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综合专题>> 佛教机构>> 内地寺院介绍>>正文内容

泰安藏峰寺—泰安—山东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1日
来源:宝华寺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藏峰寺,元初创建,今存墙基、残碑及石雕菩萨像。原寺正殿三间,供奉释迦牟尼及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大菩萨;东西殿内置阿难、迦叶、弥勒并罗汉。寺之东,因山泉潺流而建龙王庙。

  元朝延祜年间将仕郎、泰安州新泰县主簿刘绂撰书《创建藏峰寺碑记》,此碑立于元延祜六年(公元1319年)。碑高196厘米,宽82厘米,厚23厘米,螭首龟趺。碑阳文25行,满行37字,凡851字,字径2.5厘米,正书。额题“创建藏峰寺记”2行6字,字径3厘米,亦正书。碑原立泰山西北麓藏峰寺故址,1971年将碑移置岱庙院。碑阴刻捐资者衔名,多残缺。碑记中称此处“实烟霞之窟”,于是宝峰寺僧定禄“爰卜吉日,结庵而居,意欲作广大”,但定禄“缘会病殁”。此后,元大德癸卯秋,泰山竹林寺福岩“爱其云水之胜而止”,“塑弥陀佛及护法神鬼像主伴,凡一十二位,宝座华鬘,彩色炳耀。殿之左右翼以二室,又东为香积,西为云堂,且涂以丹雘,轮焉奂焉,巍然临群木之杪下。迨寮舍库厩碓硙之类,果竹之圃,罔不具备,仍买田三十五亩,以给瞻徒众”。泰安州新泰县主簿刘绂撰碑记中特别称赞福岩:“如福岩者,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处深山邃谷,建立道场,永为焚诵之所,视其功绩,岂不伟欤!”

  藏峰寺在文革期间已经被拆毁,现在遗留下来的只有两块方碑,一座被安置在了岱庙,一座断裂成两部分,还在寺庙旧址的西侧。旧址以南原来还有高僧的墓塔,但是已经被打碎填埋在地下。断碑正面刻着《重修藏锋寺记》,落款是“大明成化十五年”,即1479年,到现在已经530年了。背面刻了“宗派之图”,上面明确列出了从藏峰寺建立到重修时僧人的师徒关系。从断碑处往西数十步,是已经移存岱庙、承载了《创建藏峰寺碑记》碑文的石碑底座,不过已经并不完整,赑屃(bixi)的头部已经缺失,只剩下身子和背上曾经驼过石碑的印记。

  藏峰寺位于桃花峪谷口南,粥店镇曹庄村头,居于三面环山,一涧低流的开阔山谷之内。它的东侧是奇峰突兀、绝壁耸立的藏峰峪和大深涧棋子沟,东南是樱桃园西山及横岭后;西侧是泰山西大门和通往桃花峪的游览公路;前为大横岭,岭下便是104国道和环山西路;后为骆驼岭,岭后是桃花峪谷口。这里峰峦环抱,古刹深藏,林茂泉飞,幽奥无穷。

 


 

