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蟠龙寺—九江—江西寺院
江西蟠龙寺觉华和尚遗物待考证
日前,江西省永修县蟠龙寺已证实清代康熙年间住持觉华法师的墓碑及其圆寂坐缸。目前该墓碑和圆寂坐缸均已存放在蟠龙寺。这两件古物均是在永修县湖东开发新区老虎山的旧址发现,目前保存状况良好。
一九八二年,永修县林业局中心苗圃技术员袁洪银等人在植树造林时,挖出了一口缸。缸呈椭圆形,通身绘满了仙鹤、喜鹊以及一些花纹状的图案,十分精美,而缸顶的盖子边上有一个大大的「寿」字,盖子顶上有个圆洞。缸里面有石灰岩,中间空成人形模样,石灰上可以看到衣服花纹。又在这座缸旁边挖出一块墓碑。
据了解,碑石有一.二米高,宽度近一米,青石雕刻。碑抬头上刻有「清圆寂传临济正宗三十四世觉华大和尚碑」,碑文有近千字,详细记录觉华法师生平和蟠龙寺历史沿革。碑落款时间为「皇清康熙五十一年岁在壬辰月吉旦」,落款人略有残缺,为「嗣法门人蕴机建赐进士第吏部观政白鹿洞书院正讲发第周,××沐发晚生徐国绪××」。但此後一直没有得到关注。
据了解,永修县对蟠龙寺遗址的恢复扩建工程已经启动。因此,觉华法师的墓碑与神秘的圆寂坐缸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相继「现身」,引起永修县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蟠龙寺现任住持仁范法师等佛教人士经过初步论证,认为当年挖出的缸即为觉华法师的圆寂坐缸。
据了解,该墓碑和圆寂坐缸均已存放在永修县蟠龙寺,而该口圆寂坐缸是否确为觉华法师圆寂之所,还有待专家作进一步的考证。
联系单位:永修县委统战部
联系人:姚 昀
电 话:0792—3223176
邮 编:330304
E-mail:yaoyun1978@tom.com
湖东开发区蟠龙寺惊现古迹群
一一《文艺生活》特约记者 田建平
“觉华大和尚”墓碑为康熙年间蟠龙寺住持“临济正宗三十四世”,同时发现圆寂坐缸和古井
记者了解到:我县湖东开发新区老虎山的蟠龙寺旧址发现了一块“临济正宗三十四世觉华大和尚”墓碑,当地群众还在墓碑出土附近发现了2座大和尚圆寂坐缸,其中1座目前保存状况良好。据《永修县志》记载“临济宗源自南岳系,清代真如寺晦山戒显为临济第三十三代世祖,康熙时的蟠龙寺住持觉华大和尚和庐山归宗寺迦临明音皆师承晦山。”原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副所长、江西省佛教研究中心研究员杨俊颖称:“这批文物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
“ 觉华大和尚”墓碑誌重见天日
记者来到了位于永修县湖东开发新区老虎山的蟠龙寺。在永修县林业局中心苗圃退休职工袁洪银家看到了这块墓碑。碑石高114公分,宽度77公分,青石雕刻,底部右脚略有残缺,保持得较为完好。碑誌抬头上刻有“清圆寂传临济正宗三十四世觉华大和尚碑誌”,碑文有近千字,详细记录了“觉华大和尚”生平和蟠龙寺的历史沿革。
这块“清圆寂传临济正宗三十四世觉华大和尚碑誌”,落款时间为“皇清康熙五十一年岁在壬辰月 吉旦”,落款人略有残缺,“嗣法门人蕴机建立 赐进士第吏部观政白鹿洞书院正讲发第周 熊薰沐 发晚生徐国绪 顿拜”。
现年67岁的袁洪银老人称:他是无意间发现这块墓碑及圆寂坐缸的。袁洪银对记者说:当时是1982年冬天,时任林业局中心苗圃技术员的他与许多村民在老虎山上挖坑准备植树造林。“我挖了几下,没过多久铁锹就发出撞击声……”
袁洪银说:他一开始还以为是块石头,但挖出来一看却发现是一口缸。缸里面有石灰岩,中间镂空成一个人形模样,石灰上可以看到模糊的衣服花纹。紧接着,袁洪银又在这座缸旁边挖出了一块墓碑。村民们还先后在这里挖出一块石界碑和另一口缸。
