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崖峭壁之上,右有石窟3个,左有石窟19个,共22龛。右二窟较大,位置略低、并列。内雕有菩萨法相,均头戴花冠,身披通肩架装,背后有二层光圈,上环呈桃形,压在下环之上。光环略高的广层尊为...石窟分3层布列,参差不齐,最高一层有9拿,中层有6宪,下层3拿,共18龛。每窟均高0·8米许,拱顶,内各雕0·6-0·7米罗汉一尊。18尊罗汉形态表情各不相同。18尊罗汉洞窟约右下方,有一窟高约1·3...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434892959.html
-
武平三年 (572)的一座四面体柱状造像碑,下有碑座,上有雕成砖木建筑的九脊单檐歇山式碑顶。碑身四面均刻成上、中、下 3层小龛,龛内造像。据造像铭刻,可知正面上龛为弥勒,中龛为释迦,下龛为阿弥陀;左侧...中下3栏,在四面的棱线下雕刻龛柱,但在柱头宝珠周围和上部雕出树木的枝叶,由于所刻树种不同,故枝叶形态富于变化,使整体构图既规整又不呆滞,把那些题材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的龛像巧妙地汇成风格统一的整体。同时,...
杨泓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8262793699.html
-
难。顷来此役,不由才举,并条其重赀,许以贾街。前人增估求侠,后人加税请代。”(《南齐书》卷40,页6下)。有关出价追求类似职位的更多的事例,见《南齐书》卷46,页9上及《粱书》卷10,页3。 宋代...元史》卷146,页9上)。《清史稿》卷129,页18下—19上把租税承包者叫作“朴户”。“朴”字可能是“扑”的误刻或者异写。《夷坚志》(涵芬楼本)“补”卷7,页3上中有“酒拍户”一词。此指酒税的包办者;...
杨联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3152952.html
-
本文在调查东汉二十九部佛经[1]的基础上对比已有的上古[2]汉语称数法的研究成果,进而探讨东汉佛经[3]中称数法的若干新特点。文中的例句均采自《大正新修大藏经》,后面分别注出卷数、页码和栏次。为...数千亿里。”[117]“为数千巨亿人说般若波罗蜜。”[118]“若干百千诸天人住于虚空。”[119]“是若干千万天子大会欲听须菩提说般若波罗蜜。”[120] 约+数1+数2+数3。例如:“前世数千巨...
张延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2660013.html
-
绩优表扬资料6 表2-1、台北市历年总寺庙数与信徒数及个别宗教数信徒数27 表2-2、八十六年各行政区寺庙数与人口数的配置比例28 表2-3、八十六年各行政区寺庙信徒数与人口数的配置比例29 表2-4、台北市各行政区的人口数与寺庙数的比较30 表2-5、台北市各类宗教团体与人口数的比值31 表3-1、台北市各行政区的寺庙特性分类44 表3-2、台北市宗教别的寺庙特性分类44 表3-...
陈木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52463030.html
-
·2 仲弓问子桑伯子(1)。子曰:“可也,简(2)。”仲弓曰:“居敬(3)而行简(4),以临(5)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6)大(7)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注释】 (1)桑伯子:人名,此人生平不可考。 (2)简:简要,不烦琐。 (3)居敬:为人严肃认真,依礼严格要求自己。 (4)行简:指推行政事简而不繁。 (5)临:面临、面对。此处有“治理”的意思。...
佚名
|论语|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10/2108421567.html
-
二三、违二四、违三四;违三有四:谓互除一;违四有一。故□成十五。” 把《因明入正理论疏》所说相违因交叉犯过的十五类情况分别开列,应如下述:(按四种相违过的排列次序,简称为1、2、3、4) 违一有四:违1,违2,违3,违4; 违二有六:违1、2,违1、3,违1、4,违 2、3,违2、4,违3、4; 违三有四:违1、2、3,违1、2、4,违1 、3、4,违2、3、4; 违四有一:违1、2、...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1521738173.html
-
2、智慧微小;
3、精进微小;
4、不能抄书;
5、不能供养本尊;
6、不能以物承事;
7、不胜妄念;
8、不胜饮食;
9、不胜贪欲。
二、观修怠惰散佚的九种原因:
1、火;
2、晒太阳;
3、睡眠;
4、信口开河;
5、闲谈;
6、嬉戏玩乐;
7、修法时靠枕头;
8、靠背而修;
9、包著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01054857.html
-
佛教哲学是前门批一种‘常见’,后门执另一种 常见’。两种常见,形式上不同,实质上一样”(3),这一实质就是本体论。 佛教本体论的内容丰富繁杂,而且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的本体论又有所区别,全面深入的探讨...”在时间上是否实在(二世有无);2、“中阴”有无,人是否连续存在;3、心性是否本净;4、有无人我。可见,对是否有实体(精神的或物质的)的问题是部派佛教的讨论热点。其中上座部的“有分心”、化地部的“穷...
蒲长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94061942.html
-
,须跋!若诸比丘住此正道者,此世间则不空缺阿罗汉。」
因此这四双八辈是佛圣道的圣者。
3.道果的证悟与四沙门果的根
道果的修证依什么呢?它依三学或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
是那十一根呢?即是:1.信根。2.勤根。3.念根。4.定根。5.慧根。6.乐受根。7.喜受根。8.舍受根。9.未知当知根。10.已知根。11.意根。
阿罗汉道的圣者必须园满...
法增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8072484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