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880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说 “无念为宗”

    、法及僧而作常想。是三法者,无有异想,无无常想,无变异想。若于三法修异想者,当知是辈清净三归则无依处,所有禁戒皆不具足,终不能证声闻、缘觉、菩提之果;若能于是不可思议修常想者,则有归处。[54]   ...语境以及唐代河西方音“身”与“心”通用规则,文中“自身三宝”当为“自心三宝”,《录校》失校。   [54] 《大般涅槃经》卷 3〈寿命品〉,《大正藏》册 12,页 382 下。   [55] 《录校》...

    冯焕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73761316.html
  • 中国佛教文化历程自序

    康僧会对佛教中国化的推进/51  四、三教一致论的最早提出/54  第二节 两晋佛教与玄佛合流/55  一、佛教在玄风下的进一步发展/56  二、佛图澄与北方佛教/58  三、玄佛合流与六家七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92761378.html
  • 印顺思想脉络论

    》。[54]1951年(四十六岁)出版了《佛灭纪年抉择谈》、《净土新论》、《大乘起信论讲记》三部。[55]1952年(四十七岁)出版了《中观论颂讲记》、《胜鬘经讲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56...平凡的一生》(增订本),第155页。   [52]印顺:《平凡的一生》(增订本),第44页。   [53]印顺:《平凡的一生》(增订本),第155-156页。   [54]印顺:《平凡的一生》(...

    李尚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93561387.html
  • 禅艺合流与石涛画论的禅美学

    54]。底下以石涛在《画谱》所提出的“一画论”,就一画论与禅画的意境论美学的关连,分别就其禅画的意境美学的艺术形象论、艺术体验论与艺术真理论加以阐述。  2. 石涛的《画谱》的文本的三个部分  石涛着...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95961418.html
  • 大足石刻《临济正宗记》碑研究

    54  元亮就是被列入《续灯正统》的“未详法嗣”中。元亮的师父,《续灯正统》说是“宝林至福”,《补续高僧传》说是“棠宝林寺僧至福”,具体点出了是大足宝林寺的至福。陈明光先生对宝林寺做了介绍,说“宝林寺位... 54 《续灯正统》凡例。  55 《大足县文物调查小结 五四,七》(复写本),存大足石刻博物馆图书资料室。  56 大足《道光志》卷三。丙申(十六年)镌,本衙藏版。  57 参见本文“附记”。...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00361423.html
  • 试论玄奘学说在近代中国的复兴

    戒日王请,著《制恶见论》,驳斥正量部论师般若NFD54多的《破大乘论》。戒日王还为他在曲女城设大法会,十八天中无人能破其论点,被称为“解脱天”和“大乘天&...

    高振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10461482.html
  • 契嵩思想研究──佛教思想与儒家学说之交涉

    之道,无为无形,不落言诠,无可睹亦不可测,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君子慎其独,故能以中庸全其真性。契嵩复云:   “中庸,道也。道也者,出万物也,入万物也,故以道为中也”(注54)。   中庸即...编下?中庸解第二,大正藏卷五二,页六六六中。   (54)镡津文集卷第四,辅教编下?中庸解第三,大正藏卷五二,页六六六中。   (55)镡津文集卷第四,辅教编下?中庸解第四,大正藏卷五二,页...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11661493.html
  • 论敦煌净土教赞文

    Propaganda and Ideology in China at the End of the Seventh Century)一书中也指出:“敦煌僧人对抄写《大云经疏》也颇有热情”,(54)三阶教的末法观念对...中华书局,1996(3) 《一切经音义》卷81,《大正藏》卷54,831b。(4) 《法苑珠林》卷36,《佛藏要籍选刊》第1册,30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5) 同(1)。(6) 《毛诗正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12561505.html
  • 论中国佛教忏法的理念及其现代意义

    释:   [1]印顺《净土与禅》,《妙云集》下编之四,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第54页。   [2]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第573页。   [3]《大正藏》...

    圣 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22461566.html
  • 对慧远在《大乘大义章》中佛学立场的再检讨

    54]  菩萨以成佛道、度众生为目标,而欲成高广的智慧、成办利众的大业,自然必须遍学遍知。罗什又说菩萨遍学可得两种利益:  一者,自了了知其法用,度众生时,无所疑难;二者,所度众生,知彼体行此法,则便信...同上注,页139下。  [54] 同上注,页139中。  [55] 同上注,页139下。  [56] 同上注,页140上。  [57] 罗什言:“菩萨利根故,知涅槃寂灭相真实之法,虽有慈悲之力,不能自制...

    吴 孟 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43361693.html