袁洪银回忆说:石界碑现已不知去向,上面记载内容大致是“蟠龙寺有37亩土地,附近当年还有一座尼姑庵”。记者了解到,此次出土的古墓碑、古坐缸等文物在老虎山桔园后面一块松树林内。此地原为县林业局中心苗圃所在地,历史上曾先后称为“马融乡、马融区”,后划为三角乡,现已划入县湖东开发新区,与史志记载的蟠龙寺遗址十分吻合。
罕见佛教器物“圆寂坐缸”
圆寂坐缸供奉在一个由四根木料搭成的简易凉棚里,缸外有香案。
蟠龙寺现任住持释仁范介绍说,凉棚里安放着在寺庙附近发现的圆寂坐缸。走进凉棚,记者看到坐缸呈椭圆形,缸身现为上下两层,上层直径21公分,下层直径30公分,缸口直径6公分,上面原应有盖子,现已缺失。通身绘满了仙鹤、喜鹊以及一些花纹状的图案。这些图案十分精美,而缸顶的上沿一个大大的“寿”字也格外醒目。在圆寂坐缸的侧边有一道5、6厘米长的裂缝。
记者还在遗址附近树林发现了许多青色古砖和一口保持完好的古井,井口直径64公分,井深十多米,里面仍可看见清澈的井水,寺庙僧众和附近村民还时常在此取水。
据《永修县志》第二章第一节《佛教》中记载:“临济宗源出南岳系,为镇州(河北正定)临济院义玄禅师所创,清代真如寺晦山戒显为临济第三十三代世祖,康熙时的蟠龙寺住持觉华大和尚和庐山归宗寺迦临明音皆师承晦山。”
永修县佛教协会会长、永修云居山真如寺住持释纯闻方丈在蟠龙寺筹备设立申请表上写道:“蟠龙寺地处永修县城江玻老虎山,始建于公元前西汉25年,距今2000多年历史,历经兴衰,抗日期间被毁……”
两座圆寂坐缸仅存一座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杨俊颖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在唐、宋时期,江西乃至永修佛教极为盛行,可谓当时的全国佛教禅宗中心区域。历史上也曾有很多颇负盛名的寺庙,永修云居山真如寺历代高僧辈出,虚云大和尚、一诚法师都曾担任真如寺住持。”
觉华大和尚的墓碑与神秘的圆寂坐缸“聚首”,引起了永修县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蟠龙寺住持觉华大和尚和庐山归宗寺迦临明音皆师承晦山”这一段文字,是否证明了凉棚里的圆寂坐缸安放的就是觉华大和尚“金身”,还有待专家进一步考证。
据发现保存圆寂坐缸、墓碑的袁洪银称:当时一共挖出了两个圆寂坐缸,他把坐缸连同觉华大和尚的墓碑一起搬回家中,他并没作任何处理就把其中一个坐缸放在了家门口。好奇的村民纷纷前来观看,连云居山真如寺也有许多僧侣闻讯赶来瞻仰,结果家门口的坐缸不久就被村民不小心弄碎了。袁洪银再也不敢大意,他把另一口坐缸放在家中小心妥藏,一直保存至今。袁洪银表示:他已决定将这座圆寂坐缸和墓碑供送给蟠龙寺,使其物归原主。
古庙蟠龙寺的历史由来
驻足蟠龙寺遗址,我们也对蟠龙寺的来历进行了初步论证,确定了蟠龙寺前身系永修县永丰勒氏家族第六世祖庆恩先生投资兴建的马融寺。勒氏系公元前西汉二十五年,从山东省昌邑郡迁徙至江西省修水洪洲(即今永修)。勒庆恩任职洪洲后退隐归业于马融(原永修境内马融区),他先设学堂、洗墨池等于今蟠龙寺旧址。《永修县志》第一章第一节《私塾书院》还记载:“扶风书院,明代为马融书院,正德年间知县周广建,距艾东南25里(今三角乡建华村),后为僧寺。清雍正六年(1728年)复加修葺,改称‘扶风书院’。”扶风书院与白鹿洞书院一脉相承。此前的马融寺,后毁。勒庆恩遂于旧址复建蟠龙寺。当年寺庙有大雄宝殿、藏经楼、天王殿、禅堂、钟鼓楼、祖师殿、伽蓝殿、斋堂、放生池,声名远播,鼎盛时期僧众达数百人之多。至抗日战争期间,毁神灭寺,致众僧流离失散,蟠龙寺渐致衰败而被毁。1995年,当地佛教信徒自筹资金,在原旧址重建简易庙宇两栋。建成之后福祥之水傍依着灵仙之气,千年古刹蟠龙寺,香火缭绕,木鱼阵阵,颂经声声。既是平安福佑的天使来声,又是时来运转的美好祝福。善男信女,虔诚朝拜,那般执着、认真,默默许下一个个人间最美好的心愿。风景如画的白莲湖畔和千年古刹蟠龙寺留下了我们一行的足迹。
