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是在歌颂佛陀的诞辰,并藉以说明佛理的殊妙: 三春迭云谢,首夏含朱明。祥祥今日泰,朗朗玄夕清。菩萨[31] 彩灵和,眇然因化生。[32] 四王[33]应期来,矫掌承玉形。飞天鼓弱罗, p. 74... [30] 二乘,一声闻乘,闻佛之声教,观四谛而生空智因以断烦恼。二缘觉乘,根机锐利,非由佛之声教,独自观十二因缘而生真空智因以断烦恼。 [31] 菩萨,具名菩提萨埵,旧译曰大道心众生,新译曰...
罗文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0746846.html
-
的都是在于开佛知见。真言:
为佛弟子,若不以开佛知见为急务,饶你勤苦累劫,非无漏正因也。
道人不以开佛知见为家务,便是忘本愿,自断善根榜样。[注31]
而就真可禅者的立场,即就“自性清净”、“...31:《全集》卷8,〈法语〉,页771;《全集》卷24,〈与冯开之〉,页1056。注32:《全集》卷7,〈法语〉,页749;《别集》卷4,〈示僧明璇〉,页138。
页318
“洞明自心”即是真...
范佳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1746872.html
-
注 31) 而已。 虽然如此,谦益终其一生也追随憨山大师的行径与理念,并在憨山寂后将其著作,广为流传,他说︰“读师之书,不若听师之言,又不若周旋瓶锡,夷考其生平,而有以知其愿力之所存也。”(注 ...讹滥正信也”。(注 38) 可见钱谦益本人对憨山大师,也可以说是对正信佛法的坚持与提倡。───────────(注 30) 同注28,页961。(注 31) 钱谦益著〈佛顶蒙钞目录后记〉第79页下。...
连瑞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2146879.html
-
表示说︰
经是佛语,禅是佛意,诸佛心口必不相违。(注 30)
于是宗密“以如来三种教义,印禅宗三种法门”。以达到“融瓶盘钗钏为一金,搅酥酪醍醐为一味”(注 31) 式的宗教融通超越。到了...T48,页397b。
(注 30) 同上书,页400b。
(注 31) 见裴休著《禅源诸诠集都序叙》,T48,页398C。
(注 32) T51,页739a~741c。
69 页
加了...
冉云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2346884.html
-
开元年间七绝、五绝所以特 别流行之原因。[31]至于民间文学多从佛学典籍中之文体,演变而来,称之为“变文”[32],因而戏剧与文学、 音乐同时传入。据传说唐玄宗曾亲自主持在御花园之“梨园”演出。[33]...中,大部份 重要佛教经论已被译出,中国 [30]见《求法高僧传》,《大正藏》册51,页1~页12。 [31]同注12,《国史论衡》页510。又根据清代所编纂之《全唐诗》共录2300多家,...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0746993.html
-
31]],“见自本性,即得出世”[注释:《坛经》[42]]。此处所讲的“本心”与本性是同一涵义的概念,故此《坛经》也说:“识心见性,自成佛道。”[注释:《坛经》[30]]。慧能把众生的自心、本性与佛道...俱灭,即是真正善知识,一悟即知佛也。”[注释:《坛经》[31]]。若能生起般若观照,刹那间妄念俱灭,就是真正趋入佛道的人,再一念悟就体知佛了。“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注释:《坛经》[26]]。这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4047070.html
-
这是印顺的始终如一的判教。印顺在 《游心法海六十年》 指出他早期在普陀山读藏三年 (1933-1936,28-31岁),其结果是肯定如来藏说是大乘佛学的重要组成部份,印顺说:
知道法门广大,所以...rdquo;。法身藏的解说,是五义中最不一致的。……真谛所说的如来藏,是随顺《宝性论》说的。但瑜伽学本义,是以真如解说如来藏的,在陈译《摄大乘论释》中,也还保留这一定义。[31...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4847090.html
-
Maitrisimit,意为“与弥勒佛相会”,这一主题勾勒出了文书的重要内容,使人们把在中亚对弥勒崇拜的产生或繁荣联系在一起。[31]弥勒是未来佛,据《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等载,原出婆罗门家庭,后为佛弟子,先...的为数不少的名称和仿造词汇的偏差就无法解释了。 回鹘文《金光明最胜王经》由10卷31品构成。内容丰富多彩,称凡是诵读流布此经的国土,将受到四天王诸神的保护,这些应是该经得以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经文中...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5147098.html
-
大乘中观学派理论解释:佛经说诸佛身皆从众缘生,无有自相,毕竟空寂,如梦如化。修行般舟三昧而得见佛身诸相,是为令众生生起各种善根的缘故,因此不能说是虚妄。应当知道“如来之身,无非是实。”31 四、慧远...念佛三昧并答”。见《大正藏》第45册。 31 同上。
...
业露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0647142.html
-
之外,部份人物尚冠上官职头衔。卢建荣认为李氏一族的服官事业相当惊人,出现十五位太守、十二位县令、二位中央武职将领、四位诸侯国的卿官、一位三公府幕僚、二位杂号将军、以及两位书令史。(31)〈李氏合邑造像...〉的拓片为文本,探究五、六世纪时《妙法莲华经》及
─────────31 卢建荣,前引文,页119。
页245
高僧们所注疏的“法华思想”对它的影响。由上面的论述,“法华思想”不但成为...
颜尚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1447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