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162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初唐時期佛性論爭的兩個相關論題[*]──定性二乘和變易生死(下)

    對妄通經章〉第10,〈淺田〉II,頁144,行468-483。   [55] 參見《解深密經》卷2,〈無自性相品〉第5,《大正藏》冊16,頁697上-中。法相宗非常重視《解深密經》這三時觀念,採納之作為其...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11640115.html
  • 茶与禅修

    55)的“茶禅”,则不得要领地释为“佛教提倡,饮茶坐禅,过午不食,称为‘茶禅’”。这里显然将坐禅饮茶与借茶悟道,以茶传心的“茶禅一味”之茶混为一事了。前文早已达及打坐饮茶,仅是修定僧人借用了茶之有益...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13740143.html
  • 西潮却自东瀛来——日本东本愿寺与中国近代佛学的因缘

    了过去围绕"宗义"、各护宗派的信仰主义而采取自由的批评态度与客观的历史学、文献学、教理学研究方法,第三,在意图上则从过去内在的宗教的求信仰变成学术的客观的求真实[55]。杨文会虽然并不像他们一样有明确...。[54]参见《宗教学导论》中译本卷首吕大吉《译序》,陈观胜、李培茱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55]南条文雄《怀旧录》末附,平凡社,东洋文库本,东京,1979。[56]如沈曾植考证《舍利弗问经》...

    葛兆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75740623.html
  • 佛教的生态观

    足大千世界的本质、本性。天台宗大师知礼(960 —1020)概括说:“只一具字,弥显今宗。”(注:《观音经玄义记会本》卷二,《续藏经》第55卷,第41页A。)天台宗创始人智@②(538 —597)...

    魏德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91740736.html
  • “神授天书”与“不立文字”

    ,一方面“力行险怪取贵仕”的时候,作为文官,他们一道追寻“险语破鬼胆,高词媲皇坟”〔55〕,这种追求生僻与古奥之中难道就没有道教风气的影响?因为在道教的经典中采撷古奥和华丽的文字语词,不仅使诗歌显示...排印本,1992。  〔55〕《韩昌黎诗系年集释》,986页,39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56〕《全唐文》卷五五二《答候继书》,2474页。  〔57〕《太平广记》卷五十五,341页,...

    葛兆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92640746.html
  • 澳门佛教的起源与发展

    有佳句,有故出家,踪迹诡秘”。(注:潘耒:《救狂砭语》,第55页。)大汕出家的原因不详,有说其曾当过府县门役,因“以讼亡命”而“剪发为头陀装”。(注:《南海百咏续编》注,见《独漉堂集》,中山大学出版社...

    华方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00740797.html
  • 晚明情感论:与佛学关系研究

    起无作,则物至而知,知而喜怒哀乐出焉,自然与预先有物横其中者,天渊不侔矣,岂不中节,而和哉?”〔55〕又强调在当下“现在”中的“无知”(与“无情”通):“当下知体,即自澄彻,物感亦自融通,所谓无知而无...《汤显祖诗文集·附录》。  〔45〕《答管东溟》。  〔46〕《秀才说》。  〔47〕《答李舜若观察》。  〔48〕〔55〕〔56〕〔57〕《明儒学案·近溪语录》。  〔49〕《示陆季皋》。  〔51...

    黄卓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04340848.html
  • 四大净土比较研究(二)

    406b。  (27)《维摩诘所说经》卷下,《大正藏》卷14,553b-c。  (28)《净土与禅》,55页  六、结语  我们通过对四大净土的教主、因地本愿、净土状况、往生法门的简单述与比较,可以...

    圣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15940898.html
  • 东初老人有关「佛教与中国文化」之撰述析论

    、入)成立的关系之後,大部份的篇幅都用在「唱导」及其影响的说明。转读是以「正确的音调与节奏,去朗诵佛教的经文」(页55),是佛教宣教的一种方式。陈寅恪<四声三问>一文,指出「所以适定为四声,而不为其他...

    黄国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34341028.html
  • 玄奘大師與唐太宗及其政治理想探微

    婚娶通親,飛伏異路。內外宗枝,姻媾不雜。」[55]討論印度王統時,種姓應當是首要的一條。不知玄奘是因為中國沒有種姓制度,所以刪除此條﹔還是所據梵本不同?原始資料沒有說明,我們不也不必徒作揣測。  「王... [51] 同上,頁二五六上。   [52]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三十一卷,頁八五六上。   [53]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三十卷,頁六三八中。   [54] 「記」,卷二,頁七上。   [55] ...

    冉雲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43741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