声响,奏起“山静泉愈响”、 “蝉噪林愈静”富有禅意的交响曲。让人好像走入山川画的空灵境界,给人一种飘然生人避世之感,很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象。

  闻及蝉呜,便不由想起蝉这个俗称“蝉儿”,且被喻为释教文化意味物的特殊虫豸。蝉的卵总是埋在厚厚松散绵软的树叶覆盖的土层里,其由幼虫衰变为蛹成仙成蝉要在地里孤傲地等候5年,而后于某天不约而同的成仙成蝉钻出地面降临林中,繁衍儿女后便死去,完成生命循环的乐章。据传说,昔时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患上道成佛时,即是受了蝉蜕的启发,才始于了以循环、因果义理为根本的释教。

  驰目眺望,寺前群山岳峦叠嶂,苍郁繁密,四面群山环绕,寺门前的大山似屏风,藏风聚气。寺四周原始的阔叶林郁郁苍翠茂盛,植物呈多样性漫衍,正应了”全国著名大山僧占多”的著名的句子。我遽然从释教的”缘起”说悟出:释教与生活习性投缘。释教与天然是“天人合一”的瓜葛,释教倡导人与天然为一整体,人与其它动物都包孕在这个整体中,是一种人与天然和谐相处的瓜葛。如释教的不宰杀牲畜、倡导素食,最典型的有两句诗“劝君莫立春季鸟,子在巢中待母归”,都表现了人对于动物的同情与怜悯。在释教宝刹中,释教因生活习性而静谧远离尘嚣,生活习性因释教而极其崇高患上以生存。

  宝福寺经历屡次1300多年,几经荣枯。此刻的宝福寺开始建筑于康熙年代里,据记录是由1个叫霖师的患上道高僧主庄重建的。传说其时霖师向浦城县一祝姓亲族提出要一法衣的山地木料作建寺之用,祝姓欣然同意。于是,霖师顺风将法衣抛出,竟至覆盖了整座山场。祝姓眼见神迹十分摇撼,便虔敬地捐出了山上的木料。因为浦城距宝福寺路途窎远,霖师便施玄术,将木料从山边的山塘沉入,再使之从宝福寺的放生池水塘中源源不断地浮出,直至霖师大喝一声说停,木料才没有再浮出来。至今,在宝福寺放生池中另有一根木实柱立塘中,作为奇迹异景供后人企盼。

  宝福寺建房100间,后人用喷鼻100支遍插,收回时只有99支,屡试云云,颇具神秘颜色,其玄妙百思不患上其解。寺内,楼阁重重,台榭层层,十分清幽。雕梁画栋,人士绘声绘色,呼之欲出,真是画中有画,景中有景!寺中的匾额和楹联多数出自释教典故,或者出于空门经典,或者颇具禅味,当属释教遗产中的精晶。而且此中深存哲理,是研究神州宗教、文学、艺术、雕塑、绘画和修建的一大瑰宝。

  寺院在悄然默默的昏暗的天色中。石头砌成的门路,颠末久远的岁月,被行人践踏磨患上铮亮,滚瓜溜圆光滑,叩着响亮的步子,好像紧跟昔人的萍踪。我心上情不自禁地涌出了“现代的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昔人”之感叹,旧日浩繁巨匠和证患上正果的高僧,清雅的风味就在在面前,高尚的品行也记忆犹心。据记录:宝福寺建于唐贞观年代里,寺中设有戒堂、法堂,是负责闽北和浙南邻接地域的浦城县、建瓯市、松溪县、政和县、周宁县、寿宁县及浙江庆元县等7个县市接受戒律和惩罚和尚地点。在闽北和浙南毗连地域颇具影响。宝福寺僧众最很长时间有300多人,一时梵音阵阵,卷烟袅袅,一派佛国景象。思路穿越数千年,纵横数千里,我的心一会儿回到了令人心里向往的盛唐时代。释教在唐朝十分昌隆,唐朝骚人杜牧诗云: “南朝四百八十寺,几多楼台烟雨中”。我好像瞥见玄奘、法显不远万里降临印度的情景,好像瞥见她们穿着黄色法衣,跪在那烂陀寺地上磕头的影子,且面前还时时浮现玄奘在印度召开的辩说大会上滔滔不绝、滚滚不绝的场景。唐时僧寺一天比一天增多,和尚和尼姑数量俱增,且释教输入的身分多,接收的身分少。是以,有神州和尚西行求法者,或者意在搜寻经典,或者旨在从古印度受学,或者欲睹圣迹。最凸起的就是搜寻印度本土的释教戒条,以约束和尚和尼姑,规范其举动。于是,才有玄奘含辛茹苦到那烂陀寺的吸取经验之行,而他按照西行吸取经验所著的《大唐西域记》至今被世界学者视为希世至宝,玄奘也是以成为神州、世界释教史上课贯中西的熬头人。