觉华大和尚生平考略
据记者多次现场考察论证,此次重现的墓碑主人觉华大和尚系蟠龙寺开山始祖,墓碑历经数百年能保存如此完好实属难得。整个墓碑高114公分,宽77公分;碑文正文部分有至今汉语中的冷僻生字和为数不少的别字。纂刻刀法娴熟有力,刚劲老道,岁月风化丝毫未损字形,只可惜当年出土时群众缺乏文物保护常识,其右下基座处略有破损,所幸未影响碑文正文部分,仅残缺约十多个字。记者认为:墓碑应为蟠龙寺重新扩建的镇庙之宝,而且对于江南佛学研究和考古应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建议有关部门邀请历史专家、考古专家、佛教专家适时召开论证会,对蟠龙寺相关历史渊源进一步论证,更深层次地发掘我县佛教文化的底蕴。特别是要加强对古寺庙、古文物的修复和保护工作。
觉华大和尚系江南含山(今安徽省含山县)人氏,俗姓彭,自幼聪慧,青年时期舍家治装,离江南趋江右抵洪洲,闻元公和尚道风高古,遂求剃度,投身佛门。先后抵达庐山东林禅寺、永修真如禅寺,曾受道于云居山真如寺九屏和尚和虚云法师,系临济正宗第三十四世祖,觉华大和尚享年七十有余,于丙戍年八月廿五日圆寂。徒弟:义明、义光;徒孙:顶川、顶徹、顶凤、顶哲、顶安、顶圆、顶章;重孙:新桂、新进、新茂、新法、新意、新发、新慧;玄孙:通慧 。均为名噪一时的得道高僧,其徒子徒孙遍布东南亚及海内外。
亟待复兴的千年古刹
永修县政协副主席、县委统战部部长陈光火同志对记者说:“永修县是佛教大县,当地信教群众较多,佛教文化颇为盛行,原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虚云大和尚和现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法师均曾任云居山真如禅寺住持。
“县城城区整体规划的湖东开发新区蟠龙寺遗址,要恢复扩建,就是想建设一座气势宏伟、端庄大气的现代庙宇。县委、县政府相关部门将对蟠龙寺的扩建工作给予最大的支持。”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和尚对蟠龙寺的扩建工作也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关注,亲自接见了蟠龙寺现任住持释仁范方丈,详细听取了有关蟠龙寺扩建规划的情况汇报,并指示相关部门积极协助蟠龙寺的恢复扩建审批工作。蟠龙寺已于2005年9月经江西省宗教事务管理局正式批复同意筹备扩建。当前,寺庙扩建工作筹备委员会已成立并开展了一系列前期认证、选址、规划等具体工作,招商引资也正在紧张有序进行中。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蟠龙寺旧貌换新颜,重新矗立在江西这块红土地上,成为永修县城又一道靓丽的旅游风景点。
在永修这块美丽而神奇的土地上,还有多少未知的谜底有待于我们去追寻与探索?!
对蟠龙寺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进一步发掘研究,必将为弘扬中国佛教文化事业和促进我县旅游资源开发做出积极有益的贡献。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等专家表示:将再次来蟠龙寺对古坐缸、古墓碑、古井、古砖等古文物进行进一步考察论证。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