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延庆寺—襄樊—湖北寺院
襄阳延庆寺
望楚山上过去有延庆寺,据《襄阳府志》记载,“古为兴国寺《旧志》云在城南岘山后,他不能详也。考:宋曾巩《跋丁道护书兴国寺碑》云隋开皇中建。今为延庆寺,在望楚山。碑阴书襄州镇副总管府长史柳止戈而下十八官员姓名。皮日休有《陪裴相公游襄州延庆寺》诗。又《旧志》:县南五十五里,有兴国寺,元至正中建,另一寺也。”这里记载了延庆寺其实就在城南岘山后面,而此寺是建于隋代开皇年间。
史料中的延庆寺
关于延庆寺,清代乾隆版《襄阳府志》记载,“古为兴国寺《旧志》云在城南岘山后,他不能详也。考:宋曾巩《跋丁道护书兴国寺碑》云隋开皇中建。今为延庆寺,在望楚山。碑阴书襄州镇副总管府长史柳止戈而下十八官员姓名。皮日休有《陪裴相公游襄州延庆寺》诗。又《旧志》:县南五十五里,有兴国寺,元至正中建,另一寺也。”
清光绪版《襄阳府志》记载,“延庆寺隋开皇中建,兴国寺今为延庆寺,在望楚山。”
1984年的《襄樊市地名志》有两处记载。一处记载是:“华山,位于襄阳城西南3.5公里处,东南与岘山相接,西南与双背梁子相连,羊祜山、郑家山是它的余脉,面积约1.5平方公里,海拨335米。……东麓有延庆寺遗址(林业队住地),还新建了通向山顶的延庆寺路。”
另一处记载是:“癞毒山冲,位于郑家山和癞毒山、凤凰山间的一条冲,以癞毒山派生。北距襄阳城2.5公里,长约2公里,宽300米左右,面积900亩。……冲上首有古延庆寺遗址,仅存摩崖石刻数处。……今山谷内树木茂盛,仍常有人游览。”
访城南延庆寺记
襄阳城南延庆寺,清同治《襄阳县志》述,“旧为兴国寺,在望楚山。隋开皇中建。”唐宋皮日休、曾巩、欧阳修、米芾曾游历,留有诗文。已丑年冬月初五,襄樊自游人群群友结伴午后山行,访古寺遗址。
一行十余人过土城山顶,循路标觅迹。此山新著标识曰“土城山”,即古称望楚山者。土城之名不知所源,而民间又称华山更不知所以然。顺山坡而下,羊肠细道,衰草枯藤,芊芊蔓蔓,不时需躬身而行。徐行间,忽见一水潭,池水半涸,或言此即为延庆寺遗址。潭边稀稀落落排列几茎芦苇,平添凄迷之境。
沿池边细道右行,越坡奔足速跑而下,即履一处开阔平地,采石场赫然在目。概因数十年开山炸石不止,呈现空落落,青惨惨半璧寒山,面目狰狞。有旧道石梯通上,及近,一洞豁然,诱人眼目。持杖攀近,洞外两侧皆有石刻文字,惜岁月已久,模糊不可辨。望洞内乱石碎砖,人迹历历,大约不时有人来访。不免好奇,也趋身一探。入洞上下左右巡视过,心下叹道倒真是一个不错的防空洞,老虎、老僧、老道大约都住过。上世纪倭寇兵患,祖父母亦曾抱子避难山中,或藏于此间,也未可知。出洞左行数步,耸有巨石,上刻“啸月”二字,朱笔描红。林隙间泻下些薄暮日影,此时虽无月,眼中落此二字,心间便似有淡月初上。又闻同行者口呼“栖霞”而右指,过去探身一望,字之形制,与“啸月”相仿。方晓所入之洞便是山中“栖霞洞”者。“啸月”亦山中亭名,唯亭早化云烟矣。今思之,凿洞为穴,构木成亭。洞由山出,宛然天成,自愈千年而不朽。亭为巧物,新时固惹人留连,日久则废,故不久存,徒留“啸月”之名耳。
后日便是冬至,今岁入冬,雪已三期。而此处类一小谷,温度略高于外,树木犹绿中间黄,秋韵尚存几分。再望一眼身后,栖霞洞竟状如一只怒目,正冷对着迎面残山,寂然无声。
下山的路,概因经年累月运石不止,扬弃碎石已铺路成道。不觉泪泫,随众惭然而归。是以为记。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