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則亦無三千性相,百界千如。」「佛性常住之理遍能出生,成就百界千如之法,而實無能生、所生、能利、所利。以要言之,即不變而隨緣,即隨緣而不變。」(註31)蕅益將易理等同於真如、佛性,是為了說明佛教「萬法...卷三之二。註28 同註26。註29 王夫之:《周易稗疏》卷三。註30 同註26。註31 同註24。註32 同註26。註33 同註24。註34 同註23。註35 同註26。註36 同註...
夏金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2647327.html
-
》外, 也同时记载“只多蜜译”《菩萨十住经》。《大周录》之《 宋》、《元》、《明》本则在其“阙本录”中列有一《菩萨 十住经》 (31)。 ...(29) 见 T55.p234a、p247a,c。
(30) 见 T55.p353c、p357b,a。
(31) 见 T55.p375a、p380c 、p...
释继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3047334.html
-
的口吻叙事抒情,边叙事边吟唱,在说书类的叙述后紧接着吟唱类的抒情,间或插入人物间的问答对唱。通过这种散韵结合的形式,突出又说又唱的民间口头文学特色,大大增强了长诗的艺术感染力。[31]这一现象从一个...页。 [30]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满,《丝路民族文化视野》(新疆大学出版社,一九九九年)第一一七~一一八页。 [31] 雷茂奎、李竟成,《丝绸之路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四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4447373.html
-
形容词属性,另一则是动词的缘故,在学界才能成为讨论的对象。
31页一、净土=极乐世界的汉化过程如将“净土”的意义,定为佛菩萨严建设的清净国土,也就是净国或佛国(注7)ksetravora;...囗田两氏的看法,主张五恶段说的首创者,就是‘大阿弥陀经’的译者吴的支谦(注31)。以上借用学界研究成果,就五恶段说,来看古译三本所蕴含的中华思想。其次,是就道绰及善导的著作,来了解他们是如何接纳弥陀...
慧严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4847385.html
-
。这里特别提到道民参与地方建设(注30)。长沙县之通衢大道,街面虽甃以砖石,然久已颓坏不堪,车马往来艰难。僧愿兴乃掩泥负土使道路平坦(注31)。而南昌柳塘山之路乃僧崇琏所筑(注32)。范成大入蜀,路过...方志丛书》卷二六,莫若冲〈桥道记〉 (宝庆二年四月记),页一一上~一三上。 (注 31) 北宋末叶、释惠洪,《石门文字禅》《四部丛刊初编》卷二八,〈长沙甃街〉,页三~六上。 (注 32) 南宋末叶...
黄敏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5447397.html
-
11,页8091-b。) (注 30) 《龙录》,文642。 367页 即“妙像启原”或“诠教寻本”之谓(注31)。此中,妙像与启原所意含的,若依著名的大统六年(540) 的〈西魏巨始光合县文武...---------------- (注 31) 此意旨之谓,尚可见于他例造像记。即武成二年 (560)〈北周像主王妙晖率邑子五十人等造释迦像记〉。(《石史》,册1,页616-a。) 武定元年(...
林保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5547398.html
-
一卷 27酬答书 p. 135 28圆觉经道场修证仪 一八卷 29圆觉道场六时礼 一卷 30圆觉经礼忏略本 四卷 31法义类例 32修门人书 一卷 33后录 ...六派主张;一,渐修顿悟。二,顿修渐悟。三,渐修渐悟。四,顿悟渐修。五,顿悟顿修。六、法无顿渐[31],宗密所主张的属第四家。他的这一主张,看起来有点保守,但极富于建设性。如果学禅人士,大家都误解“...
冉云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1647457.html
-
北方之離車出生。而說離車童子在南方傳如來藏,有可能嗎﹖有的。請看《大法鼓經》卷下曾是這麼說的﹕(註31) 「爾時世尊復告迦葉﹕『汝不堪任法欲滅時餘八十年護持正法,南方菩薩當能護持……』迦葉答言﹕『…...通史》上冊、七九頁「古代印度形勢圖」。 (註 31) 《大法鼓經》卷下,大正,九,二九八,中~二九九,下。 但離車童子不肯應迦葉之請﹕「先請大德,然後及我,我是俗人,性根下劣……」 「爾時,...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2347472.html
-
邪行伤害自他,以致于没有得道,如同信受邪道的起迄过程。但是在经典中,行邪法的最终下场应该是堕地狱等三恶道,而不是“无有得道”[31] 。若“无有得道”是如同上一章所说之不能得道、不能成佛之意,那么依受... 245、p. 246。 [31] 起深重烦恼、行邪法、造恶业,当堕无间地狱等三恶趣,例如:《杂阿含经》T2.272c4“佛告婆罗门长者:杀生乃至邪见,具足十不善业因缘故……是非法行、危险行,身坏命...
陈景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2447475.html
-
Society XXI, p. 31; XXIII p.34, 1936. 此写本不同于注 6 梵文断片 不齐全的资料,从此有了较完整的梵文本。 14 E. H. Johnston & T. ...1988。 《如来藏思想Ⅱ》,京都:法藏馆,1989 《宝性论》,东京:讲谈社,1989。 《增补新版 佛性??何?》,京都,法藏馆,1997。 31 其他如来藏学的日文文章,读者可在台大佛学中心的...
杜正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3147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