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因寺-漳州-福建寺院
法因寺原名祈保亭,又名七宝寺,明代始建,清嘉庆及道光年间曾两次重修。原来的建筑面积约二百多平方米,有三进:前厅、中堂、禅房。直到现今,该寺仍供奉男相蓄须观音菩萨圣像,当地人称之为“祈保亭佛祖”,十分独特,是我从未见过的。
一九三八年夏,弘一大师驻锡祈保亭,因“祈保”与“七宝”谐音,改祈保亭为七宝寺,并为之书匾额于寺门之上。一九八八年,祈保亭被市政府定为该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由普法大和尚倡导并募集资金,在离原祈保亭旧址东侧约二百米处,兴建了“弘一法师纪念堂”,并将原中殿移建在该堂的前殿,同时更名为“法因寺”,这前寺后堂,具有闽南佛教古建筑的风格。
现今,前殿是法因寺,建筑面积一百四十四平方米,有原祈报亭三幅石柱楹联,其一为“祈福祈寿祈男有祈必应,保民保家保国容保无疆。”另一为,“有祈必安座上慈云绕,所保皆吉亭中法界新。”现又添两副对联,其一为湛如法师所撰“法入空门求胜解,因向僧伽问此身。”另一为“法无不被男相女相如来相,因以为缘鼓山南山灵鹫山。”后者是庄宗沛居士的老父庄世光老先生在其九五高龄时所撰。
中间是天井,约四百一十五平方米,南北为两厢房,共三层:一层为弘一法师事迹展室和办公室,二、三层为寮房。
后殿有两层:一层为观音堂,二层中间设弘一大师纪念堂,堂内正中供奉著翠绿透明玉佛像,佛像前置弘一大师半身塑像一尊,堂内四周围有一圈供禅坐的榻椅,厅内圆柱均外包一层精细的木雕。堂外两侧相对有两小厅,一曰“无尽意”(取弘一大师所书“无言施教道行八闽、意犹未了愿在十方”之意),一曰“普门”(“普及十方……、门开不二……”),都以弘一大师的字体镌刻之。
午间,妙成尼师招待我们在一层会客厅午餐。席间,妙师略告该寺现况。这是一座尼众道场,为闽南及其周边的比丘尼及附近信徒提供了一个修行的好场所。进入法因寺,令人顿觉身心清静,肃然起敬,敬三宝、敬律宗一代祖师弘一大师、敬当今住持这座小巧却庄严的寺院的大和尚和尼众师父们。
伽蓝庙
漳州市共有伽蓝庙七座,多是面积颇小的庙宇。庄居士陪我们逛文庙及老街时,我们就曾见到一所小小的伽蓝庙,这些都是寺院村社的地方保护神,当地的老百姓十分重视,信徒也不少。这也是漳州佛教寺庙的特色之一。
我们特意到芗城区新桥街道去访步营顶伽蓝庙,是因为相传该庙系清乾隆年间所建,而嘉庆和道光年间又均重修。清末民初仍香烟缭绕。一九五○年代直至文革,屡遭破坏。这一带也是父亲故里之一,至今仍有一些亲属住在附近,他们亦是该庙的虔诚信徒。在许多信徒的捐助和多方努力下,二○○一年,重新兴建完成,得到政府许可而恢复了宗教活动。父亲为之撰楹联曰:
万松深处藏古寺,一径绿荫见精蓝。
如今篆刻在庙门,中央两根立柱上。该庙仅一百二十五平方米,坐南朝西,硬山顶,系殿半格式,建筑面积为四十三平米,庙门两边仍放置清乾隆年间留下的鹤鹿石椅一对,大门上绘画著两条金龙,门额上方供天官、地官、水官三圣。殿内正中供奉大伽蓝菩萨与二伽蓝菩萨,左右两边供观世音与福德正神。该庙目前由杨丽丽、陈梅英、林水源、吴金木等八人组成的管委会共同管理和主持佛事活动。参加信徒多为附近居民。
参观步营顶伽蓝庙的当晚,他们的管委会成员一定要设宴请我们品尝家乡的特色菜肴,盛情难却,令我们只得尊敬不如从命了。
弘一大师在漳州
弘一大师于一九三八年农历四月初八日厦门沦陷前四天到达漳州,在南山寺佛殿旁僧寮住数日后,即迁居瑞竹岩,期间,撰《瑞竹岩记》,还为瑞竹岩寺大殿书匾“妙相庄严”四个大字,并书“瑞霭黄花皆佛性,竹林皓月尽禅心”楹联一副。他读王遵岩《寿鹤峰布衣序》后,仰慕蔡烈鹤峰先生(一五○八—一五五九)的人品,篆书“南无阿弥陀佛”留赠祠堂随喜,并为修建云洞岩鹤峰祠书写佛号题记。
这一年的七月十三日,是大师剃染二十周年。他应漳州居士们之请,开讲《阿弥陀经》于城中尊元经楼。十九日讲经圆满,许宣平设斋供养三宝,为书古德偈句:“祗今休去便休去,若待了时无了时。”当天于讲经之暇,并书《苦乐对览表》二纸。
润七月,大师讲经数种,并复兴念佛会,又为瑞竹岩下本乡讲《地藏经》。秋天,为严笑棠的“袛园”题写园额,并撰《袛园记》。
在漳期间,丰子恺拟接大师去桂林避难,他不愿去,复信说:“朽人年来老态日增,不久即往生极乐。故于今春在泉州及惠安尽力弘法,近在漳州亦尔。犹如夕阳,殷红绚彩,迅即西沉。吾生亦尔,世寿将尽,聊作最后之纪念耳。……. 缘是不可他往,谨谢厚谊。” 这些话十分积极雄壮,毫无感伤气。
