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关于导航>> 站内信息>>正文内容

佛教视频网—不净观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4日
来源:http://vod.fjdh.com/NewsDetail/856.html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不净观简介

  不净观,梵语 a-s/ubha^-smr!ti,巴利语 asubha^nupassin。又作不净想。为五停心观之一。即观想自他肉体之肮脏、龌龊,以对治贪欲烦恼之观法。人的尸体随时间而变化为丑恶之形状,故在诸经典中皆举有多种不净之观尸法,以治贪欲之心。

修持不净观的原因

  佛教认为,修持禅观,获得解脱,必须首先断除贪淫,否则不能得到成就。如《楞严经》中,佛祖释迦牟尼嘱托弟子阿难:“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   《禅法要解经》说:“若淫欲多者,应教观不净。”又如鸠摩罗什所译《思惟略要法》指出:“贪欲、嗔恚、愚痴,是众生之大病。爱身着欲,则生嗔恚。颠倒所惑,即是愚痴。愚痴所覆,故内身外身爱着浮相。习之来久,染心难遣。欲除贪欲,当观不净。嗔恚由外,既尔可制。如人破竹,初节为难。既制贪欲,余二自伏。不净观者,知此身生于不净,处在胞胎,还从不净中出。薄皮之内,纯是不净。外有四大,变为饮食,充实其内。谛心观察,从足至发,从发至足,皮囊之里,无一净者。脑膜涕唾脓血屎尿等,略说则三十六,广说则无量。”   《禅法要解经》:“不净有两种,一者恶厌不净,二者非恶厌不净。何以故?众生有六种欲:一者著色,二者著形容,三者著威仪,四者著言声,五者著细滑,六者著人相。著五种欲者,令观恶厌不净。著人相者,令观白骨人相。又观死尸,若坏若不坏。观不坏者断二种欲,威仪、言声;观已坏,悉断六种欲。习不净,有二种:一者,观死尸臭烂不净,我身不净亦复如是。如是观已,心生恶厌。取是相已,至闲静处,若树下,若空舍,以所取相,自观不净。处处遍察,系心身中,不令外出。若心驰散,还摄缘中。二者,虽眼不见,从师受法,意想分别,自观身中三十六物,不净充满。发毛爪齿、涕泪涎唾、汗垢肪(注:本字网页不能显示,左“月”右“册”,可读xian,指脂肪)、皮膜肌肉、筋脉髓脑、心肝脾肾、肺胃肠肚、胞胆痰癊(注:癊,同"饮",体内液体,较痰清稀)、生脏脓血、屎尿诸虫,如是等种种不净,聚假名为身。自观如是。所著外身,亦如是观。”   佛教认为,淫欲是贪欲的根本,不净观则是对治的法门。如《宝云经》说:“于贪欲处,生对治法;能起欲处,皆悉除断。云何是贪欲?处于美色边,能起欲因缘。......诸菩萨等,常观是不净。云何当复起于欲想。菩萨摩诃萨,见所爱色适意之时生染心。初见色时,即自念言:如佛所说,色如梦响,无有实事。云何智者妄于梦中而生欲想。是故菩萨能生欲处悉皆远离。”

