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518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回鹘文《兔王本生》及相关问题研究

    ,  59.并要与其保持彼此的  60.友好关系。可是谁要是用无数的  61.理由巧言令色地说:‘我是你一生的……  62.的朋友和同道。’而相反却  63.不遵守其诺言,而没有认识到要感谢……  ...

    杨富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5050266.html
  • 圣空法师著:清世宗与佛教(2)

    净发,及命众集薪,以架火烧死茆森溪相要挟,顺治才答应蓄发,暂收弃国皈依佛门之心,因而出家未果。[63][16] 十月二十八,茆溪森辞归离京。但二个月之后,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二,茆森溪又...《道忞法师研究》,香港珠海书院中国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 1975 。另外,郭朋在《中国佛教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页328~333,中对木陈道忞有不少抨击的言论,也可参考。  [63][16...

    圣空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70250295.html
  • 从天台圆教之建立试论圆教止观的实践(1)

    此别教所证之中道谛,乃是对先前次第而得之真、俗二谛两边的遮、照[63] 之对立而建立的,因此只可名之为“但中”中道谛一义谛。且因为此教人所修的三观是次第成就的,且所证之三谛也是各别独立,隔别不融的,...

    释法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84150524.html
  • 佛教伦理学探究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pp.63-70   页141   如前所述,原始佛教所追求的是“离苦得乐”,修行的最高目标是出离生死苦海,以证得阿罗汉果(...

    刘嘉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90850575.html
  • 僧制建设的现代启示

    答范泰等书》,《全宋文》卷63。  [3] 范泰《论沙门踞食表》,《全宋文》卷15。  [4] 《高僧传》卷1《昙柯迦罗传》,页13,中华书局,1992年10月。  [5]《出三藏记集》卷9《渐备经十...

    金玉良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05450848.html
  • 淮河水神与《西游记》

    作怪,后被收伏变成龙马(第15回),流沙河妖精要吃唐僧,后被收伏为徒,取名沙悟净(第22回)。还有黑水河鼍龙假船赚唐僧(第43回),通天河金鱼精沉唐僧于水宅(第48回),碧波潭九头驸马盗佛宝(第63回...

    刘怀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12950938.html
  • 观音信仰研究现状评析

    的产生》[61]、《十一面观音像式研究》[62]、《三叶冠观音像考》[63]、《六字观音图像样式分析——兼论六字观音与阿弥陀佛的关系》[64]、《水月观音与藏传佛教观音像之关系...2004年刊   [62] 李翎:《十一面观音像式研究——以汉藏造像对比为核心》,《敦煌学集刊》2004年第2期。   [63] 李翎:《三叶冠观音像考》,《中国历史文物》...

    李利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23751065.html
  • 二十世纪以来国内外鉴真研究现状及其前瞻

    由于日僧荣叡的死和普照的离去,使鉴真悲伤过度,加之当时鉴真已是63岁的老人,因此患了老年性白内障,请胡人为鉴真治疗,⒁又因为技术与设备的有限,最终导致鉴真失明。安藤更生一方面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断定鉴真是因...

    郝 润 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30951141.html
  • 桑耶论诤中的”大乘和尚见”—”顿入”说的考察

    摩诃衍的中心教法。他明白声称:臣禅门本宗,离一切言说相,离自心分别相,即是真谛。[63]   对于不作善行,摩诃衍论证如下:   若菩萨不行生法,不行灭法,不行不善法,不行世间法,不行出世间法,不行有罪...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Buddhism in Indian and Tibet (New Dehli: Heritage Publishers, 1922), p.63-...

    黄敏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40051251.html
  • 关于敦煌S.5566书仪的研究——兼论书仪中的“状”

    有期上谒,下情无任  60 感涕欣跃之至。不意远冒蒸暑,尊体何  61 似?伏惟特安福履,下情恳望。厶伏自承追  62 诏兼授今职,已两于递中附状启起居。前日请  63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45251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