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鲁姑寺—平顶山—河南寺院
郏县鲁姑寺 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现存大殿、东厢房、鲁义姑阁。观音寺建于裕现存关爷殿、六祖殿火神殿、佛爷殿,另有清代碑刻1通。
碑文如下:
郏县名胜古迹鲁姑寺
郏县城西南七里处有一座古刹,原名“鲁义姑寺”,简称“鲁姑寺”,寺前半里许有一处芦苇丛生顽石四布的河湾,就是传说中的“抱哥湾”旧址。每逢春夏之交,这里桃李成荫,芳草铺地,河水淙淙,渔歌阵阵,来此踏青游春之人留恋往返。
据“郏县地名志”载,西汉末年,“豫州”,今河南某地有一鲁氏弱女,公婆病故,家道贫寒,随同丈夫从事田间劳动,农忙之余她缝缝补补,操持井臼,一家人尚能平安度日。后来她生了一个逗人喜爱的小儿,取名“抱臣”,家中增添了不少乐趣。
时值王莽篡权,兵革四起,百姓颠沛流离,生灵涂炭。鲁氏的丈夫被莽军抓走。战死疆场。鲁氏怀抱幼儿悲恸欲绝,不料祸不单行,娘家的哥嫂也在动乱中死于非命,撇下一子,尚在襁褓,鲁氏闻讯奔赴娘家。哭得泣不成声。抱起这可怜的孤儿,决心将其抚养成人。待鲁氏返家途中,老远就看到家中起了大火,紧走几步,又听到幼儿抱臣的哭声,鲁氏即放下小侄冲进屋里救出抱臣,茅舍就成了一片火海。
在这种兵荒马乱衣食无着的情况下,鲁氏只好背负幼儿,怀揣小侄,随着避难的人流沿途乞讨,漂泊他乡。一路上餐风露宿,饱尝艰辛。每遇两个幼儿啼饥号寒,总是先哺小侄再乳亲生,路人见状无不解囊相助。
一日,鲁氏抱着这两个瘦骨嶙峋幼儿,来到汝河岸边。由于她连日奔波,饥寒交加,再加上两个幼儿的拖累,已是重病在身,步履艰难。正在她为难之际,忽闻人喊马嘶,抬头一望,只见几个莽军正在追赶逃难的人群。鲁氏情知两儿难以保全与其为私保全自己的亲生,不如为义留下自己的小侄,于是,含泪放下抱臣抱起小侄,急向芦苇丛中藏去。
刚刚咿呀学语的抱臣一边嘶哑地哭喊,一边蠕动瘦弱的脚手向鲁氏藏身的地方爬来。鲁氏见状心痛欲裂,但为了保全小侄哪里顾得许多,唯有饮泣吞声。时过不久,莽军窜过,一队大兵又至,原来是赤眉义军来到这里。一头领见路旁小儿哭叫,当即滚鞍下马抱起幼儿,四处呼喊,并派人去寻找幼儿的母亲。鲁氏在芦苇深处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走到头领跟前,双手颤抖着接过抱臣紧紧地抱在怀里,并泣诉了自己的悲惨遭遇。义军将士闻听无不为之感动。头领挥泪赞道:鲁氏真是义姑!并给鲁义姑的小侄取名叫抱哥。还派专人将鲁义姑与两个幼儿交给近村百姓帮助安家落户。后来,鲁义姑在村民的照料下,克勤克俭,节衣缩食终把二子抚养成人。
鲁义姑的贤德义举博得村民的称颂。她死后,村民在河边为她修建寺庙。并将义姑抱侄藏匿的河湾取名“抱哥湾”,以表彰其义行。
近两千年来,每逢农历正月十三日来此凭吊的村民络绎不绝,久而久之遂演变成古刹庙会。真是:鲁姑义德千秋颂,谁说正道非沧桑。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