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新浪博客)佛教慧日艺术
此作品为佛像铃的一种,铃身部绘有四天王和明王等佛像的称为佛像铃,如本品一样绘有明王像的称为明王铃。一般认为佛像铃完成于中国唐代,也可见到唐至宋代的遗作。该作品的铃身侧面凸铸有军荼利(gundari)、降三世(kouzanze)、金刚夜叉(kongouyasya)、大威德(daiitoku)四明王,铃本身喻指不动明王。像容也与《别尊杂记》(bessonzakki)中附注的“智证大师(圆珍)请来”的图像不同,对尊名的比定也有异论。尊像间嵌有鱼子地花纹(鱼卵状突起颗粒花纹)和线刻花纹。铃身上的铃肩较窄,下摆收缩,开口部分做成为八菱花形。铃把中央有八只鬼眼,其上下以多样纽带和复杂莲瓣带装饰,五钴中的中钴为八角形,中间有节,边钴基础部分为气势磅礴大口怒张的龙口,带有倒刺(sakasi),极富装饰性。中钴和2个边钴之间的部分有小孔,可见其与大师请来目录等中出现的密教法器舍利纳入事例之间的关联性,颇有意味。
五钴铃是指具五钴杵形之柄的金刚铃。因在铃身上铸有佛教诸尊,尤其是护法诸尊之铃,故称为五钴本尊像铃。此铃因铃身上铸有明王的像而称为“明王铃” 。
不动明王,即不动尊菩萨,其名号梵音为Acalanatha,意为不动尊或无动尊,教界称为“不动明王”,亦谓之不动使者。“不动”,乃指慈悲心坚固,无可撼动,“明”者,乃智慧之光明,“王”者,驾驭一切现象者。 依密教三轮身之分类而总判,不动明王为一切诸佛教令轮身,故又称为诸明王之王,五大明王之主尊。就金刚胎藏两部而分别其德,五方佛,各有三轮身。中央毗卢遮那佛为自性轮身,金刚般若蜜多菩萨为正法轮身,不动明王为教令轮身。所以不动明王是奉大日如来教令,示现忿怒形降伏一切恶魔之大威势明王。他的身相是对那些顽固不化、执迷不误、受魔障遮蔽的众生而变化的,以喝醒众生和吓退魔障。不动明王其誓愿为“见我身者发菩提心,闻我名者断恶修善,闻我法者得大智能,知我心者即身成佛。”威力甚大,不动明王法像不论汉地佛教或藏传佛教,都重视修习本尊法门,又被称作大威力不动明王或常住金刚。
密教五大明王之一,为南方宝生佛的教令轮身。‘军荼利’是梵语Kuṇḍali的音译,意译为‘瓶’。由于在密教里,瓶往往是甘露的象征,所以此词又译作甘露军荼利。此一明王以慈悲方便,成大威日轮以照耀修行者。流注甘露水,以洗涤众生之心地,因此又称为甘露军荼利明王(Amṛti-Kuṇḍali,阿密利帝明王)。又因为现忿怒像,形貌似夜叉身,所以也称为军荼利夜叉明王(Kuṇḍali-yakṣas)。此外,也有‘大笑明王’的异称。
降三世明王,梵名 Trailokyavijaya。又称月黡尊、胜三世、三世胜、降三世金刚菩萨。为密教五大明王之第二,即五部中金刚部之教令轮身。配置于东方。密号最胜金刚。降服贪嗔痴三毒与三界,故称降三世。其形像三面八臂,或四面八臂,色青。手执各种武器,背负火焰,足踏大自在天(摩醯首罗)与乌摩妃,表对治烦恼之意。于金刚界曼荼罗呈金刚萨埵之忿怒形,系大日如来所变现者,居于降三世羯磨会及降三世三昧耶会之东方月轮中。于胎藏界曼荼罗之持明院中,安置于般若菩萨与不动尊之间。
金刚夜叉明王又名金刚尽,金刚啖食,配于北方。能啖食秽恶,消灾除难,摧伏邪浊。三面六臂,五眼怒张。手持金刚铃,表示以般若之智警悟群迷。金刚夜叉明王五大明王之一。在金刚界五智如来的系统,此明王为北方不空成就如来的教令轮身。金刚夜叉明王的形相,多为三面六臂形,其正面五眼怒张,左右两面各有三眼。头有马王髻(即头发上竖,有如奔马怒嘶,马鬃竖立之状),周身遍饰珠玉。六臂各持弓、箭、剑、轮、五钴杵、金刚铃等法器。手持金刚铃是其特征,表示以铃声振击众生,象征以般若之智警悟群迷,摧伏一切邪魔。
大威德明王是西方莲花部的教令轮身,此忿怒身是降伏魔尊,莲花部的办事明王,以如意宝棒为其三昧耶形,如意宝棒谓棒之上端有如意宝,宝者理也,棒者降伏为体故智也,如意宝棒乃显理智不二之意。有谓为文殊菩萨之化身。此明王是无量寿如来的教令轮,诸相悉圆满,从大悲出,为无明妄想之众生,现极恶之瞋怒身,伏出世之魔军,灭世间之怨敌,十地菩萨不随教令尚能销融,况余诸天龙八部障难者,一时殄灭无有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