取相是不净观的入手方法

  佛教经典中介绍的不净观修持方法,一种是直接观想自身和他人的不净,如《治禅病秘要法》中的“治行者贪淫患法”;另一种则是观想人死后尸体种种变化的现象。《禅法要解经》说:“观死尸臭烂不净,我身不净亦复如是。如是观已,心生恶厌。取是相已,至闲静处,若树下,若空舍,以所取相,自观不净。处处遍察,系心身中,不令外出。若心驰散,还摄缘中。”在此过程中,取相是一个关键步骤。   《清净道论》中详细介绍了不净观修法,包括十种膨胀相、青瘀相、脓烂相、断坏相、食残相、散乱相、斩斫离散相、血涂相、虫聚相、骸骨相共十种死者的不净相,并且详细介绍了取相的方法。所谓取相,是指细致地观察尸体的各种不净相,而作为观想的基础。以膨胀不净相为例,需要反复观察膨胀不净相的颜色、性别、形状、方位、空间、界限、关节、孔隙、凹部、凸部与周围等相。开眼观看而取相,而后闭眼专思,反复进行,直至达到闭眼观想时,不净相能够如开眼时一样显现出来,达到“善取”的标准。之后,则在经行和坐禅时继续观想不净。此外,取相时还应当记忆取相处的环境、往返的路途等,以助记忆。   《思惟略要法》中也有取相后修持不净观的介绍:“凡求初禅,先习诸观。或行四无量,或观不净,或观因缘,或念佛三昧,或安那般那。然后得入初禅则易。若利根之人直求禅者,观于五欲种种过患,犹如火坑,亦如厕舍。念初禅地,如清凉池,如高台观。五盖则除,便得初禅。如波利仙人初学禅时,道见死女膖胀烂臭,谛心取相,自观其身,如彼不异,静处专思,便得初禅。”其中“谛心取相”的记述,说明对于不净观修持,细致地进行取相,是一个关键步骤。通过“谛心取相”的练习,达到闭目时观想的不净相与开目时所见一致,是不净观成功的基本要素。   《清净道论》中还指出,男子对于女体(尸),女子对于男体(尸)进行取相,是不适宜的。这是因为由于存在顽固的习气,异性的尸体可能成为扰乱的缘,而不能生起纯粹的不净相。并引用《中部义疏》所说,虽系腐烂的女人亦能夺去男子的心。所以,应当对同性的尸体取相。

不净是人体和其他生命的本质

  《清净道论》中指出,尸体和生人的身体是同样不净的。但是,生人的身体被其外部的装饰所遮蔽,所以常人并不习惯认识到它的不净相。   除人体多处组织和器官储存涕、汗、尿、便等解剖常识外,以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还确认人体体表和体内存在大量微生物及其排泄物,也符合佛教典籍的认识。《坐禅三昧经》说:“人心狂惑,为颠倒所覆,非净计净。若倒心破,便得实相法观。便知不净,虚诳不真”,又说“复次心着色时谓以为净。爱着心息即知不净。”   《思惟略要法》指出,在“谛心取相”后,要做到“自观其身,如彼不异”,认识到自身也是污秽不净的。北凉安阳侯沮渠京声所译《治禅病秘要法》中说:“应当谛观自身他身,是欲界一切众生,身分不净皆悉如是。......众生身根,根本种子,悉不清净,不可具说。" 佛教的观点认为,对于欲界,“不净”是真实的,“净”是不真实的。然而,受肉眼所见的局限和习气的影响,众生却错误地执着于“净”。针对这一问题,释迦牟尼教授了不净观。这一禅观练习,可以看做是一种针对错误习惯的纠正方法。

不净观的作用和效果

  修持不净观,如果对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切实升起厌恶感,才算获得效验。如《治禅病秘要法》说:“见此事已,于好女色,及好男色,乃至天子天女,若眼视之,如见癞人,那利疮虫,如地狱箭,半多罗鬼神状,如阿鼻地狱猛火炽热”;《禅法要解经》说:“如是等种种不净,聚假名为身。自观如是。所著外身,亦如是观。若心恶厌,淫欲心息则已。”   修持不净观,对身体的厌恶感切实升起后,可以转换修持白骨观,或进入初禅。如《思惟略要法》中说:“常念不净三十六物,如实分别,内身如此,外身不异,若心不住,制之令还,专念不净。心住相者身体柔软,渐得快乐。心故不住,当自诃心:从无数劫来,常随汝故,更历三恶道中苦毒万端,从今日去,我当伏汝,汝且随我。还系其心,令得成就。若极厌恶其身,当进白骨观,亦可入初禅,行者志求大乘者,命终随意生诸佛前,不尔必至兜率天上,得见弥勒。”   参照《清净道论》中文译本,修持不净观,能够获得初禅。但不能获得第二禅等:“次于十种不净之中,譬如在水不静止而急流的河中,由于舵的力量可以停止船只,若无有舵想止住它是不可能的;如是因所缘的力量弱,由于寻的力量,止住于心而成专一,若无有寻想止住他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十不净中只能获初禅,不能得第二禅等(第二禅等无寻故)。”   按照《清净道论》所说,修持不净观也可能使修持者产生喜悦:“虽然于此厌恶的不净所缘中,因为他见到「诚然依此行道,我将脱离生死」的功德,并舍弃五盖的热恼,所以生起喜悦。譬如消除粪秽的人,虽在粪秽聚中工作,因为见到我将获得更多的雇金的利益,亦生欢喜心;又如严重病苦的人,虽给以呕吐及下泻的诊治,也欢喜的。”《思惟略要法》中也说:“常念不净三十六物,如实分别,内身如此,外身不异。若心不住,制之令还,专念不净。心住相者,身体柔软,渐得快乐。”