漳州佛法,久乏闻熏。自大师至漳,文化界人士为之兴起,施拔甘、施慈航、施胜良、蔡竹禅、马冬涵、刘绵松、黄稷堂等,皆因而归佛法。大师 离漳不久,便写信给马海髯(冬涵),论其篆刻艺术之创见曰:“…….扁尖形之刀,可刻朱文,终不免雕琢之痕,不若以椎刻白文,能得自然天趣也。此为朽人之创论…。”大师与当时仅三十五岁的黄稷堂亦为治印方面的挚友,并请黄为之刻“健魂”二字,要求边朱文,仿秦印,称“仁者篆刻固甚精也。”
弘一大师一九三八年在漳州瑞竹岩驻锡时发生的一件事以及同年年末在佛教养正院同学会讲《最后之 忏悔》,最令我难忘和敬佩。
其一:在《弘一大师新谱》一九三八年条的作者按语中有以下记载:“……
忆十余年前,泉州圆拙法师函告,谓大师 居瑞竹岩时,引水竹笕生嫩叶,好事者将其写成《弘一法师逸事》,登于漳州的《福建新闻》,谓为大师莅山之瑞应。师知之即令某居士致函辟谣,旋即移居他处。《逸事》文中引明末鼓山永觉禅师应温陵开元寺之请,行次洛阳桥,潮水适来,欢迎者谓“龙王参礼和尚!”师曰:‘莫诬老僧好。’音公之辟谣,亦此意也。” 如今,有人处处追逐名利,若有人为之宣传如此“逸事”,定是求之不得;而弘一大师则退而避之,并坚决要人为他辟谣,同时,很快离开了那生出此等谣言的地方。这与那种自夸因“道高”而蚊虫不叮之、遇狗亦不吠之者相比,其道德品格差之何止十万八千里?
其二:《新谱》同年条目之按语说:“……十一月十四日于佛教养正院同学会,讲《最后之忏悔》,概述今年的行纵和弘法活动,对于追求‘名闻利养’作最后的忏悔。” 其原文如下:
“……可是到了今年,二十七年(一九三八),比去年更不像样子了。自从正月二十到泉州,这两个月中,弄得不知所云。不只是我自己看不过去,就是我的朋友也说我以前如闲云野鹤,独往独来,随意栖止。何以近来竟大改常度,到处演讲,常常见客,时时宴会,简直变成一个“应酬的和尚”了。这是我的朋友所讲的。……如是在泉州住了两个月之后,又到惠安、厦门、至漳州 ……日常生活,总不在名闻利养之外。虽在瑞竹岩住了两个月,稍少闲静;但是不久,又到祈保亭冒充善知识,受了许多善男信女的礼拜供养,可以说是惭愧已极了。
九月又到安海住了一个月,十分的热闹。近来再到泉州,虽然时常起一种恐惧厌离的心,但是仍不免向这一条名闻利养的路上前进。可是近来有一件可庆幸的事,因为我近来得到永春十五岁小孩子的一封信,他劝我以后不可常常宴会,要静养用功。信中又说起他近来的生活,如吟诗、赏月、看花、静坐等,洋洋千言的一封信。啊!他是一个十五岁的小孩子,竟有如此高尚的思想、正当 的见解。我看到他这封信真是惭愧万分了。”
大师的这一“忏悔”,实在令人钦佩又感动。他是当著养正院的年幼僧人所讲的, 当时已是名僧、高僧的大法师,却在初入佛门的佛弟子们面前作如此的“忏悔”,同时, 对于那个“永春的十五岁的小孩子的一封信”视若珍宝而自感“惭愧万分”。这是多么高尚的情操呀!
此后,从一九三九年(六十岁)直至一九四二年圆寂,弘一大师都远离名闻利养之俗。一九三九年初他在泉州承天寺手书佛号及华严经偈,赠漳州刘绵松及其母;是年春,居清源洞,后入泉州永春,为众讲《佛教之简易修持法》。此后,屏除应接,或闭户静养,从事著述,或讲经,或习字。时值抗战期间,他特为泉州大开元寺的佛七书“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警句策励,题记曰:“佛者觉也。觉了真理,乃能誓舍生命,牺牲一切,勇猛精进,救护国家。是故救国必须念佛。 辛巳岁寒 大开元寺结七念佛敬书 呈奉 晚晴老人”由此可见大师爱国爱教殷切之心。
弘一大师虽如是严以律己,却对人始终是慈悲和蔼的。剑痕(石有纪)在《怀弘一法师》一文中说:“去(三十年,即一九四一年)冬重到泉州,即闻法师挂锡铜佛寺(百原寺),因往拜谒。……..我请他到惠安来住些日子,以便朝夕领教。……. 他回信说:“过了二月二十日(阴历),天气放晴,即便动身。”
末附注数条云:“(一)君子之交,其淡如水。(二)不迎不送,不请斋。(三)过城时不停留,迳赴灵瑞山。”我当然是尊重他老人家的意旨的。” “在惠安一个多月,我一共上山去三次,他进城一次。我带我妻和我女孩子去见见他,他很欢喜。我们曾经拍过一张照,他劝我茹素念佛。他评改过我的诗,他指点过我的字。我觉得他是多才、多艺、和蔼、慈悲、克己谦恭、庄严肃穆、整洁宁静的。 他是人间的才子,现在的弥陀。他虽然避世绝俗,而无处不近人情。”
弘一大师在闽南十年, 其中居漳州半年多, 而其中在祈保亭的后楼禅房驻锡最久。他受到当地人士 种种优遇和爱戴,故在闽南各地多有宏法,以报闽南人士之护法深恩。
法因寺
地址:福建省漳州市丹霞路丹霞园法因寺
电话:0596--2955680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