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787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菩萨装施降魔印佛造像的流变——兼谈密教大日如来尊像的演变

    均隆尖状肉髻,贴身偏衫,绅带搭左肩,坐仰莲台座。通常称“释迦佛”[19][图版48、56、105]。  3.福建清源山石窟  位于泉州北郊。遗存碧霄岩三身佛龛中尊:摩尼珠顶严,袒右,绅带搭左肩,坐仰覆莲台座。元...

    陈明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32156036.html
  • 论究“有灭涅槃”对印顺导师初期大乘菩萨观之启发性

    受”时,末后有提及类似此契经之经文,如说:  如世尊教阿难,是时阿难如来不作意,一切诸相唯一受灭,无相心定令起住,是时阿难如来身成安隐。…彼坐禅人入寂寂住,或住或卧乐得果正受。[56]  这里则明白地...741c~742a)。   [56] 《解脱道论》卷12(大正32,461a)。另,参考觉音《清净道论》(简体版),p.723。   [57] 《大毗婆沙论》卷140(大正27,541b)。   [58]...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12656274.html
  • 夏鲁寺艺术中的汉族艺术因素与元代汉藏艺术交流

    本生》,第43品《兔菩萨好静本生》,第48品《比丘妙光本生》,第44品《普会王本生》,第49品《莲花本生》,第45品《双童本生》,第50品《好世文本生》(壁书已毁),第51品《梵施王本生》,第56品《...

    熊文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32556338.html
  • 生活中的七觉支

    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阿难!是为法法相益,法法相因,如是此戒趣至第一,谓度此岸,得至彼岸。”[56]   前三觉支的修行有成,“但 法自然”相当于“dhammata esa(直译︰此法性;...【分别善、恶】  [53] 大正2,202下4~11  [54] 大正2,198下4~12  [55] 同注 29。  [56] 大正1, 485中22~下18  [57] VM 104 ...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50756394.html
  • 僧肇的般若学-以动静观与般若智为问题核心

    夫言色者。但当色即色。岂待色色而后为色哉。”[56],这有两个重点,一是“即色宗”只理解色由非色而来,但并不了解色正是因其假有性质所以不实在,亦即只了解色的“非有”这一层次,但其并不了解色的另一层次“非...16  [55] 心中无物的思想反而与庄子的“去成心”、“圣人无心”较接近。  [56] 《肇论》,T45, no. 1858, p. 152, a17-18  [57] 吕澄,《中国佛学思想概论》,...

    周延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75956493.html
  • 印顺法师与王恩洋先生

    ,诚为直截,我则谓空亦识变,空亦复空。我之唯识不更深观也耶?故此诸难,亦无损于唯识毫末也。”[56]王恩洋先生指出“境所心变”命题的意义在于,天地万物皆为人造,由于每一有情的小宇宙不同,其所造的“因果...出版社,2001年。  [56] 《读印度之佛教书感》《王恩洋先生论著集》第二卷,第三二九页,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57] 《读印度之佛教书感》《王恩洋先生论著集》第二卷,第三三一页,...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80856503.html
  • 解读 鸠摩罗什传 兼谈中国早期的佛教文化与史学(中)

    现代研究者经常忽视这个故事中的超自然成分,反倒常常因此强调《放光经》流传到龟兹的时间以及鸠摩罗什和这部经典的关系等等。[56]但如果我们愿意放弃这种简单实证的史学手法,而将这个情节置于整个传记的结构中...

    陆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93856605.html
  • 平常人法语集

    烦恼皆幻。   55、烦恼于菩萨心中不能生苦,因烦恼唯名而已,无实性,若不去接纳,实不能生诸苦。   56、若能如实了知正知见,则一切修行皆为次第。  觉无渐次,一悟至佛地,修习则因习性深浅而有次第及...

    吴耀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01856650.html
  • 佛教文学对中国小说的影响(2)

    中国原有龙的观念结合,中印龙族联宗乃理所当然之事。  印度的龙依据《经律异相》卷四十八及《法苑珠林》卷六56所引《大楼炭经》、《长阿含》等,谓「龙还有四,皆先多瞋恚,心曲不端,大行布施,今受此形,由施福...大乘佛教之成立与开展》一一五五页。  55见大正藏第五十三册,二十四页中,《经律异相》卷六。  56见大正藏第五十三册,三一九页上。  57见大正藏第五十三册,三二O页上,《法苑珠林》卷六苦乐部第九。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51556982.html
  • 弥陀净土法门

    忆念、观想等无关的。如《妙宗钞》云:  若专观心,未必托佛,如一行三昧直观一念,不托他佛而为所缘  [56] 。  可以说如此的实相念佛,其实就是在修持天台止观了,然而此法或只能接引中、上根机之人,若欲...  [54]同注52。  [55]《大正》卷46页54上。  [56]《大正》卷37页197下。  [57]见注41~44所引之文。  [58]《卍续》卷91页818下。  [59]《卍续》卷91页...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62957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