不净观修持的对治选择

  需要根据不同的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修持方法。《坐禅三昧经》:“若多淫欲人,不净法门治;若多嗔恚人,慈心法门治;若多愚痴人,思惟观因缘法门治;若多思觉人;念息法门治;若多等分人,念佛法门治。诸如是等种种病,种种法门治。”   依照贪著对象的区别,可以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禅观对象。《清净道论》指出:由于膨胀相显示其尸体的坏形,故适合于贪外形的人。由于青瘀相显示其坏色的皮肤,故适合于贪身色的人。由于脓烂相显示其与身色连络的恶臭的状态,故适合贪于由花香等的装饰而生的身香的人。由于断坏相显示其中间的孔隙,故适合贪于身体坚厚的人。由于食残相显示有肉的丰满部分的破坏,故适宜贪于乳房等身体的肉的部分的人。由于散乱相显示四肢五体的散乱,故适宜贪于四肢五体的玩弄之美的人。由于斩斫离散相显示其整个身体的破坏变易,故适宜贪于身体完整的人。由于血涂相显示血的涂抹的厌恶状态,故适宜贪于装饰成美丽的人。由于虫聚相显示出附着于躯体的无数蛆虫,故适宜贪于身为我所有的人。由于骸骨相显示身体骨骼的厌恶状态,故适宜于贪著完整的牙齿的人。   《禅法要解经》中讲述了不净观和净观的转换,以及“已却淫欲,或生嗔恼,......当以思维慈心,消灭嗔恚”,还讲述了降服睡眠、掉悔、疑惑等问题的方法。

不净观成就的条件

  《禅法要解经》“若犯禁戒,不可忏者;若邪见不舍;若断善根及三覆障,所谓厚利烦恼、五无间罪、三恶道报;如是等罪,不应习行。又摩诃衍中(注:指大乘,即菩萨法门)菩萨利根,有实智慧福德,因缘不同,其事若不任习行,当诵经修福,起塔供养,说法教化,行十善道。”   《禅秘要法经》:“佛告阿难,我灭度后,若有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若有欲学三世佛法,断生死种,度烦恼河,竭生死海,灭爱种子,断诸使流,厌五欲乐,乐涅槃者,当学是观。此观功德,如须弥山。流出众光,照四天下。行此观者,具沙门果,亦复如是。佛告阿难,我灭度后,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欲学此法者,当离四种恶。何等为四?一者,净持禁戒,威仪不犯。於五众戒,若有所犯,应当至心忏悔清净。戒清净已,名庄严梵行。二者,远离愦闹,独处闲静,系念一处,乐少语法,修行甚深十二头陀。心无疲厌,如救头燃。三者,扫偷婆(注:指佛塔)涂地,施杨枝净筹,及诸苦役,以除障罪。四者,昼夜六时,常坐不卧,不乐睡眠,身倚侧者,乐常冢间,树下阿练若处。食若鹿食,死若鹿死。若有四众行此四法者,当知此人是苦行人。如此苦行,不久必得四沙门果。”

不净观讲座

不净观-法藏法师

不净观(AR)-妙境法师

不净观-钟茂森

 

佛教百科:不净观介绍

更多:闻法仪轨 佛门礼仪 佛教故事 初机开示 禅修入门 佛教问答

扩展学习:佛经读诵  佛经大全  法师讲座字母列表  法师讲座分类列表

来源地址:http://vod.fjdh.com/NewsDetail/856.html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沪ICP备05002419号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