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880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唯识思想的十二缘起说-以中边分别论为中心

    享受福等的业果(karma-phala)(54)故,受是受用。又知觉苦、乐、舍等的绿故,受是知觉(anubhava)。无论如何,其意解释知觉乐等时,于彼增长乐等的缘故,由随贪、嗔、痴而众生被苦恼。 ...

    叶阿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23653848.html
  • 人本的佛法与人本为中心的佛教──论印顺导师“人间佛教”之本怀[*]

    大乘佛法’ 」与此同义的说法有「依人乘而直入大乘」[54]「依人乘正行而趣向佛乘」[55]「以依人菩萨行而向佛道」。[56]五乘佛法虽然究竟同归佛道,可是有「歧出才回入」与「直向且直入」之别。「念施、...是救世之光》p. 382。   [53] 《胜鬘经讲记》pp. 48~49。   [54] 《我之宗教观》p. 75。   [55] 《成佛之道》自序p. 4。   [56] 《成佛之...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40453927.html
  • 僧思想研究

    乘者以之而济」(注53)。 般若诸经,深邃渊渺,广大悉备,修子莫不以之为典谟,行者无不以之而跻於圣境。僧 复云:「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注54)。「摩诃般若波罗蜜者,...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藏》卷五五,页58下。 (注 45) 〈小品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藏》卷五五,页54下。 (注 46) 〈 摩罗诘堤经义疏序〉,《出三藏记集》卷...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05954302.html
  • 论解脱

    52的止灭而来的,业与诸烦恼是从思惟分别53而来,而这些思惟分别的产生54是由于语言的虚构55,但是言语的虚构会在空性56的状态下被消灭。   所谓“解脱”就是一种从业57与烦恼58的止灭而来的状态...化的思惟;而“分别”是以“自我意识”为根基。本颂中所指的“分别”亦可视为是指第三颂自我与我所两者观念的建构。   54 te为复数形式的指示代名词,然而所代为何,却有异说。羽溪了谛与Streng认为...

    赖惠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10354307.html
  • 佛教问答750题(1)

    今世人非后世人。何能食果受报?  答:躯体虽异,心识无殊,故有不昧前因者,如结草衔环(喻为受恩深重,虽死也要报答)之类。  54.问:心识乃躯体之作用,躯体既易,而云心识不改何耶?  答:子但知心识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12254323.html
  • 略论一乘家与三乘家的种姓之争(1)

    三者、无解脱分善根;四者、善因少不具足。毕竟无涅槃法者,以无因故,无般涅槃姓,但求生死,不求涅槃人。[54]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乘庄严经论》中,无姓有情,不能成佛的态度是非常彻底的,他将无姓位的...

    昌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30554419.html
  • 瑜伽行派之“无种姓”思想初探─以《瑜伽师地论》为中心

    窥基撰)大正藏第43册,No.1831。  15.《一切经音义》25卷(唐.玄应撰)《高丽大藏经》第32册。  16.《一切经音义》100卷(唐.慧琳撰)大正藏第54册,No.2128。  17.《...

    释长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35854469.html
  • 佛教哲学与京都学派: 吴汝钧与赖贤宗对谈

    的学思历程,我现在是54岁,我的一生的学思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1) 1-20岁: 这是吸收一般知识的时期。(2) 20-40岁: 念大学,攻博士学位,选定了佛学和哲学当作我终身从事的学问志业,...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40954478.html
  • 许国霖与敦煌学

    高学术水准。《微妙声》还在全国各省市及香港、仰光、新加坡等地设立流通代订处百余家,因此在当时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微妙声》中还有一篇燕居(高观如)的《释门丛识(敦煌石窟)》,值得我们注目[54]。...之封三。  [54]《微妙声》第三期,55-62页。  [55]羽田亨、伯希和合编《敦煌遗书》活字本、影印本各一集,上海东亚考古研究学会,1926年。  [56]《鸣沙余韵》,东京岩波书店,1930年...

    余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54254555.html
  • 有病事醫不要事神(2)

    、出家、成道、转**之际,其皆居于重要之地位,甚至在佛涅盘以后,诸国为祈请舍利还国起塔,各严四兵,几动干戈,后几经斡旋,终将舍利分作三分:一分与诸天,一分与龙王,一分属八王54。诸天得分,还于天上起七... 51见大正藏第三册,四八三页。  52见大正藏第三册,五三九页。  53见大正藏第五十三册,三六二页中。  54一说阿育王建塔,蓝摩所得者由龙王供养,见印顺法师著《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与开展》一一五五...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65854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