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493篇,用时7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明末清初律宗千华派之兴起——兼论当时诸师之律学思想

    71. 仪润,《百丈清规证义记》,收入《卍续藏》111册。  72. 刘名芳,《宝华山志》十五卷,收入《中国佛寺志汇刊》1辑41册,台北:宗青图书出版公司,1995。  73. 钱谦益《牧斋初学集》,收...113. 藤堂恭俊、俭入良道合着,《中国佛教史》下册,收入蓝吉富主编《世界佛学名著译丛》45册,台北:华宇出版社,1985。  三、近人研究论文  1. 山井涌着,卢瑞容译,《明末清初的经世致用之学》...

    陈金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70150293.html
  • 圣空法师著:清世宗与佛教(2)

    辄为僧道所惑,骗财失身,故以奸罪论处。此律一颁,妇女私自入庙烧香就已触犯清朝律例的规定。同时,巫觋星士之妄言吉凶,蛊惑妇女,煽惑人心,诱人归其教,为害不小,“故为首者绞侯”。[88][41]   因此...彰显康熙对佛寺题额赐匾,以及亲撰碑记、碑文的情形。[92][45]  由于康熙经常走访名山古刹以及修缮佛寺,因此,使得后人往往认为康熙信佛虔诚,实则不然。本文在前文中曾提及佛教对康熙的影响并不大,至于...

    圣空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70250295.html
  • 唐仲容居士与《王恩洋先生论著集》

    46.8万字。  卷二 P.1—706 法相学、实有真空中道了义论、佛学论丛、八识规矩颂释论,二十唯识论疏、瑜伽师地论·力种性品疏,45万字。  卷三 P.l—714 摄大乘论疏、说无垢称经释、金刚经释论,41万字。  卷四 P.1—776 大乘阿毗达摩杂集论疏,44.6万字。  卷五 P.1—740 人生学、新人生哲学、人生哲学与佛学,42.7万字。  卷六 P.1—594 孔子学案、孟子学案,...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80150423.html
  • 从天台圆教之建立试论圆教止观的实践(1)

    由于此乃“正化菩萨”[40] 之教,一方面于修持体空观之中,不至于堕入小乘三藏教人的心态及行为中,另一方面,则在因缘成熟之时,亦有被大乘的别教或圆教所接入的机会[41] 。这正是大、小乘人,因依于所闻...入于与佛平等的法性智慧之中。反观圆教人则不如是,彼圆教人能于任一谛中即见余二谛之理,因此能同时圆满地把握三谛的真理。亦由于在初发心修行之时,即已开此圆融三谛的佛法究竟之知见[45] ,因此彼人能在往后...

    释法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84150524.html
  • 敦煌回鹘佛教文献研究回顾

    学研究》第45·46号,1991年,第99~124页;同氏《伯希和回鹘文写本第218号之重要性(Pelliot ouigour 218:Its Significance)》,载《中亚文书与档案研究(...74~76页。)。   1912年,橘瑞超刊布了他于吐鲁番发现的回鹘文《观无量寿经》写本(注:橘瑞超《二乐丛书》第1号,第21~41页。)。不久,羽田亨撰文对其重新进行了研究(注:羽田亨《二乐丛书第一号...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01850757.html
  • 僧制建设的现代启示

    ;指导个人修行戒条(波罗提木叉)演变成声闻戒;调和团体生活的戒条(犍度)演变成丛林清规。三者既有区别,又有内在的互动关系。他们相互依赖,相辅相成,又相得益彰,三者缺一不可!这就是戒律的特色。”[41]...建设。那么在当前,应如何从整体上把握僧制建设呢?我以为,应组织专人对历史上的僧制改革进行系统研究,对中印、中日僧制建设进行比较,特别要珍视中国佛教史上僧制改革所给予我们的启示,[45]以便来探索现代...

    金玉良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05450848.html
  • 敦煌写卷所揭弥勒禅之初探

    诸法从缘生,无自性自性。[41] 这里的无分别禅,乃就六度的禅波罗密而言。其内容与卷中所说,基本是相同的。可知,所谓无分别禅,就是安住于中道观的禅观。 (三)、弥勒与弥勒禅法   从上面的...,此翻无胜。[45] 慈悲原分为生(众生)缘慈、法缘慈、无缘慈三种。龙树在《大智度论》中说: 慈悲心有三种:众生缘、法缘、无缘。凡夫人众生缘;声闻、辟支佛及菩萨,初众生缘,后法缘;诸佛善修行...

    宗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14250958.html
  • 国内敦煌民族史研究述要(1)

    研究的时属763~857年的5种汉藏对音译音材料的对音方式也基本相同。[40]此外,我国学界对敦煌发现的用古藏文拼写的南语文献写卷[41]及古藏文词汇的研究[42]也都有相应的成果问世。  对于其它吐蕃...,仅有一首为马云奇所写,其余可能为“落蕃人毛押牙”的作品。台湾学者潘重规也有类似看法,并有更细致的论证。[45]与上述将诗集系年与吐蕃占领沙州时期的意见不同,著名敦煌学家陈国灿于近期提出了全新的观点,...

    杨富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15550981.html
  • 观音信仰研究现状评析

    与社会功能——以关帝、观音和妈祖为例》[41]、法尊的《浅谈伪经与观音信仰的中国化》[42]、张小东的《中国化观音的性别以女为主的原因初探》[43]、刘长久的《从观音信仰说起——兼及遂宁市对观音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44]、郑祯诚的《中国观音——妙善公主的故乡在遂宁》[45]、朱子彦的《论观音变性与儒释文化的融合》[46]、...

    李利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23751065.html
  • 桑耶论诤中的”大乘和尚见”—”顿入”说的考察

    和尚之见皆是邪计。[41]   土观对汉地禅宗显然并无恶感,但他却指摩诃衍教法是对禅宗的”错误诠释”,从而区别开二者并指”大乘和尚见”为邪见:   摩诃衍从汉地来藏,倡言非但应舍不善分别,即诸善分别亦是...意思维,这样就是汉地的堪布和尚见。[44]  住于任何亦不想思的畜生修法,此即和尚之宗规。[45]   除格鲁派外,一些宁玛派(Nyingma Order)学者也企图在摩诃衍与他们自己的大圆满法间划清...

    黄敏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40051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