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1123篇,用时1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罗汉图像研究(1

    对罗汉的阐述。  一、罗汉含义  (1) 字面三义  罗汉依梵语为阿罗汉(Arhan),罗汉是略称,旧译为应真,有应当堪受之意,意即应受供养礼拜尊敬之意,如唯识述记曰:  “阿罗汉者,此正云应,应者契之义,应断烦恼,应受供,应不复受分段生故,若但言应,即通三义,若著供义,唯得一义,便失二义。”[1]  p. 308  比较具体的说,罗汉字面含三个意义:  “阿罗名贼,汉名破,一切烦恼贼破,复次...

    陈清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1747459.html
  • 西藏宗教艺术(1

    研究所 (the Cenra1 Asian 1nstitute of Bonn University)的舒尔曼教授编 辑木版印刷全集时触发的。当时我从全集中选出一幅描绘十六尊者的木版画进行了译释,后来... 独觉佛有两种类型,即“独修”和“群修”。  1.独角犀独觉佛,如犀角独自居处,单独修法。  2.群行独觉佛(或称部行独觉佛)。此类独觉佛还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指达到加行道四位之三的“忍位”的修习者;...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83647691.html
  • 圆测唯识思想研究(1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   蒙文通先生曾指出:“奘公门下,车有两轮,相反相成,岂能偏废?” 1圆测与窥基即是玄奘门下之“两轮”。早在30年代,蒙文通即留心新罗系唯识学的传承,并撰有〈唯识新罗学〉一...设专章论及法相唯识学在新罗的传播。4此外,台湾亦曾有学者做过专门研究。韩国佛教学界对   1 蒙文通:〈唯识新罗学〉,《蒙文通文集》卷一《古学甄微》,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401页。   2 结城令...

    张志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0949332.html
  • 纯印老人(1

     (二)纯印与“六度”  1、布施  2、忍辱  3、禅定  (三)纯印乃禅密净总持之心宗  (四)圆满之法,深信莫疑  第三章  修心证果  (一)揉面与修行  (二)崇性德不废修德  1、攀缘心是六道轮回的根本  2、妙明真心是成佛的根本  3、无攀缘显真心  4、无为与清净  (三)无私则明德,无边即中道  1、明德即自性  2、离两边走中道  3、左右都是“坑”,唯走中道路  4、不二妙法...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32755084.html
  • 学佛常识(1)

      学佛常识(1)   【什么是佛教】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 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教育内涵包括了无尽无边的事理,比现代大学里面的课程内容还要多。时间上,它讲过去、现在、未来;...忍辱不是一味压抑,压抑久了会累积成病,正确的忍辱是跳脱争执的框框,不比较、不计较,是靠智慧化解,用度量包容。   十、忏悔改过,解冤释结,是佛门修行重要的功课,要靠:   1、自力:   (1)断...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505684101.html
  • 大乘二十二问(1

    列入 七个子目之内,藉作对本书的指南: Ⅰ菩萨的行持--这有六个问题:NO.1,2,9,10,12,13。 Ⅱ 凡夫的修行...文化” ( Chinese Culture, Vol.XX, No. 1 and 2,1979, Taiwan)。若读者对此有兴趣的话,请参照该学报。 为便利读者...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5645591.html
  • 中国禅宗在西藏(1

    史上,占有相当的篇幅 (注 1) 的缘故, 对发生于八世纪末叶(即792 年~)(注 2) 中印佛教思想史上的顿渐实践论论辩的史实,遂有一探其真貌的欲望。在深入窥视这一历史事件的同时逐渐地对八、九世纪...──(注 1) 荒木见悟《顿悟与渐修──阳明学?位相》 页 108~ 140 研文出版,1992 年 3 月 19 日。 (注 2) 参考上山大峻 《????宗论?始终──敦煌佛教?研究》页257 ...

    释慧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1246582.html
  • 宗密大师学风研究(1

    达摩开展最上乘禅,要人体认自心即是佛,诚如宗密所说: “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原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1]又说: “达摩受法天竺,躬至中华,见此方学人... 在这“十所为”中,因行本有是属于终教,果相泯绝是属于顿教;宗密认为圆觉经为终顿二教,且依此经而广述法藏大师的四教:(1)小乘教,以随顺机缘,说诸法数七十五之差别,以简其邪正,辩凡圣分,欣厌因果,但说...

    杨政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347541.html
  • 准提问答集(1

    ,多处没有另加注明,在此表示感谢。若有对他人他宗有轻犯之处,在此表示忏悔。也希望佛友共同努力使这个问题集在几年内日趋完美,使中有法、准提法广利众生。   1 高七师:您 好,我发心按正确仪规修持完整...因为有如下的力量帮助我们。1、 法界自然的力量,可以说是我们的诵咒修行与法界相通的,就象我们坐在车上,虽然我们没走而车在前进,我们也就在向前运动了;2、 佛菩萨的加持之力;3、 自身修持的功德的力量。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00053148.html
  • 谈戒与持戒(1

    模式。佛教僧侣的“美德”,西方人已经耳熟能详好几个世纪了。五百多年前,马哥孛罗就提到了佛教徒的模范生活,虽然他把佛教看成是一种“迷信”。[1]随著西方人对于佛教越来越了解,越来越尊敬,他们就越来越把佛教...学本身,以及它在未来的可能改变。  佛教以其伦理理想来适应新文化情境,似乎不是因为推论出道德神学的精细处,而是诉诸超伦理的价值:  (1)肯定它的超越性(在认识论上以二谛的模式来表达,在伦理学上以入世...

    格梅兹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2049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