  重修藏峰寺记碑
  自古泰山名寺有六,为神通寺、灵岩寺、玉泉寺、竹林寺、普照寺、藏峰寺。藏峰寺原位于岱西骆驼岭以东,为竹林寺僧定禄于元初始构,至元大德癸卯(公元1303年),由竹林寺僧福岩兴建。福岩积近二十年之功,在元延祐六年(公元1319年)告成,该寺遂成为岱西一大佛家道场。迄今,此处已是祠宇荡然,榛莽丛生,仅剩残碑数块了。而其中的《重修藏峰寺记》碑较完整地记录了昔日辉煌,因该碑文向无文献著录,故录碑阳全文标点如下:
  重修藏峰寺记
  □□真定府宁晋县知县奉高张琏撰并书丹。
  泰岱乃天下之名山,五岳之宗。藏峰乃释氏之禅林,为兰室之秀。在州治西北入山五十里许。创始于大元延祐之年。兴□补弊,代有其人,各建功业,不可胜记。其后,或遭兵燹,或遇流离,又兼岁远风霜,殿宇倾颓,庄严暴落,僧舍荒芜,惟基址犹存焉。观其遗迹故址,四望巍然,林泉森绕;南俯横岭为案,北仰绝顶为尊;藏峰峪居其左,黄山岭峙其右;千峰拱翠,万壑迂回;真释氏藏修之所,实禅僧幽栖之处。高僧罕遇,盛事难逢,寺之隆兴,亦必待其人焉。幸遇圣朝崇尚三宝,□教益隆。本寺僧法慈投礼僧圆能为师,习禅教以清心,叩真如以诚恳。是以有大因缘,发心修造。自天顺四年庚辰岁,修造大雄宝殿一座;妆塑释迦牟尼佛,文殊、普贤、观音、地藏,阿难、加叶左右护法;并罗汉伽蓝、土地;方丈、僧堂;四门及退居;又开垦养赡僧徒田土一顷,有□诸品,果木树株,靡不周全。于景泰七年,郡守合诸山长老,同辞荐举法慈为本寺住持。自掌是院以来,道行愈笃,戒行益隆;恪□清规,不迷宗道;教演玄机,锡传妙法。沙门弟子,悉受其诲。其令德播扬,遐迩攸闻。由是,十方施主刘宣、刘胜、刘福胜等辈,毕力同心,喜捨赀财,鼓振乡闾,各出栋梁,用成料类。源源而来施,滚滚而相成,以及老稚,咸皆施工力。金碧交辉,光彩炫耀,焕然一新矣!苟非慈公戒行老成,有德有守,何克以臻此哉?吁!宏规既整,厥功圆满。佛日□□,使法轮常转。为住持者,清心寡欲,守己无为,旦暮焚香。赞皇图于永固,祝圣寿以无疆。故述之以纪其岁月云。复逑□偈曰:
  西连崇善□禅林,泰岱山丛缔善因。开山长老兴香火,继世慈师道行尊。梵宇重修添壮丽,金容再整焕然新。功圆果满无遗阙,勒石摽名万古春。
  大明成化十五年,岁次己亥孟冬己酉吉,住持法慈立。
  镌石工师李吉,打塔石匠李全、袁茂、林聚。
  此碑立于公元1479年,现已断为两截,踣卧于丛莽中。碑高 2.38 米,宽0.89米,厚0.26米;圆首,两侧刻云纹,额为阴刻楷书“重修藏峰寺记”两行六字,字径8厘米;碑阳正文18行,满行48字,楷书,字径3厘米;碑阴刻“宗派之图”, 尊清公为祖师,字为楷书。
  书撰碑文者张琏,明泰安州人,入明·汪子卿《泰山志·人物》例贡名录中,并有注曰:宁晋县知县。(周郢《泰山志校证》)又民国《重修泰安县志·金石》载:“重修隆庆禅寺记:成化辛卯,朱铎撰,张琏书。初,碑在下旺西隆庆寺,清乾隆四十八年移至过家院七圣堂。”
  张琏所撰《重修藏峰寺记》碑文虽短,却全面记述了藏峰寺的地位、创始、形胜和兴衰,更详细记载了高僧法慈“发心修造”的经过:自天顺四年(1460年)起,用十余年时间,维修一新,功德圆满。其间,造大殿,塑佛像,建佛堂,构四门,打石塔,垦僧田,种果树。“鼓振乡闾”,众襄其功,终使梵宇壮丽宏整,成为当时的盛事。现在,藏峰寺虽然消失了,可是,林泉(原有蓑草泉,今改为怡心泉)还在;碑文中提到的地名还在;十方施主的后人还在;藏峰寺的历史还在。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标签:山东寺院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香港,澳门,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