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平观音古寺(观音阁)—景德镇—江西寺院
江西观音阁
观音阁建于九龙山上,山门向东,在庙东南牌坊上刻有“香林古刹”四字,进山门,北向过四亩地广场,凳32级台阶进庙。内有“大雄宝殿”“观音堂”等殿宇,殿上各有“净三摩地”、“荷仰神床”、“泊阳福地”匾额,有大佛、十八罗汉、观音菩萨等佛像,神采各异,栩栩如生。旁建僧人膳宿斋房,住持禅师静室,后有小花园,内除花卉果树外,还有一樟一枫参天大树。凳台阶相对的后门,上有“农国务本”四字,两侧石刻对联:“香篆氤氲浮焚寺,林花葱郁护禅天。”杨公祠与庙仅一巷之隔,祠东前,有凤游石,相传曾有凤凰栖息石上,足证九龙山乃真宝地。
观音阁建于宋代以前,有“香林古刹”之名,庙内常年烟雾缭绕,山下泊水北岸,有雕梁翔角的戏台,与正殿相对。旧时,每当农历二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观音生日前后,香客络绎不绝,戏班演戏,可说是人山人海。场四周18根古樟,看戏娱乐,不晒太阳,凤游石边,修竹茂林映衬,清溪环绕,风景幽雅,每当夜深人静,正殿吊楼上佛钟声声,在林间回荡,余音经久不息,妙趣横生,是为“焚寺钟声”。清康熙时,列为乐平十景之一。
南宋绍熙间,在古庙东侧建慈湖书院,以纪念县令杨简,着名的文史学家马端临曾任书院院长3年。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县令朱衰于慈湖旧址建凤游书院。清嘉庆元年(1976年)改书院为“杨公祠”。咸丰三年(1853年)毁于兵,同治元年(1862年)杨姓重修。庙初名“香林庵”,旋改“香林寺”。清雍正五年(1727年)大修,更名“观音阁”。
1949年4月29日,乐平解放,寺僧逃遁无踪,丢下原方丈凉太师肉身,坐油缸于西殿后。庙内无人,太师肉身毁掉,钟鼓等物亦被他用或毁掉。庙被扎花厂占用,四边地基都被棉麻公司建造仓库楼房。
1995年,有信士余龙枝、徐贵荣、彭柳芬、季娇凤等人进入庙内,进香拜佛,六月初一摆佛堂修踏步上庙,装西方三圣佛像,十九日举行法会,拜佛人越来越多,六月二十四日比丘尼悟展上山,渐渐增加佛法居士护庙,简修大雄宝殿,雕塑西方三圣佛像。亦多次赴名山请师,如寂普、灵光、慧舟、演泉等众多法师进庙。1997年修建原观音殿为现在的新大殿,十一月初五日寂普师举行上梁大典。1998年修千手千眼观音菩萨、韦驮、伽兰三尊菩萨,装上真金,霞光闪闪,印声举行开光大法会,热闹非常。现在香灯鼎盛,朝山者常是络绎不绝。
观音古寺,又称观音阁,位于市区小南门原轧花厂东侧。原有一古庙,建于宋以前,庙门上嵌有“香林古刹”石刻匾额。该庙堂多次兴废易名,古名“香林寺”,后改“香林庵”。庙门上的石刻对联云:“香篆氤氲浮梵寺,林花葱郁护禅关”,就是庙名的题咏。清雍正五年(1722)年知县沈嘉征主持重修此庙,即改名观音阁。解放后,特别是破“四旧”的年代,该庙僧尼被驱赶,庙宇倒塌,香火中断,近几年来,在市内宗教界人士和信徒的努力下,自筹资金数万元,重修了此庙,一度沉落的观音阁,依旧烟雾燎绕,佛钟声声,大有昔日“梵寺钟声”的遗风。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