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白云洞—武汉—湖北寺院
被誉为“武汉最具自然特色”的八方山位于武汉市江夏区青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境内。因“山有水分流如八字”而得名。属幕阜山。面积5平方千米。呈东北-西南走向。一般海拔50米,最高峰海拔272.3米。森林覆盖率90%。据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六引唐许嵩《建康录》曰:“武昌有山无林,政可图始,不可居终,山分八字,数不及九”,指的就是八分山。八分山的主要景点有慈云寺、子午石、白云洞等。
八方山半山腰有飞锡泉,唐贞观年间有骆禅师游方(按:佛家语称为“飞锡”,即持锡杖云游四方)至此,建为道场,故名。该泉无论久旱、甚雨,两不盈涸,朝廷赐庙名为灵济南。1187年(宋淳熙十四年)赐封该庙为嘉泽候,1193年(绍熙四年)再加“显应”二字。1200年(庆元六年)夏旱,地方官奉命祷雨于庙,大获甘霖,又赠“灵惠”二字。此庙后不复存。明清时代,在山顶建有八分寺和慈云寺。今慈云寺是1994年重建的。新修有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龙王殿和客堂、斋堂等建筑。在龙王殿内,从慈云寺遗址中挖掘出来的刻有花纹的古砖残瓦;在观音殿前,熊廷弼那副“八洞仙子拍肩来远瞩高瞻一带湖山过眼晓,分山龙王灵气在兴云沛雨万家烟火祝馨香”的长联,都透出慈云寺所蕴含的历史气息。在山门外一处密林当中,有一块刻有清嘉庆二年的和尚墓地。从慈云寺后门的西坡爬上去,几百米外的山巅就是子午石了。
子午石,因在子时和午时,月、日之影正对此石而得名。子午石身方顶圆,南北向生成的,高1.5米,底宽1.1米,顶宽0.55厘米,厚5米。群石环之,遇旱祷雨皆在石前,故八分山在清代为省会朝山。1807年(清嘉庆十二年)湖广总督汪志伊亲至山上祷雨,并于子午石正面镌“八分山之神”,左旁镌“子午石”共8字。由于风化等自然界的侵蚀,石上的刻字已看不太清楚了。
八分山南麓,有一个前后贯穿的天然大溶洞,名石洞(石洞街办名源此)。相传昔日黄鹤飞离黄鹤楼后,曾在此栖息,并留下“白云黄鹤”之说,故又名白云洞。属石灰岩溶洞,洞口朝南,分前洞、无梁殿、中洞、天井(天窍、天窦)和后洞四部分。全长约200米。洞中冬暖夏凉,遍布石刻和钟乳石。有石佛雕像,融合了印度的石窟艺术,形成独具一格的人文景观。据考证其地质年代为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距今大约1.8万年至1万年。
白云洞洞口右上壁刻有“白云洞”三字,为明代兵部尚书、江夏人熊廷弼所书。洞口两旁原有一对武士石雕,是朱元璋驻兵于此攻打武昌后所建,现已不存。前洞内右侧有两支洞,《江夏县志》称为凉洞和暖洞。现已更名为“勇夫洞”和“懦夫洞”。勇夫洞深不可见,而懦夫洞极浅。东壁横刻“两间磅礴,一个崆峒”两行楷书大字。西壁竖刻“白云洞四通八达,无梁殿万古千秋”两行楷书。这两副对联,均由光绪年间隐居在洞内的居士王菊人所题。
前洞后部是无梁殿,殿室借天然溶洞稍加斧凿而成,呈穹窿顶,因没有梁柱得名。高5米,宽8米,深6.5米,殿中立有一尊唐代石佛,高3.5米,是佛教中的阿弥陀佛。佛像面容庄重,双足踏于莲花座上。据《江夏县志》介绍,这是接引佛。也就是接引念佛之人往生西方净土的佛,这种佛像在唐代初期和武则天统治时期盛行。无梁殿殿名三字俱逾尺,亦为熊廷弼手书。石窟寺在江南少见,而像这样建于岩洞深处的石窟寺,更是一绝。
中洞是一长形天然通道,长不过40余米,宽不及5米,洞壁全为钟乳石。穿过中洞,即到天井。《江夏县志》载称:“人进洞陈折半里,仰见天窦。”所谓“天窦”,是洞顶有“天窗”通外,外边天光射人洞中。在天井左石壁上刻有“雷门洞开”四字,使人对天窦顿生无穷联想。后洞为白云洞出口处,有两个出口,一为北口,一为东口。出北口,豁然开朗青山叠翠。出东口,向上攀登可达八分山顶。洞内石壁上尚有明、清人石刻多处,如“两间磅礡,一个崆响”,“足飞”等。清咸丰年间罗泽南曾驻军于此,刻有“水流云在”四字。可谓境地幽绝,别有洞天。
八分山景区规划占地6000亩,依托八分山具备武汉市最完整的原始林相和植被资源,建设八分山自然保护小区、野生动物养观园、狩猎场、八分山西天游乐宫、攀岩等景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