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精礼寺—泰安—山东寺院
山东肥城精礼寺
安驾庄西南六七里处玉女山前张候村,古有一寺,名“精礼寺”。此处是历代王朝通往东岳泰山的御大道。寺内曾有宋朝的重修碑,碑文大意:兹寺创建于大唐贞观年间,系李世民为超度效忠定鼎的死难将士灵魂升天,全国修大寺十二,此其一也;唐创修碑因风雨侵蚀,字迹不清,为保其长存,垒于大殿西山墙内。由此断定此寺创建于唐。另外此碑还记道:至唐武宗不信佛事,传檄各地拆毁寺院。传说,宋真宗时,皇帝封禅泰山路经于此,蓦地黄风大作,天昏地暗,龙辇欲倾,文武百官皆大惊失色。危机时刻,真宗恍惚见辇前有一女子在狂风漩涡中猛力劈风,俄顷风停,此女仍立辇前。真宗心定,遂向女子道谢,并曰:“救驾不知何所欲,愿闻,朕当尽力。”此女听后,向南指了一下古寺废墟,向北指了指义女山,倏忽不见。真宗皇帝领悟是让他修庙、封山。回京后遂发皇银重修此寺,并赐寺名“精礼”山名“玉女”。
此寺南北二进院落,两重山门,有东西两跨院。前院正面有大殿,内塑大佛高丈余,两旁塑有四大天王。后院建有阁楼,台级高起,阁内塑有铁身佛像。山门两旁塑哼哈二将。所有塑像皆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寺院建筑皆架梁斗拱,飞檐、雕栋,气派庄严。寺内古木参天,进寺游览顿觉森然。
两跨院,东为僧人住处,设有僧室、经房、徒僧习经处等;西为寺内杂工住所和粮、柴、物资存放处。
寺的正山门前百米处,系东西流向的汇河。河水如带横流寺前。河南沿是埠子岭,岭下有凉泉、牛鼻子泉。泉水清沏甘甜,盛暑时,至此顿感凉气袭人,清爽无比,暑气全消。
溯河东上即是温泉,十冬腊月,泉水热气蒸腾,附近村妇,多聚此洗衣。
顺河西下半里许,有一深潭,名“鼋家潭”。据传,过去此潭无底,视之,黑古隆冬,潭中涌水经年不断。潭中有鼋,大者如磨盘。秋日上岸晒盖,成群而出,盖地上千平方米。有的滚着走,其快如飞,能伤人。
寺北有一山坳,坳口处立一经幢,俗名“龙士塔”,也叫六棱碑。塔上镌佛经六句。旁刻“大明永乐十八年善人刘本施财法僧比丘监立”。传说此幢下有洞,能直通寺内大殿。
据传,此寺盛时,南至汇河沿,北至“龙士塔”,东至温泉根,西至鼋家潭,其间土地尽归寺有。唐、宋时代,京城皇家,封疆大吏,朝拜泰山者,多休憩于此。寺内香火鼎盛,颇有声名。迨至元、明王朝,日渐衰败。现此寺只存遗迹。
清《重修精礼寺记》碑
按精礼寺,民国《重修泰安县志》载:“精礼寺,现西南乡张侯村,玉女山之阳,创于唐贞观,宋祥符中奉敕重建,元明又重修之,有碑记。”又云:“玉女山有锁鲁城,西南十里,扈鲁山口有古刹精礼寺,侧出温凉二泉,南入汶。”原寺为二进院落,两重门,有东西跨院。正面大雄宝殿,奉有铁佛,高可丈余。寺尽毁于“文革”中,片椽不存,今所见重修寺记,劫后余珍,实可宝也!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