  山岳、树木、古刹全笼罩在暮烟中,很动听地另有几声急促的鸟呜,一名老尼轻声道”阿弥陀佛”把咱们迎进寺中。我的心猛揪了一下,真是山河依旧,人士非。适才在车上回忆20年前迎我进寺门的孤独、瘦小躯体的老和尚,已经不翼而飞。想的起来我昔时问起老和尚落发前后有啥子差别时,老和尚告诉我说: “落发前只知此生。落发后不单懂患上此生,还懂患上宿世和往生。”

  宝福寺殿堂依例吊挂着匾额和楹联,但与浩繁遍地殿堂不仅命名新奇,所悬匾额也很是新鲜。寺中俗奉三世佛的“大雄宝殿”不按俗称,另辟蹊径而命名为”调御殿”,匾于殿门梁上,还吊挂大书“人寿师子”4字的匾额。在佛座上边,至于奉弥勒佛的殿堂则是称作“慈氏殿”,弥勒佛头顶投缳挂着一块写着“等个人”三个字的匾。这类高条理文化内在的作品在这一带的佛寺、神庙中实为稀有。“人寿师子”是出自懈氏要励所引的《治禅经后序》,文中说:“古印度上乘梵衲佛佗斯那牛人特拔……世人咸言:‘人寿师子”。这搭的“师”通”狮”字,喻为出类拔萃的人如兽王之为兽中之王同样,这是一句嘉赞高人尤其是释教界人士的用语,在这搭语出释教经典,又深涵儒学的通理,可以称作佳作。“等个人”是来自释教典故,故事说:某日,布袋和尚在街衢中站立。有个和尚与布袋和尚打招呼说:“和尚在这搭作啥子?”布袋和尚回覆:“等个人”。这则故事是说布袋和尚站在凡世中常个投缘人来作为度世对于象。同时,也隐喻布袋和尚怀着慈心下世界上普度世人。

  在“文革”时期,这座千年古刹,同样经历屡次沧桑劫难。其时,宝福寺地点州里社团破“四旧”的步队,以宗教是麻醉人平易近的大烟,是人平易近“锁链儿上的花朵”等理由,用粗暴的要领,砸佛像,毁宝刹,驱赶僧侣,并声言要拆掉宝福寺,乃至形成其时“僧房败落,佛像露坐”的征象。本地黎平易近为保护千年古刹患上以传授继承,巧借宝福寺周边大片的有山有树林之处地步,将该寺改为了林场。于是,有40多户农户住进寺内,使千年古刹大半框架患上以生存。后经十几年基本修复,喷鼻火才又重新旺了起来。从“文革”的破“四旧”,我遐想到在神州汗青上几次大的排佛运动,此中以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和唐武宗的灭佛运动影响最大,史称”三武灭佛”。从汗青上这几次排佛我又不由浮想到唐朝的大思想家韩愈的排佛文章。韩愈是出名的侣儒排佛者,有一篇闻名的文章好像骨表》,汗青上不知有几多人读过。唐朝十分推许释教,元和十四年,唐宪宗欲从秘诀寺迎佛骨(舍利子)到宫中赡养,而后送到京城各宝刹供僧俗礼敬,从而掀起全国性的宗教狂热。韩愈从孔家态度起航,坚决反对于。他在好像骨表》中以为要将佛骨“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全国之疑,绝后世之惑”。韩愈因谏迎佛骨遭贬千里以外的潮州,才有韩愈千古传诵的著名的句子”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我好像瞥见1个忠君遭贬的孤寒孤立白叟,回望乌云笼罩的秦岭,家在哪儿?蓝关大雪堆集,马都不愿进取。从神州汗青上的几次排佛到文革的破“四旧”,给我很大的启迪:看待宗教,咱们不克不及简略地以为它就是人平易近“锁链儿上的花朵”。就像此刻,人平易近早巳当家作主,锁链儿也早巳被砸开,但这所说的的花朵却缘何傲然绽开!实在,咱们应当以一种安然平静的心态看待宗教,毕竟,在人群中有一部门人有宗教需要,而宗教或者许就是为餍足这一部门人需要才被创造出来的。

  离开宝福寺,咱们的影子逐渐没入树影婆娑的树林中。遥望夜空闪耀闪光的满天星斗,心里油然生起1个虔敬的愿望,希望这千年古刹文化遗产能患上有识之士大好的保护和传授继承,以至不要湮灭于时空岁月中。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香港,澳门,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